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明军:论企业战略管理的六大方面 – 立方大家谈(企业战略管理使命)
编者按 | 应河南大学的邀请,今年4月7日,菅明军博士为河大举办的一期民营企业家“管理能力提升研修班”讲授“战略管理”科目,在授课企业中引起了积极、热烈的反响!课后菅明军与其学术助手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研究生欧峰昊对授课内容即企业战略管理的主要方面做了进一步归纳、整理和认识提炼,形成了这篇《论企业战略管理的六大方面》。
由于菅明军曾长期担任中原证券的主要负责人,并亲自推动了中原证券在沪港两地上市,以及河南省多家著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包括许昌“远东传动”等企业的首发上市、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下属“大地传媒和河南能源集团下属“大有能源”的借壳上市、周口“莲花味精”和“安彩高科”等的解困重组、特别是参与推动了“双汇集团”大手笔改制的启动等,其对企业的感受和认知犀利而深刻、很有现实意义。现予刊载,以期对民营企业的改革发展有所启迪和借鉴。
本文作者 | 菅明军 欧峰昊
引言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在企业特别是在境内、外两地上市公司主要领导岗位工作的实际,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系统研究分析,从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入手,努力探索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些规律性问题,明确提出了抓好企业战略管理应重点把握好六大方面,即做强主业、双轮驱动、分配为重、惜才爱才、依法经营和加强党的领导这六大方面。通过对企业战略管理中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和探索,以期对做优做强企业有所借鉴。
一、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
(一)研究企业战略管理就是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快,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也很快,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要应对好各种复杂局面,关键是要提高对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规律来处理问题”。
(二)企业战略是从军事战略中引进过来的。
战略问题上我们都应该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学习,因为他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战略家。
军事上的战略指的是什么?再没有比毛主席讲的最透彻、最深刻了,毛主席讲:“战略问题是研究战略全局的规律的东西”;并且强调“战争规律是发展的”。即战略问题就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
企业与军队有两点是惊人的相似:即都需要具有强大的执行力,都强调最终结果都是要取胜、就是要把一个个“山头”攻下来。因此,把军队的战略移置到企业的战略中,是再合适不过了。
(三)企业战略是个重要概念,而战略管理重在过程。
作者认为,不应把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搞得多么神秘,而应大体搞清楚企业战略总体上是个什么概念、战略管理总体上是个什么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企业战略一般是指战略目标和配套举措,战略管理一般是指对战略制定、实施和监测评估等。最重要的,是战略管理问题的精髓,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这八个大字。就是说,要想把企业做优做强,是要通过各种具体而丰富的实践和创新来实现的。而企业战略管理对做优做强企业非常重要。
总结来说,企业战略这一概念即企业为谋求长期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整体性、长远性的规划和谋略。企业战略的核心,是通过形成
和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差异化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而战略管理就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即企业战略目标和举措的制定、实施及监测与评估的全过程。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六大方面
荀子有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讲的是世代更换的规律。
什么是规律?毛主席指出:“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东西,是反复出现的、不是偶尔出现的东西,就是规律”。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强调:
“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
军事战略上有规律,那么企业战略管理上有没有规律呢?我们认为也是有的,感到要抓好企业战略管理,就是要使企业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对企业全局来说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这些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主要应包括六个大的方面,即做强主业、双轮驱动、分配为重、惜才爱才、依法经营和党的领导这六大方面:
(一)选准并做强主业,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学界已经关于企业主业选择和增长发表了过诸多经典论述。本 文想通过举三个企业的例子,来谈谈对如何选择和做强主业的一些 浅见。
所列举的三个企业是精心挑选的:一个是美国的巴菲特公司,第二个是河南也是全球最有名的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再一个就是作者任职多年的中原证券。前两个都是全球著名的企业,我们来看看这些企业的领导人是如何选择并做强主业,打造自己独特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
