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智能化项目设计方案(230页 WORD)(智慧校园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时代背景 1

2、项目背景与建设目标 1

2.1、项目背景 1

2.2、项目建设目标 2

3、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2

3.1、智能化校园的建设需求 2

3.2、数字校园的建设需求 2

3.3、平安校园的建设需求 2

4、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

4.1、技术合理性 3

4.2、先进性和实用性 3

4.3、可靠性与安全性 4

4.4、开放与标准化 4

4.5、经济性与可扩展性 4

4.6、易于管理和维护性 4

5、规划设计内容 4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 6

1、概述 6

1.1、系统概述 6

1.2 系统需求 6

2、系统设计原则 7

2.1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 7

2.2产品选型 8

2.3系统设计特性 8

3、系统设计 9

3.1、系统概述 9

3.2、总体设计考虑 10

3.3、信息点分布 11

3.4、主配线间 12

3.5、楼层配线间 12

3.6、布线系统的性能指标 12

3.7、基本结构 13

3.7.1、工作区子系统 13

3.7.2、水平子系统 14

3.7.3、管理子系统 16

3.7.4、设备间子系统 17

3.7.5、建筑群子系统 17

3.8用户设备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18

3.8.1 电话系统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18

3.8.2 计算机网络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18

4、管线设计方案 19

4.1、综合考虑 19

4.2、桥架设计方案 19

4.3、水平子系统管线方案 19

4.4、对管路的要求 20

4.5、信息插座底盒 21

5、系统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 21

5.1概述 21

5.2测试标准 21

5.3被测线路的定义 21

5.4测试仪器 22

5.5试仪器清单 22

6、校园有线电视布线系统设计 22

6.1、概述 22

6.2、设计依据 22

6.3、系统总体规划 23

6.3.1、机房位置的确定 23

6.3.2、系统容量 23

6.3.3、节目源 23

6.4、系统组成 24

6.5、传输系统 24

6.5.1、 传输电缆 24

6.5.2、干线放大器 24

6.5.3 、双向传输 25

6.5.4 、用户网络 26

6.5.5、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26

6.5.6 、用户终端配置 27

6.6、管路系统 27

6.7、信号放大器 27

第三章、中心机房建设 28

1、机房建设概述 28

1.1、设计思想 28

1.2、设计原则 29

1.3、设计依据 29

1.4、工程分析 31

1.5、设计标准 31

2、设计说明 32

2.1、机房设备布置设计 32

2.2、机房内部特殊装修设计说明 33

2.2.1、装修原则: 33

2.2.2、具体装修方案说明:详见《装饰做法表》 33

2.2.3、地面处理 34

2.2.4、墙面处理 35

2.2.5、门窗处理 35

2.2.6、天花处理 35

2.2.7、机房隔断 36

2.3、机房电气子系统 36

2.3.1、设计目标: 36

2.3.2、设计原则 37

2.3.3、配电设计方案 37

2.3.4、机房照明设计 40

2.3.5、UPS电源安装 41

2.4、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41

2.4.1、综合布线总体要求: 41

2.4.2、机房弱电布线系统设计说明 42

2.5、空调设备安装子系统 42

2.5.1、机房热负荷分析 42

2.5.2、机房热负荷计算 44

2.5.3、机房精密空调选择 44

2.6、防雷与接地子系统 45

2.6.1、设计目标 45

2.6.2、设计依据 45

2.6.3、防雷设计 46

2.6.4、机房接地系统 49

2.7、机房消防工程 50

第四章、校园网建设方案 51

1、需求分析 51

2、建设原则 54

2.1、网络完整性 54

2.2、成熟性 54

2.3、稳定性 54

2.4、安全性 55

2.5、扩展性 55

2.6、易管理性 55

3、整体方案设计 56

3.1、网络拓扑图 56

3.2、整体方案概述 56

3.3、基础网络平台 57

3.3.1、核心层设计 57

3.3.2、汇聚层设计 62

3.3.3、接入层设计 62

3.3.3、出口区设计 64

4、网络安全设计 66

4.1、内外网隔离 66

4.2、内网安全 66

4、方案特色 73

4.1、高可靠性 73

4.2、高安全 73

4.3、高扩展性 73

4.4、实名上网 73

第五章、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74

1、项目背景 74

1.1、需求分析 74

1.2、设计原则 75

1.3、设计规范 76

2、系统解决方案 76

2.1、系统总体设计 76

2.2、系统详细设计 79

2.2.1、前端监控系统 79

1、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点位 79

2.2.2、报警系统 81

2.2.3、系统功能 82

2.3、教务管理系统 84

2.3.1、系统设计 84

2.3.2、系统功能 84

2.4、监控中心设计 87

2.4.1、图像显示 88

2.4.2、图像控制 89

3、点位设备清单 93

第六章、校园数字广播系统 94

1、项目需求描述 94

2、设计依据 94

3、技术要求: 94

4、系统拓朴图 97

5、系统结构图 97

第七章、一卡通电子消费系统 98

1、建设的意义 98

2、一卡通网络需求分析 98

3、一卡通专网建设 99

4、一卡通虚拟局域网(VLAN)的实现 100

5、一卡通网络拓扑图 101

第八章、班班通系统 102

1、概述 102

2、LED书写屏解决方案介绍 103

3、产品功能 104

3.1、LED书写屏产品特点介绍 104

3.2、专业的大屏幕显示 104

3.3、智能触摸操作 105

