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防范企业“内购”变“强购”须厘清政策边界(公司强制内购产品)

企业的各类产品与服务,自家员工被鼓励甚至要求购买,对于许多职场人这并不陌生。近日,某车企员工在社交媒体发文,让相关话题再度受到关注。该名员工称企业内部几乎80%的员工都被明示暗示过,想要保住工作和升职,都必须购买自己企业生产的汽车。作为技术岗的他不仅自己购买了两辆,还推荐亲戚朋友购买,最终仍被裁员。福利、员工价、摊派、明令购买……面对五花八门的“内购”,企业怎样做才能合法合规,真正实现惠及多方?

客观而言,企业“内购”并没有原罪,甚至说如果拿捏得当,还是一件利大于弊的好事。比如可以宣传企业文化和价值,丰富员工福利项目也刺激内部销售,有利于增强员工敬业度,还能促成员工成为产品的推广员,通过试用更快收集和提出产品改进意见。

但是,如果分寸把握不好,把企业“内购”变成有意无意的“强购”,恐怕就得不偿失弊大于利,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损失。因此,企业在实施“内购”政策时,需要有明确的边界感,完善政策界限,确保其合法合规,真正实现惠及多方的目标。

要明确“内购”的目的和范围。企业实施“内购”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同时促进内部销售和产品的改进。因此,企业在制定“内购”政策时,需要明确其目的和范围。比如要明确“内购”的对象是企业员工及其家属等特定人群,不能随意扩大范围;要明确“内购”的价格、数量、时间等限制条件,确保公平、公正和透明。最后,要明确“内购”的购买流程和规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乱象和不公平现象。

要制定明确的“内购”规则和流程。为了确保“内购”政策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内购”规则和流程。如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内购”方案,包括购买对象、价格、数量、时间等限制条件,以及购买流程和规定;再如企业需要加强对“内购”过程的监管和审计,确保其合规性和有效性。

要尊重员工的意愿和选择。企业实施“内购”政策时,需要尊重员工的意愿和选择,及员工购买物品等的有用性和完全自愿性,不能强制员工“内购”。如果员工不愿意参与“内购”,企业应该尊重员工的决定,并给予相应的解释和说明。

此外,加强合规监管和审计也必不可少,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内购”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内购”的合规性和有效性;企业需要加强对“内购”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总之,企业“内购”根本上是一种有益的营销策略,是企业提高员工忠诚度和促进内部销售等综合目的一种有效手段。但鉴于现实中往往容易走偏走歪,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厘清“内购”的目的和范围、规则和流程,并尊重员工的意愿和选择,加强监管和审计等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确保相关“内购”政策执行不越界、不走样,合规合法。

当然,再好的制度仅靠企业内部自觉往往还不够,仍需强力的外部监督等。这就要求,针对企业实施“内购”行为,也需要劳动监察、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适时作为,从维护企业员工劳动权益、市场健康秩序等角度进行及时有效的介入监督,确保企业“内购”在合规范围内实施和执行。只有这样,“内购”政策才能真正实现惠及多方的目标。(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余明辉)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