之所以挑选美国的巴菲特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2009年3月-6月的时候,作者曾作为全国证券金融机构的高管之一,受中国证监会的统一委派,去巴菲特曾就读的美国(也是全球)最著名的沃顿商学院学习培训过三个月时间,并和当时的同学们一起,亲身参与和感受了巴菲特公司股东大会的盛况、亲耳聆听了他那一年一度深刻而精彩的演讲。一晃15年过去了,但当时培训和参访的情景历历在目,加之巴菲特又是众人尊崇的“股神”、是全球最著名的投资大师,他对选择投资什么样的股票有其非常独到的见解,这里面事实上也包含了他对企业主业选择的见解,所以,第一个就把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下简称为伯克希尔公司),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因为对其有着直接的接触和感受,所以将其作为重中之重类似研究。
之所以挑选双汇集团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作者对万隆董事长比较熟悉,特别是受他之托,亲自参与推动了2005年年初他们双汇集团的关键时刻改制。万隆董事长对企业如何选择主业更是见解深刻,所以,第二个就把双汇作为我们学习研究的对象。
之所以挑选中原证券作为研究对象,理由就更简单了,因为主要作者曾在这个公司担任过4年左右的总裁,之后担任担任过11年该公司的董事长、还兼任公司党委书记,与大家一起,亲身参与了公司这十多年来发展的全过程,特别是和公司广大干部员工一道,亲力亲为,推动了中原证券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主板上市的全过程,在领导推动企业上市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如何做强做大证券金融企业的主业,有着最直接的感受。所以,也把中原证券作为研究对象之一。
1.巴菲特的伯克希尔
2009年上半年作者曾在美国沃顿商学院学习过几个月时间,而巴菲特也曾在这所名校学习过,沃顿总是以巴菲特为荣,而作者又和同学们一起,在当年的5月初亲自到奥马哈这个美国中部小城参加了号称“全球投资者春晚”(很多人称之为“奥马哈朝圣之旅”)的年度巴菲特股东大会,往事历历在目,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另一位作者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硕士期间,曾深入研究过巴菲特公司的理念、运营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所以,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巴菲特公司目前强大的实力。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公司,上世纪六十年代,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纺织企业,虽然也是个美国上市公司,但当时纺织行业已经没有前景,加之企业经营不善,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1962年的时候,巴菲特只是购买了其少量的股票;到了1965年,巴菲特的合伙企业控股了它,但控股之后巴菲特又觉得很后悔,因为经营起来实在困难,看不到前景;到了1967年,巴菲特收购了一家“国民保险公司”,没想到保险业务在美国正当其时,非常受欢迎,于是巴菲特就把这里面的保险业务装到了伯克希尔公司,而把纺织业务剥离了出来,这样,伯克希尔公司就成了一家全新的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成了保险业务,后来又增加了投资业务、主要是购买优秀上市公司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和华盛顿邮报等著名上市公司的股票等,伯克希尔公司日益成长壮大。58年来其年化收益超过20%,最终复利增长已高达4万倍。伯克希尔公司现已成长为全球上市公司中的“巨无霸”:其最新市值高达9052亿美元,相当于6.5万亿元人民币,如按2023年全国GDP大省排序,它竟高于四川(去年GDP总量6万亿元左右)和我们河南(去年GDP5.9万亿),单看数量可排在第五位;其最新市值相当于2.46个腾讯、相当于3.55个“宇宙行”工商银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是怎样成长壮大的?这与其独特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有关。
(2)巴菲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伯克希尔公司的保险业务做得很好,特别是其灾害保险业务做到全球之最,这里就不在多谈;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一下其投资业务的特点。这方面的特点有很多、且仁者见仁,作者认为重点主要有三点:
一是,巴菲特公司股东持有自己公司的股票但却很少流转。巴菲特非常自豪地说:“伯克希尔公司的竞争优势并不是巴菲特和芒格,而是它很难被别人照搬照套的经营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股东们握有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但却很少流转或交易量很少。这一点,美国现在还没有哪个公司有能力做得到。”他说的什么意思呢?他的意思是说,伯克希尔公司的价值太好了,谁投资者它都爱不释手。事实确实如此。如果一个人在1967年投资了1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当时一股值1美元;如今58年过去了,其年均收益率高达20%左右,加上分红,当时投资1美元,现在价值已达到惊人的2.7亿美元!1967年的时候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每股还是1美元,现在最新已达到一股63万美元、折合人民一股币四百多万元,这在全球所有上市公司中都是绝无仅有的“天价”股票。投资收益的可观程度,事实上维持了投资人的持有意愿。
二是,巴菲特只投资传统企业,不投资科技类公司。他说之所以不投资科技公司,是因为科技产业发展太快,难以预见未来。他投资了苹果公司,这是个特例,但他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苹果公司看作是消费类公司,因为苹果公司就像可口可乐公司一样生产消费类产品,即苹果的盈利模式是出售硬件产品,具有强大的竞争壁垒。他在投资苹果公司上获得了巨大收益。
三是,巴菲特选择的企业 ROE即净资产收益率要大于20%,这样他才会投。这和他长期以来的实际年化20%的业绩是完全吻合的,这也可以理解伯克希尔公司为什么能够在58年间实现年化20%的回报。为此,他长期持有优质的龙头股,其ROE普遍大于20%。
(3)号称全球“投资者春晚”的巴菲特公司股东大会。这个股东会太重要了,每年5月初举行一次。作者亲身参加了其2009年5月初的股东大会,所以在这里,想重点给大家分享一下那次股东大会的精华和去年即2023年5月其股东大会的特点。
A、2009年5月2日巴菲特股东大会
2008年美国刚刚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或叫次贷危机,有人估算,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地球上的股价蒸发掉了一半。就连大名鼎鼎的伯克希尔公司,在这次严重金融危机中也损失超过50%,即在2007年12月其公司股价为每股9.98万美元,但到了2009年7月15日股价大降至4.48万美元,大跌了56%!