3.4、应用功能要求 105

3.5、背挂模块化PC介绍 106

3.6、Hitevision多学科教学软件 108

3.7、Hitevision幼教教学软件 112

4、鸿合交互式液晶书写屏教学的应用 115

4.1、教室环境的转变 115

4.2、授课方式的转变 117

4.3、具体的学科工具集 118

第九章、高清录播教室 128

1、系统概述 128

2、设计的预期效果 128

2.1、 系统架构图 129

2.2、产品组成 129

1、录播教室概述 129

2、观摩室概述 129

2.3、教学视频资源管理系统应用功能介绍 130

2.3.1、应用功能结构图 130

2.3.2、设计理念 130

2.3.3、应用功能介绍 131

第十章、云课堂(计算机教室)系统 137

1、项目概述 137

2、业务架构与需求分析 137

3、总体设计要求 138

3.1、需求特点总结 138

1、高兼容性 138

2、管理性与易用性并重 138

3.2、方案设计原则 138

4、总体架构设计 139

4.1、云课堂主机建设方案设计 139

4.2、建设思路探索 140

4.3、教室分散式部署云主机场景 141

4.4、数据中心集中部署云主机场景 142

5、方案详述 143

5.1、教室拓扑设计 143

5.2、云课堂主机区域模块设计 144

5.2.1、网络设计 144

5.2.2、带宽设计端口开放 144

5.2.3、传输协议设计 144

5.3、云主机选择 145

第十一章、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 – 147 –

1、校园网站建设 – 147 –

1.1、校园网站需求分析与建设设计思路 – 147 –

1.2、校园建站管理系统架构 – 148 –

1.2.1、网络架构 – 148 –

1.2.2系统构架 – 149 –

1.3、校园建站管理系统主要特点 – 151 –

1.3.1性能特点 – 151 –

1.3.2技术特点 – 152 –

1.4、校园建站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 154 –

1.4.1、日常事务 – 154 –

1.4.2、人事管理 – 155 –

1.4.3、CMS内容管理 – 156 –

1.4.4、建站系统 – 159 –

1.5、系统管理 – 163 –

2、教务管理系统 – 164 –

2.1、性能特点–校务办公平台 – 164 –

2.2、系统架构性能 – 165 –

2.3、功能介绍 – 166 –

3、学生信息管理 – 166 –

3、远程教学 – 168 –

3.1、客户需求 – 168 –

3.2、苏亚星vod视频点播(直播)系统介绍 – 168 –

3.3、性能特点 – 168 –

3.4、功能介绍 – 170 –

3.4.1、产品系统架构 – 170 –

3.4.2核心流媒体技术 – 170 –

3.4.3、群集服务与数据存储、管理 – 171 –

3.4.4、学校直播功能需求 – 172 –

3.4.5、产品主要功能特色 – 174 –

3.5、系统界面 – 177 –

3.6、系统使用图例 – 178 –

4、网络阅卷系统 – 178 –

4.1、网上评卷在校园里的应用 – 178 –

4.2、全能校园网上评卷系统 – 179 –

4.3、功能点 – 181 –

4.4、产品优势 – 182 –

5、家校通 – 187 –

第十二章、多媒体会议系统 – 188 –

1、系统概述 – 188 –

1.1、工程建设目标 – 188 –

1.2、系统设计技术标准及规范 – 188 –

1.3、系统设计原则 – 188 –

1.4、系统设备选型原则 – 189 –

2、系统功能及技术要求 – 189 –

3、大报告厅设计说明 – 190 –

3.1、会议室概况 – 190 –

3.2、系统设计说明 – 190 –

3.3、系统亮点说明 – 191 –

4、班主任会议室设计说明 – 192 –

4.1、会议室概况 – 192 –

4.2、系统设备说明: – 192 –

4.3、系统亮点说明 – 193 –

5、行政会议室设计说明 – 193 –

5.1、会议室概况 – 193 –

5.2、系统设备说明: – 193 –

3、系统亮点说明 – 194 –

6、阶梯教室设计说明 – 195 –

6.1、会议室概况 – 195 –

6.2、系统设备说明: – 195 –

第十四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198 –

1、施工技术措施 – 198 –

1.1、施工管理内容 – 198 –

1.2、施工准备 – 198 –

1.2.1工程的施工准备 – 198 –

1.2.2施工前的检查 – 200 –

1.3安装施工的基本要求 – 201 –

1.3.1总体要求 – 201 –

1.3.2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 201 –

1.3.3槽道(桥架)安装的基本要求 – 203 –

1.3.4 线缆布放要求 – 203 –

1.4、系统的调测及验收 – 204 –

2.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 205 –

2.1、有明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 – 205 –

2.1.1、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 205 –

2.2.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207 –

2.2.3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 210 –

2.2、有明确的处罚措施 – 211 –

2.2.1对现场施工安全的监督控制 – 211 –

2.2.2施工现场各系统安全的监督控制 – 213 –

3.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 213 –

3.1、施工工期 – 213 –

3.2、施工进度计划 – 214 –

3.3、施工机具和仪器设备、劳动力保障措施 – 214 –

3.3.1、施工机具和仪器设备保障措施 – 214 –

3.3.2、劳动力保障措施 – 214 –

3.4、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 214 –

4.安全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 215 –

4.1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 215 –

4.1.1、安全管理目标与任务 – 216 –

