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软件架构模式之分层架构–三层架构,值得收藏(软件3层架构)

概述

今天的内容主要来自《软件架构模式》第一章,觉得还不错,所以分享给大家。


分层架构

分层架构是一种很常见的架构模式,它也叫N层架构。这种架构是大多数Jave EE应用的实际标准,因此很多的架构师,设计师,还有程序员都知道它。许多传统IT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分层模式十分的相似。所以它很自然的成为大多数应用的架构模式。


模式分析

分层架构模式里的组件被分成几个平行的层次,每一层都代表了应用的一个功能(展示逻辑或者业务逻辑)。尽管分层架构没有规定自身要分成几层几种,大多数的结构都分成四个层次:展示层,业务层,持久层,和数据库层。如表1-1,有时候,业务层和持久层会合并成单独的一个业务层,尤其是持久层的逻辑绑定在业务层的组件当中。因此,有一些小的应用可能只有3层,一些有着更复杂的业务的大应用可能有5层或者更多的分层。

分层架构中的每一层都着特定的角色和职能。举个例子,展示层负责处理所有的界面展示以及交互逻辑,业务层负责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架构里的层次是具体工作的高度抽象,它们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业务请求。比如说展示层并不需要关心怎样得到用户数据,它只需在屏幕上以特定的格式展示信息。业务层并不关心要展示在屏幕上的用户数据格式,也不关心这些用户数据从哪里来。它只需要从持久层得到数据,执行与数据有关的相应业务逻辑,然后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展示层。

详解软件架构模式之分层架构--三层架构,值得收藏(软件3层架构)

分层架构的一个突出特性是组件间关注点分离 (separation of concerns)。一个层中的组件只会处理本层的逻辑。比如说,展示层的组件只会处理展示逻辑,业务层中的组件只会去处理业务逻辑。多亏了组件分离,让我们更容易构造有效的角色和强力的模型。这样应用变的更好开发,测试,管理和维护。


关键概念

注意表1-2中每一层都是封闭的。这是分层架构中非常重要的特点。这意味request必须一层一层的传递。举个例子,从展示层传递来的请求首先会传递到业务层,然后传递到持久层,最后才传递到数据层。

详解软件架构模式之分层架构--三层架构,值得收藏(软件3层架构)

那么为什么不允许展示层直接访问数据层呢。如果只是获得以及读取数据,展示层直接访问数据层,比穿过一层一层来得到数据来的快多了。这涉及到一个概念:层隔离。

层隔离就是说架构中的某一层的改变不会影响到其他层:这些变化的影响范围限于当前层次。如果展示层能够直接访问持久层了,假如持久层中的SQL变化了,这对业务层和展示层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只会让应用变得紧耦合,组件之间互相依赖。这种架构会非常的难以维护。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分层隔离使得层与层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架构中的每一层的互相了解都很少。为了说明这个概念的牛逼之处,想象一个超级重构,把展示层从JSP换成JSF。假设展示层和业务层的之间的联系保持一致,业务层不会受到重构的影响,它和展示层所使用的界面架构完全独立。

然而封闭的架构层次也有不便之处,有时候也应该开放某一层。如果想往包含了一些由业务层的组件调用的普通服务组件的架构中添加一个分享服务层。在这个例子里,新建一个服务层通常是一个好主意,因为从架构上来说,它限制了分享服务访问业务层(也不允许访问展示层)。如果没有隔离层,就没有任何架构来限制展示层访问普通服务,难以进行权限管理。

在这个例子中,新的服务层是处于业务层之下的,展示层不能直接访问这个服务层中的组件。但是现在业务层还要通过服务层才能访问到持久层,这一点也不合理。这是分层架构中的老问题了,解决的办法是开放某些层。如表1-3所示,服务层现在是开放的了。请求可以绕过这一层,直接访问这一层下面的层。既然服务层是开放的,业务层可以绕过服务层,直接访问数据持久层。这样就非常合理。

详解软件架构模式之分层架构--三层架构,值得收藏(软件3层架构)

开放和封闭层的概念确定了架构层和请求流之间的关系,并且给设计师和开发人员提供了必要的信息理解架构里各种层之间的访问限制。如果随意的开放或者封闭架构里的层,整个项目可能都是紧耦合,一团糟的。以后也难以测试,维护和部署。


实例

为了演示分层架构是如何工作的,想象一个场景,如表1-4,用户发出了一个请求要获得客户的信息。黑色的箭头是从数据库中获得用户数据的请求流,红色箭头显示用户数据的返回流的方向。在这个例子中,用户信息由客户数据和订单数组组成(客户下的订单)。

用户界面只管接受请求以及显示客户信息。它不管怎么得到数据的,或者说得到这些数据要用到哪些数据表。如果用户界面接到了一个查询客户信息的请求,它就会转发这个请求给用户委托(Customer Delegate)模块。这个模块能找到业务层里对应的模块处理对应数据(约束关系)。业务层里的customer object聚合了业务请求需要的所有信息(在这个例子里获取客户信息)。这个模块调用持久层中的 customer dao 来得到客户信息,调用order dao来得到订单信息。这些模块会执行SQL语句,然后返回相应的数据给业务层。当 customer object收到数据以后,它就会聚合这些数据然后传递给 customer delegate,然后传递这些数据到customer screen 展示在用户面前。

详解软件架构模式之分层架构--三层架构,值得收藏(软件3层架构)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有很多的方式能够实现这些模块。比如说在Java平台中,customer screen 对应的是 (JSF) Java Server Faces ,用 bean 组件来实现 customer delegate。用本地的Spring bean或者远程的EJB3 bean 来实现业务层中的customer object。上例中的数据访问可以用简单的POJP’s(Plain Old Java Objects),或者可以用MyBatis,还可以用JDBC或者Hibernate 查询。Microsoft平台上,customer screen能用 .NET 库的ASP模块来访问业务层中的C#模块,用ADO来实现用户和订单数据的访问模块。


软件架构设计之分层架构(三层架构)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

各层的作用:

1: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非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库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

3:界面层:主要表示WEB方式,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区分方法:

1:数据访问层:主要看数据层里面有没有包含逻辑处理,实际上它的各个函数主要完成各个对数据文件的操作。而不必管其他操作。

2: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对数据层的操作。也就是说把一些数据层的操作进行组合。

3:界面层:主要对用户的请求接受,以及数据的返回,为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的访问。

详解软件架构模式之分层架构--三层架构,值得收藏(软件3层架构)


总结

分层架构是一个很可靠的架构模式。它适合大多数的应用。如果你不确定在项目中使用什么架构,分层架构是可以先用着的。不过从架构的角度上来说,选择这个模式还要考虑很多的东西(如污水池反模式)。后面会分享更多devops和DBA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详解软件架构模式之分层架构--三层架构,值得收藏(软件3层架构)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