2009年3-6月份作者在沃顿商学院培训学习的时候,美国还处在严重金融危机的煎熬之中,美国的企业和居民惶恐不安,美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试图挽救金融危机的政策举措。
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5月2日在巴菲特老家美国奥马哈小城召开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格外引人注目,来自美国和全世界的5万多名投资者和媒体记者都云集于此,都想亲耳倾听“股神”巴菲特对美国和全球股市及对市场和经济形势的看法,以期有所受益。按照沃顿商学院的安排,作者这一期的同学们也赶往奥马哈参加了这次投资界的盛会。
时光都过去十多年了,但作者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巴菲特股东大会上他的一些精彩见解,至少在以下5个方面记忆深刻:
一是,作为一个美国人,巴菲特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巴菲特表示:美国“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回应并不理想,但已经起到了它所能起的最好的作用”;他的搭档芒格补充说:“考虑到目前的情况的紧急,应当对政府宽容一些”。
二是,巴菲特在金融危机时果断投资赚100亿元、危机过后收益达40%。他坚定奉行“他人恐惧时我贪婪、他人贪婪时我恐惧”的理念,认为虽然不能短期预测美国股市,但相信长期来看经济不会有问题,因此鼓励人们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三是,巴菲特对伯克希尔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竞争优势充满信心。他认为伯克希尔的竞争优势是它那很难被别人照搬照套的经营模式。具体说就是股东们握有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但由于收益太好而)很少流转。他说美国现在没有其他哪个公司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伯克希尔的所有管理者都将致力于这种模式,公司股东们也都深深融入了这种文化。
四是,伯克希尔公司一、二把手的关系堪称典范。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他与芒格平常意见不一致时,芒格总是说,“最后你肯定会同意我的意见,因为我是对的,而你是聪明的”。伯克希尔公司之所以能取得令人嘱目的业绩,与两位老者的密切配合直接相关。
五是,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高度赞扬了中国的比亚迪公司。巴菲特认为比亚迪公司创造了非常了不起的奇迹,他说比亚迪公司在没有任何汽车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在中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业绩,因此伯克希尔已经购买了比亚迪的股票,他说这并不是一个疯狂的计划。巴菲特的推介和投资,是对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的极大认可,对其后来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
B、去年即2023年5月6日巴菲特股东大会
像往年一样,去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仍然万众瞩目。去年他的观点,也有5个方面很值得关注:
一是,他仍坚定相信美国政府,从不与之作对。在这次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对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仍持积极的看法,对其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美联储和美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做得很好。
二是,他认为美国经济飙升期正在结束。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经济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飙升时期”正在结束,预计未来大多数业务收益可能会走低。这和2009年5月他对美国经济的看法大相径庭。
三是,基于对经济预期的看法,巴菲特不认为眼下有多少好的投资标的。因此,伯克希尔在2023年购买了30亿美元的美国国库券,收益率为5.9%;同时,伯克希尔还自掏腰包、耗费巨资,用于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这进一步提高了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的收益水平。
四是,巴菲特表达对无法掌控 AI的担忧。他说“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掌控AI,所以我有些担忧。但是人工智能发明的初衷是好的,我们应该去接受它、应对它、使用它,它可以改变全球的面貌,但是改变不了人的面貌和想法。”
五是,他解除了人们对其投资苹果公司的担忧。股东大会上有股东问,伯克希尔公司投资组合中对苹果公司的投资比重超过了35%,是否已经接近一个危险区域?巴菲特回答说,伯克希尔的苹果迟仓绝对没有占到投资组合的35%。苹果公司作为伯克希尔投资的唯一一个科技公司有一个很多很大的优势,就是他们会不断回购自己的股票,因此投资苹果的价值也在上升。
概括来说,巴菲特所选择的是什么主业呢?他旗下伯克希尔公司的主业,从大的方面来看就两个:一个是保险业务,这是他自1967年收购国民保险公司之后一直坚守的传统业务,特别是其灾害保险业务,做到全球最好;另一个是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业务,他只选择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的股票,几乎不碰科技类企业,而且只选择净资产收益率超过20%的龙头股的股票、长期持有,最后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就是他选择主业的显著特点。
2. 双汇集团
2005年初,作者以改制专家的身份,亲身参与了双汇集团改制时最关键的启动工作,对万隆董事长和双汇的情况有直接的了解,所以,现把这段历史原原本本地再回顾一下。