4.1.2、安全管理制度与办法 – 216 –

4.2、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 217 –

4.2.1、安全防护 – 217 –

4.2.2、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 218 –

4.3、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 219 –

4.3.1文明施工措施 – 219 –

4.3.2、环境保护措施 – 220 –

第一章、项目概述

1、时代背景

现代信息化校园、教育信息化技术给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为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打破传教育模式提供了新路径。同时,建设数字化学校,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能适应数字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的。

进入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正产生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环境,将促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教育在面对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各种机遇的同时,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日渐完善的网络新技术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数字化学校的建设,是凭借现代化数字技术,构建以网络技术为主、充分运用其他数字技术的数字化校园环境;落实数字化环境下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学校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

2、项目背景与建设目标

2.1、项目背景

XX中学高品质全日制民办寄宿制学校。学校地址位于XX北新区70米大道旁,学校占地面积578余亩,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相对独立。办学规模:小学、初中、高中各60个教学班,幼儿园30个班,可容纳学生1万人左右。

2.2、项目建设目标

由于XX中学的最终规模是从幼儿教育到高中教育的近万人聚集的特大型学校,现设计建设是一所可容3000学生的初中部。通过校园信息化建设,把XX初级中学建设成为一所集智能化、数字化、人本化的信息化校园,所有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学生宿舍、教师公寓以及其它后勤管理场所等均要有网络接口,并且充分考虑各种管网的科学布局与铺设。

3、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3.1、智能化校园的建设需求

智能化校园是将各种科技与现代建筑的巧妙结合,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其服务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服务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以及安全的学习环境。

智能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的建设是一个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系统建成后以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教育和校务管理过程的优化、协调。

3.2、数字校园的建设需求

数字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使得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开来。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数字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3.3、平安校园的建设需求

由于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学生的安全重于泰山,因此XX中学的建设提出了人性化的信息化校园,更是与我们提出的平安校园建设不谋而合。

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教育需求的不断深化与改革,学校的各项安防工作日益重要,由此导致的安防问题也日益突显出各种安全隐患。目前,据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是,我国的校园安防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基本上都处于一个以人防和物防为主的状况中,技术防范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校方在人防与物防方面不断增加投入并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依然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为了更好地做好应对迫切的校园安全防范要求,应在校园内建立一个高起点的安全防范系统,依靠科技全面提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将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校园安全防范力度,营造文明、安全、安定的校园环境。

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数字监控系统、自助报警系统、中心管理平台、总监控中心及一卡通系统。整套系统覆盖校区的公共区域以及学生宿舍区域等重点区域,能够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事先预防、告警,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事后分析、查证,从而保证教职工、学生人身安全、学校财产安全等。

