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员?(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员心得体会)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党校教员
一、党校要有一流的教学做支撑
(一)从加强党校建设说起
党校,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科社、政法、党史、党建、文史、国际战略等学科,而且师资阵容强大。与高校比,党校的学科不够强,作为党校人,我们必须正视这个差距。党校既然有这么强的一支队伍,为何未打造出强势的学科?
党校侧重干部教育,是组织调训。由于学员需求不同,故只能采取专题式教学。问题就在这里,党校讲的是专题,可专题往往变化快,跨度大,一个教员承担的讲题,上下两个学期可能完全不挨边,这样教员难以进行学术积累,当然就很难成为某领域的专家了。
党校的讲题设计是否可以照应学科?党校教学是要跟着热点走,深想一层,研究热点和学科建设其实不矛盾,可并行不悖。教员可以进行专业分工,比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设的讲题就可按政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工业经济、宏业经济、区域经济等不同方向来拟订,这样既可以发挥每个教员的专长,又有利于把问题讲透彻。培养人才是要有学术分工的,当今时代知识爆炸,不可能指望每个教员都成为通才,先专而后博,不然博而不专。
(二)末位调整与教学改革试水
在党校实行竞争上岗的尝试,不仅教学效果有明显改观,而且一批年轻教员也因此脱颖而出。实行“末位调整”,总有人要被停课,会有人下岗,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如今干部培训已呈多头竞争格局,一些高校等培训机构纷纷跟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临城下,需要拿出点过硬的措施。
教员讲得好,学员受益则可造福社会;相反若讲得不好,耽误学员时间不说,要是产生误导,后果还会贻害百姓。事实上,让最低分暂时停课,让讲课好的教员多上课,这不过是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怎样讲好党校的课
(一)党校讲课为什么难
在党校任教,教员讲授的是专题,题目总在变,没有现成的教材,讲稿得自己写。更困难的是,党校学员不仅学历高,而且长期在第一线工作,阅历丰富,所以怎会没有压力。
时常听到有学员反映,党校教员讲课容易脱离实际,这也正是党校讲课难的原因。党校学员都是党政领导干部,带着许多实际问题来,而且都希望在党校找到答案。这样期望越高,失望出往往越大。理论脱离实际,既有可能是对实际缺乏了解,但也有可能是对理论掌握不透彻。
党校讲课难,还有就是文风。改进文风,首先就是戒空对空,指的是用文件解释文件。从文件到文件地讲授,教员讲起来空空如出;学员听起来单调乏味。不仅要知道文件怎么讲,还要了解文件为何这么讲?背后的理论支持是什么?再就是戒就事论事,指的是讲现实缺乏理论参照与历史参照。“情况不明胆子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批评的就是这种现象。最后就是戒人云亦云,是说我们的教员缺乏独立思考,讲课很少有新话。有的讲稿一用就是两三年,一字不改。党校教员若不下苦功做研究,只是将人家的观点照搬,学员怎能满意?
(二)教员讲课必须有学术功底
党校讲课要把握三个维度,即理论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强调这三个维度,是因为教员讲课的思想性确实要比“口才”重要。若对问题无研究,即使你口若悬河,学员也不会认可。说到底学员注重的还是讲课的科研含量。
说到“学术功底”,在党校任教,最该读的是经典与历史。读了经典,我们就有了看世界的理论参照。懂得历史,会让我们少走弯路。它们是结晶了的智慧与知识,这才是我们做学问的功底。说到“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实际不必直接联系某件具体的事,而是要联系背后的政策与机制。具体的事会不断变动,可政策与机制相对稳定,只要抓住政策与机制,咬住青山,讲课的针对性照样有,而理论分析的命中率则可大大提高。
(三)学术框架是教员的看家本领
当好一个党校教员,讲课必须要有学术框架。这是学者观察世界的理论坐标,不是某个点,是一个参照体系。学员进党校学习,不是对问题没思考,而是想听听教员的理论讲解,若无框架,不能让人心悦诚服。要想掌握学术框架,只有多读经典,舍此无他。经典读多了,日积月累,学校框架才会慢慢多起来,碰到问题,才能随手拈来,游刃有余。
(四)教员应当重视讲课艺术
讲课要有艺术。首先是三个清楚:即想清楚、写清楚、说清楚。学校为何要求教员写讲稿,是要督促教员把问题想透彻。写讲稿的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其次是深处求新、浅处求胜,通俗地讲就是深入浅出。研究问题应从简单到复杂,想得愈深入愈好,但讲课相反,表达则是愈通俗愈好。最后就是掌握节奏、推动互动。讲课期间可以放松一下,或讲个笑话,活跃一下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