双汇集团是目前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和猪肉加工企业。其核心子公司“双汇发展”于1998年12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2005年双汇集团成功改制;2013年双汇集团母公司耗费71亿美元巨资,收购了美国和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猪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成功实现了国际化;2014年8月即晚于中原证券在港上市四个月,双汇母公司“万洲国际”在香港主板上市。目前双汇母公司是《财富》世界500强之一,2017年正式进入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港股大蓝筹股;
2023年其境内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实现营业收入近600亿元,实现净利润50亿元左右。
传统的国企不改革是死路一条。上世纪八十年代作者在省财政厅工作的时候就知悉,省内有郑州肉联厂和洛阳春都肉联厂,比较有名,都是国有企业;漯河肉联厂也是国有企业,但个头比前两者小。这三家肉联厂,当时作者陪同省财政厅领导都去看过。郑州肉联厂生产的“郑荣”牌知名火腿肠,洛阳肉联厂生产的“会跳舞的春都牌火腿肠”都曾成为打通全国市场的产品。后来,郑州肉联厂和洛阳肉联厂经营不善倒闭。而漯河肉联厂和双汇,不断改革、改制,幸存和发展了起来。
但双汇的改革、改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双汇的转机首先从1984年开始,在此之前,作为双汇前身的“漯河肉联厂”连续26年亏损。1984年万隆当选为漯河肉联厂厂长,当年即盈利,后更名为双汇,从此发展步伐加快。但到了2005年前后,中国猪肉加工行业竞争加剧,形成了漯河的双汇、南京的雨润和山东的金锣“三强”激烈竞争的格局。双汇后面的雨润是个发展迅猛的民营企业,而金锣则成功引进了外资,唯有双汇还是个国企,发展出现瓶颈,这种情况下,双汇如不加快改制,就有被后面两强超越的危险。
2005年前后那些年,作者在河南省国资委工作。作为本职工作,相继对平煤集团、神马集团、建投公司(现河南投资集团)、安钢集团、物资集团(现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等企业实施监管;与此同时,按照省国资委主要领导和省政府主管领导的指示和要求,在我省知名企业周口”莲花味精集团”和“安彩集团”出现严重困难、即将破产倒闭时,出任这两家企业解困工作组副组长,组长是省国资委主任。作为解困工作组常务副组长,作者和有关同志一起,协助领导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采取果断措施,将莲花味精集团和安彩集团从危难中解救了出来。
双汇的改制也是在那些年进行的。早些年作者在河南省财政厅工作时,陪河南省财政厅领导去过双汇,对万隆董事长很熟悉,彼此也很信任。特别是他对作者参与推动莲花味精和安彩集团的解困非常赞赏,作为知名企业家和长辈,多次给予鼓励。
记得是在2005年年初的有一天,万隆董事长见到作者,非常郑重地说:“为了加快发展,不致于被后面的竞争对手打败,我们双汇想改制,请你帮帮我们”。作者说:“我能帮上什么忙啊?国企改革是好事,您是著名企业家,您给领导认真汇报,抓紧办不就行了吗?”他说,没有那么简单,在市里不好推动。
万董事长说:“前些时去省里开会,听说你参与莲花味精和安彩集团的解困,做得就很好啊,史副省长还表扬了你!你作为改制专家,请把我们的情况给省国资委领导和省领导汇报一下吧。”
对万隆董事长的嘱托,一开始作者并未在意,因为这不属于作者的工作范围,领导又没有授权和安排。但是没过多久,万董事长就派人找到省国资委恳请帮忙。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就将有关情况向河南省国资委领导做了简要汇报,他说这是好事、应当支持;并按其指示和要求,以企业改制专家的名义,于2005年2月25日,给当时主管省领导即史副省长写了一个简要的报告,即“双汇集团改制的几点想法”,明确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希望进一步深化双汇产权制度改革,理顺产权关系,为双汇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根本的体制保证。目前在全国食品行业中,只有双汇一家是国有的,集团公司是国有独资,上市公司国有股占比35.7%。在行业内排在双汇之后的是两家民营企业,一个是山东的金锣,另一个是南京的雨润。山东的金锣已经与外商合资,在海外上市,目前发展势头很猛。南京雨润也成功引进了外资,即将在海外上市,这几年发展也很快。食品行业是个过度竞争的行业,不把体制理顺,长远来看就没法和别人竞争。双汇的销售已过百亿,今年的目标是220亿,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客观上也需要产权清晰的体制做保证。因此,双汇希望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一步到位,实现国有资本从集团公司整体退出,上市公司37.5%的国有股份也一次性退出,在产权改革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二是希望引进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收购双汇集团的国有资产和上市公司37.5%的国有股权。跨国公司与双汇的其他股东合作成立双汇国际公司,使双汇成为国际性的企业集团。重组后不改变双汇的主营业务、不改变双汇的主要生产基地,可保证当地税收的稳定增长。漯河市政府可一次性收回大量现金,比市本级目前全年的财政收入还要多。漯河市政府可将这笔资金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旦合作成功,双汇将大步走向世界,进入大型跨国公司的行列。
三是希望政府下一步帮助协调豁免要约收购的有关事项。按照证监会规定,任何一家企业收购上市公司超过30%的股权,都必须实行要约收购,实际上就是告诉任何一家重组方,一般情况下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不能超过30%。例外情况之一,就是收购方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行为。双汇符合豁免要约收购的条件。下一步希望政府出面,帮助做做中国证监会的工作,争取豁免要约收购。
没想到,史副省长在看到这个简要报告的当天、即在2005年2月25日就做出批示:“这些想法很好!请漯河市政府就双汇改制的问题与双汇一起研究方案。我看,只要有利于做强做大、有利于发展就可以尝试。”
史副省长批示后,漯河市委、市政府和双汇集团迅速行动,市领导及时做出部署和安排,深入研究双汇改革改制及各项工作方案强力推进。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2005年双汇改制顺利完成,从此消除了其发展道路上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双汇能与金锣、雨润等行业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公平竞争,从此双汇大步走向世界,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更是河南企业的一个重要标杆。
而双汇集团选择的是什么主业呢?万隆董事长经常说:“我就是个杀猪卖肉的,除了杀猪卖肉,我不会干别的。”多年来,双汇的主业就是养猪和猪肉制品的深加工,好像没有别的。
3.中原证券公司
目前全国证券公司共有145家,其中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有14家,在境内主板上市的有50家左右,同时在境内、外两地主板上市的只有14家,中原证券就是这14家之一,也是全国首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省域证券公司。
作为公司主要负责人,作者亲自领导和推动了中原证券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主板上市。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中原证券主业的发展和在沪港两地上市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设立证券公司是要经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的。也就是说,证券和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一样,都是要报经国家批准才能设立的。证券公司经营什么,也要事先经过批准,实行持牌经营。
证券公司的经营业务有很多,但概括来说就是两大类:一是为企业服务,即通过帮助企业上市、投融资、发债和并购重组等,促进大中小各类企业运营直接融资,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为投资者包括中小投资者服务,即依法依规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股票、基金等,促进城乡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提高收入水平。这两个方面,就是证券公司的主业,主业不可选择,是国家监管部门批准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两大主业做精、做强、做优。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这些年我们总结探索出于了“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模式。即中原证券选择投资企业,并吸引社会资本跟投,银行提供贷款实行投贷联动,然后中原证券投行部门保荐企业上市。这种服务企业的模式,受到省委主要的批示和充分肯定。
为了更好地服务投资者,2009年上半年作者在美国培训时,就潜心研究和借鉴美国金融机构服务投资者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从那时起,就下决心在公司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即高水平的投资顾问,努力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服务,促进人民群众财富的保值增值和共同富裕。
前些年我们抓住时机,大力推进公司在沪、港两地上市,使中原证券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是通过上市基本解决了公司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问题。通过首发上市,我们一次性在香港国际资本市场募资15亿港元,并吸引银行授信300亿元,彻底打通了资本市场通道,显著增加了公司资本实力和运营资金,为公司稳健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证。
二是促进了国有资产大幅增值。按我们香港上市当年即2014年年底的股价,国有股份市值由上市前的32亿港元,一跃而增至100亿港元以上,虽然上市后国有股份有所下降,由赴港上市前的64%降到上市后的46%、次年即2015年在港增发融资完成后国有股份进一步降为39%,但国有股份市值却增加了47亿港元,增幅两倍以上。
三是上缴税金大幅增加。香港上市当年即2014年我们上缴税金7亿多元,比上年增长了30%以上;2015年在港增发25亿港元完成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当年公司实现利润19亿元,上缴税金达12亿元左右。
四是也为全国社保基金做出了重大贡献。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上市前公司无偿划转给全国社保基金6000万股,按2014年底价值5亿港元左右;加之我们赴港上市时吸引全国社保基金投资3000万美元,其退出时平均收益高达4倍,这样,通过股权无偿划转、高股价和高分红,我们共为全国社保基金贡献达15亿港元以上。
五是赴港上市也曾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14年我们在香港上市不久,就率先实行了一年两次现金分红的政策,上市当年股息率高达12%(即每投入100港元可获取现金分红12港元),加之香港上市前后公司经济效益较好,公司从发行价每股2.51港元到年底上涨到7.47港元,被香港主流媒体和权威金融机构评为当年新股“升幅王”即第一名,高分红加高股价,境内外投资者收益丰厚。香港上市的第二年、即在2015年2月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客观评价“中原证券赴港上市,市场表现良好”。但企业发展起起伏伏、是个十分艰难曲折的过程,前些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和严重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中原证券的发展也经历了艰难痛苦的过程。但是有党的好政策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公司今后一定会行稳致远、稳健发展。我看了中原证券刚公布的年报,2023年公司发展就有了明显改观,经营业绩比上年大增近100%。
综合起来,通过以上对巴菲特公司、双汇集团和中原证券的深入研究分析,作者认为企业在选择和做强主业上需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家(掌门人)的爱好及其特长;二要服从和遵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监管要求;三要洞悉特定行业在国际国内发展最前沿、最先进的东西,取其精华、为己所用,为做优做强主业找到明确的方向。
(二)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给生产经营插上资本的翅膀、腾飞的翅膀。
不论是国有企业,或是民营企业,当生产经营达到一定阶段、具备条件后,一定要果断决策,进入资本市场即上市。即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在沪深主板、或是在上海科创板、或深圳创业板、或北交所、或新三板、或各省的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上市或挂牌,实现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相互促进,加快发展。因为只有上市,才能打开资本市场通道,彻底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问题;只有上市,才能显著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更有利于企业各项业务的开拓;只有上市,才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机制,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这里讲几个要点:
1、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企业截然不同的融资结构。
在美国,一般的企业80%的融资靠从资本市场上获得,只有20%不到的资金靠银行贷款;而在我们国家,一般的企业情况正好相反,即一般的企业80~90%的融资靠银行贷款,只有10%左右的资金靠从资本市场上取得。融资结构不同,造成企业的债务负担情况和竞争力完全不同。
2、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
(1)沪、深主板市场。也称为一板市场,在这里上市的多为大型成熟企业,或处于某个行业的龙头地位,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和稳定的盈利能力。中原证券于2017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2)上海科创板市场。上交所科创板的上市条件包括“行业要求 科创属性 市值与财务指标”,行业要求方面重点涵盖7大鼓励行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科创属性有两套评价指标,满足其一即可;市值与财务指标一共有5项,也是满足1项即可。如我们河南的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即洛阳的建龙微纳公司,就是中原证券负责投资、并与深圳的中天国富证券联合保荐的,这家企业上市后也进入了大发展的轨道。但现在对科创板上市的要求越来越严。
(3)深交所创业板市场。简称为二板市场。在这里上市的主要是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主。从财务指标上讲,实行三选一:一是最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二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三是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如周口的上市公司凯旺电子等企业,都是中原证券保荐上市的。
(4)北交所市场。其上市的条件主要有两大项:一是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公司;二是财务指标四选一,最低要求只要满足最近一年期末净资产不低于5000万元,同时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等条件即可。
(5)新三板市场。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新三板设立创新层和基础层。除了房地产开发和类金融等行业外,基本没有行业限制,也没有市值和盈利的强制性要求,企业只要成立两年以上且符合条件的股份公司,均可申请在新三板挂牌,公开转让股份,进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资产重组等。目前中原证券推荐到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很多。
(6)四板市场即各省的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即各省的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是资本市场的最基础性环节,在河南省叫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是中原证券控股的。中原股权交易中心设有上市后备板、交易板、展示板等板块,挂牌条件比较宽松,公司只要是注册存续一年以上的合法经营企业,且纳税总额在5万元以上的,就可以在展示板挂牌。挂牌企业在四板市场可通过项目路演等方式,进行股权融资或债权融资等,为下一步进军更高层级的资本市场奠定基础。目前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已超过1万家。上面谈到的河南省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洛阳建龙微纳公司,就是先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路演、并融资一亿多元,然后去上海科创板上市的。
(7)香港市场,包括香港主板和创业板市场。香港主板上市的利润条件是:企业连续三年净利润累计达到8000万港元,其中前两年净利润要达到4500万港元,最近一年净利润要达到3500万港元。中原证券就是在2014年6月份在香港指标上市的。
在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没有盈利性要求。但目前香港创业板市场异常低迷,因此在这个市场上市的企业意愿越来越低。
目前境内上市的速度明显趋缓,境外特别是赴港上市成为很好的选择。
(8)并购重组业务。就是发生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并购重组业务等,在IPO趋严的情况下,这可能是今后的重点。
(三)分配为重
华为老板任正非有句名言:“把钱分好了,管理的一大半问题就解决了”。他讲的很有道理。
中原证券是在2014年6月25日在香港上市的。实际上,早在香港上市之前,作者就在深深地思考一个问题,即上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上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确保公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为此,就必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内部分配机制,把公司每位员工和各级管理者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样一种分配机制,为公司长远发展装上一台内部最有效的“发动机”。为此,作者曾认真、系统地研究过两个著名企业的案例:一个是上市公司的分配案例、即日本稻盛和夫的分配哲学;再一个非上市公司的分配案例、即华为任正非的分配办法。
稻盛和夫号称是日本的“经营之神”,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他主张的分配哲学的核心,就是利益驱动,即把企业的经营成果特别是利润与每一位员工的收入挂钩,激励每一位员工成为经营者,当企业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价值贡献与对应的收益的时候,工作及事业的动力便被彻底激活了。
当时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任正非倡导并实行的华为公司的员工全员持股制。任正非的本意,可能是要采取“1 1 1”的办法,即让员工的收入中,工资、奖金、股票分红三者的比例相当。
华为内部有个《基本法》,规定“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公司与员工结成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员工拿到股权的程序是:每个年度华为按照来公司工作的年限、级别等,来确定每个人可以购买的股权数,由员工拿着现金去登记购买,一块钱一股。一开始华为每年将70%的净利润作为分红,分配给员工,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同时现金支出和员工离任的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后来华为开始改变传统的一元钱买一股的做法,实行了“虚拟持股权计划”,这实际上是期权的一种,具体操作办法是:根据华为的评价体系,员工可以分别获得一定额度的期权,在四年的期限内,以最新的每股净资产价格,让员工每年可兑现四分之一,员工不要像以前那样自己从腰包里掏钱,而是直接在行权时获取每年净资产的差价;中高层管理者以十年为期逐年兑现(离职除外)。
华为的这种全员持股的做法,虽在不同的阶段也遇到过一些问题,但总体上看确实非常科学、有效,真正起到了企业发展内在强大“发动机”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华为高速发展。华为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缴纳税金超过1000亿元,净利润高达870亿元,在中国企业中遥遥领先,作者认为,其全员持股的分配制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任正非自己非常谦虚地说:“我不会管理,也不会财务,更没有技术,我唯一做对的就是把钱分好,像浆糊一样,把所有人粘在一起”。实际上就是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激发员工的斗志,实现了华为的高速发展。
稻盛和夫和任正非在企业内部分配上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曾经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启示。2014年6月中原证券在赴港上市之前,作者就在认真地思考:采取一种什么办法,也能把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捆绑在一起,促进中原证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证券金融机构的特点,公司研究拟定、并报经上级和监管部门批准,在公司赴港上市之前,让广大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公司董事长、总裁、监事会主席三位主要领导在香港首发上市时未购买QD但后来在2015年维稳救市时按监管部门要求购买了QD)与外部投资者一样,以香港上市时的发行价即每股2.51港元,购买境外合规投资者产品(简称QD产品),用这样的办法一箭双雕:既解决一部分港股的销售问题,又把广大员工的利益与公司利益捆在了一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这种办法,在一定时期内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发行价格为每股2.51港元,后在一年半之内最高涨到每股9.88港元,以发行价格购买了QD产品的人,若能在2.51~9.88港元之间出售QD产品,收益是非常明显的。
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们这种内部激励制度远未能达到促进公司长远发展等预期效果:
一是监管部门不允许证券公司的员工持股,所以公司的员工和管理者就不能像华为的员工那样,直接地、全员持有自己本公司的股份,只能在正常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购买 QD产品这种方式,间接地、似是而非地购买一部分QD份额,加之员工可以随时卖掉 QD产品,就使得这种激励机制的效果大大折扣;
二是中国的股市受政策性影响较大,证券公司的业绩除与公司自身的努力有关系外,还与外部环境关联极大,如中原证券在刚上市那几年即2014、2015、2016和2017年发展情况还不错,但从2018年起,由于宏观经济下行、三年疫情等难以预料的因素出现公司业绩受到很大影响,在此情况下公司的经营业绩、股价和 QD产品的净值也大受影响。我们一直为未能建立像华为等企业那样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而深深地遗憾。
正因为如此,我们衷心地祝愿和期望,国内所有具备条件的企业特别是优秀的民营企业,都能抓住机遇、用好党的好政策,在薪酬、股权等分配制度上大胆探索,走出一条像华为那样的大发展之路。
(四)惜才爱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企业处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第一线,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和使用,更是关乎企业的盛衰兴亡。世界500强企业宝洁公司原董事长也曾说过:“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公司会跨掉;如果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把我们的人留下,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说明人才太重要了!
中原证券的情况也是如此,惜才爱才让公司尝到了发展的甜头。比如以前公司在上海的分部,经营状况一直不佳,经常出现亏损,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缺乏高端专业人才;这些年我们分别从上海、北京、广州引进几位高端人才,并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后,经营状况完全改观,目前上海分部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大利润来源,每年还创造了大量税收。
中原证券已经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面临着境内外的激烈竞争,我们深感如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那真是寸步难行。为此,公司率先在全国证券行业制定实施了独具特色、涵盖各类人才的五大激励政策:
一是对参加工作2年内的新员工,实行“培育津贴政策”,即根据入职时间长短及地域差异,每人每月分别给予1300元至几百元不等的补贴,帮助其克服刚参加工作时的困难、促其健康成长。
二是对通过证券行业全部7门专业资格考试的员工,第一年每人每月奖励300元、第二年每月500元、第三年每月800元。
三是对通过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考试的员工,第一年每人每月奖励1000元、第二年每月2000元、第三年每月3000元。
四是对通过国际顶尖的专业资格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考试的员工,每人每月给予5000元额外补贴。
五是对通过投资银行业务最高层级的“保荐代表人”考试的员工,每人每月额外补贴5000元。
这些激励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大批优秀人才迅速成长起来。
(五)依法经营
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是企业的天职。不论多大的企业,只要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违纪问题,都会受到严惩。大到房地产行业的巨无霸恒大集团,出现严重违法问题后也是万劫不复。
长期违法违规经营的恒大集团,2021年12月底资金链断裂,恒大集团爆雷,负债总额高达2.58万亿元。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许家印等人又进行了一系列反常举动,甚至将破产案委托给美国法院受理等,举国震惊。2023年9月28日,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2024年3月18日,证监会查明了恒大地产及许家印等人的三项违法行为,包括:一是恒大地产披露的2019年、2020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其中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财务造假,导致2019年恒大地产虚增利润407.22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50.14%;2020年虚增利润512.89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86.88%。二是恒大地产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涉嫌欺诈发行。三是恒大地产未按规定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为此,证监会做出严厉处罚,决定对恒大地产罚款41.75亿元,对许家印、夏海均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等。这些处罚,罪有应得。近年来因违法经营受到处罚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教训十分深刻。
证券公司受到的监管较一般企业更加严格。中原证券作为境内外两地上市公司,自我要求更严。公司重大经营事项,要充分听取公司法律顾问的意见,都要先上公司党委会前置决策研究,然后再分别上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等依法决定。即便如此,以前工作中还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唯恐出现差错,影响公司经营发展。
(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一开始作者谈到了2009年5月在美国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时的感受。当时的感受很多,但最深刻、最重要的一点感受是:巴菲特作为一个典型的美国资本家,尚且那样热爱他的祖国;而生活、工作在我们祖国大地上的每一位企业家,不论是国有或是民营企业家,更应该把对党的忠诚和对祖国的热爱,深深融化到血液中,体现在行动上;否则,任何一个企业都是走不远的,要想实现做强做大的目标,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中原证券一直是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成长发展起来的。2002年公司成立之前,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做出批示,对如何筹建公司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公司未来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2002年12月公司成立的当天,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李成玉亲自参加成立大会,对公司的发展、营商环境等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2013年9月当公司提出拟赴港上市的请示后,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及时指示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然后报省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提出同意公司的上市请求。2014年5月在公司香港上市最关键的路演阶段,适逢省政府领导带队参加豫港经贸洽谈会,省领导亲自指示让公司主要领导赴香港联交所沟通对接,之后在有众多香港金融机构参加的香港金融界座谈会上,专门指定公司主要领导做重点发言,全面介绍公司情况,取得了良好效果。2014年9月公司赴港上市刚三个月,省政府主要领导即带领省直各主要委、厅的领导来公司调研,及时了解公司发展情况,研究解决问题,极大地促进了中原证券的发展。
目前在中原证券,国有股份占比不到30%,外资和民营股份占比在70%以上,加强党的领导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在这方面,公司一是很早就把加强党的领导写进公司章程之中,使党的领导在我们这样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具有明确法律地位;二是公司所有重大决策首先要在党委书记和省纪委监委驻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之间会商沟通,然后再上党委会进行前置决策研究;三是充分发挥公司党委的核心作用,使党的领导覆盖公司所有部门单位和一切重要环节;四是针对公司点多面广、不仅在全省而且在全国近三分之二的省会城市都有分支机构的特点,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五是充分发挥年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每年通过公开竞聘等方式,使大批优秀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三、简短的结论
作者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最重大、最重要的事情。一般来说,企业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制订出不同时期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配套举措,并在执行中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和内外部情况,及时作出检测、评估和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实际;战略目标一经确定,就要狠抓落实。作为企业领导,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把握好做强主业、双轮驱动、分配为重、惜才爱才、依法经营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这六大方面。抓住了这六大方面,也就把握住了企业发展的大局,这些方面抓紧抓好、真正抓出成效了,企业的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都好解决了。
(欧峰昊,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开发硕士研究生)
责编:史健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