4、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4.1、技术合理性

就技术上而言,我们把先进和成熟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到总体设计中。而对于技术产品的选择我们不是片面强调“最好”和“最优”,而是将结合业务需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进行衡量,并且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因素进行分析与选择,以寻求最佳投入产出比。

智能化系统设计应当在开始进行建筑工艺性设计的同时开始,以此指导后继的建筑设计和设备选型,达到建筑本体与智能化系统在平面布局上的一致性。例如,建筑内部的管井设置及机房、控制室设置与智能化系统息息相关,建筑外部的电信干扰强度、避雷和接地的设计等直接与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布局和效果有关,电脑网络的结构布置不能脱离建筑物的平面分割,安全防范的监测点设置又与出入通道设计密切相关,等等。

4.2、先进性和实用性

本项目软、硬件平台要采取先进并且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先进的水平,不仅要适应现在的需要,还要满足未来几年的不断增长的业务量的要求。

设计应符合本项目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需要,系统既要强调先进性也要注重实用性,应注意系统的整体经济效益,达到综合平衡。

4.3、可靠性与安全性

软、硬件平台稳定可靠的运行,是本项目智能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设计方案要选用高可靠性的硬件设备,并在关键部位采用冗余设计,避免单点故障,保证平台长期运行可靠性。

软、硬件平台应该加强安全防护能力的设计,应具有对全网的监督和管理能力;系统能对关键数据提供可靠的保护;对网络病毒的传播要提供防范措施;信息系统数据要有可靠的备份机制,同时要求对数据中心进行异地灾备设计。

4.4、开放与标准化

系统所采用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网络协议等符合开放系统的标准,并能够与其他系统实现互联,要采用大多数厂商支持的国际标准协议。

4.5、经济性与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采用国际标准的技术和符合标准的设备,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体现经济性原则。

系统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升级能力,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为将来的扩展留有余地,保护投资。

4.6、易于管理和维护性

系统的所有设备都是可管理的,设备均支持远程监控及故障的过程诊断和恢复,对本项目设备实行集中管理,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5、规划设计内容

根据建设方所提供的图纸和说明资料,本项目的弱电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综合布线系统

2、 机房建设系统

3、 校园网络系统设计

4、 校园安防监控系统

5、 校园公共广播系统

6、 校园一卡通消费系统

7、 班班通系统

8、 高清录播教室

9、 计算机教室建设

10、多媒体会议系统

11、停车管理系统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

1、概述

1.1、系统概述

XX实验学校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是作为语音、数据及图像、通信等系统的传输媒介,是保证校园网高质量信息传输的关键,它的设计合理性和施工规范性关系到弱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和灵活扩展。在此,我们将全面考虑XX实验学校将来各种应用的要求,使布线系统可以灵活适应多种多样的网络结构。

 大容量并易于增容的系统

 支持高质量语音通讯服务

 支持高速数据通讯服务

 支持视像及图像传送服务

 支持多媒体通讯服务

XX实验学校是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化数字校园,需要采用综合布线作为校园内语音、数据、图像通信等系统的传输媒质。考虑到现代化教学与办公环境对通讯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等系统的信息传输的需求,在布线方面要求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靠性及综合性,并且要求易扩容、应面向未来发展及方便维护和管理。

我公司将为该建筑设计美观、实用、先进且能够与标志性建筑相匹配的完整的一套综合布线系统。

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校园的综合布线设计和实施工作,在本设计方案中,我公司将根据XX实验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我们在布线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技巧和经验,以及在布线工程中的综合协调能力,向甲方提出我公司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方案能够为甲方建立一个实用的、可靠的、先进的布线系统出一份力。

1.2 系统需求

本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是一个高标准的布线系统,按照国标《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的甲级标准和《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的综合配置标准。本设计水平系统和工作区采用六类元件,支持主干万兆、千兆到桌面的以太网,不仅能满足现有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传输的要求,更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系统应具备配置灵活,易于管理、维护、和扩充的特点,充分体现服务、开放、务实的精神。

本综合布线系统采用铜缆布线方案,楼内所有数据点采用六类布线系统、语音点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布线系统、网络主干采用楼宇间万兆单模光纤、楼内千兆多模光纤。

2、系统设计原则

2.1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

本次设计将依据以下资料进行设计:

1. XX实验学校建筑平面设计图纸

2. 智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3.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

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

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

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7. 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国际标准(ISO/IEC IS 11801,1995年7月)

8. 大楼通用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2-1997)

9.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

11.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A-5,增强型5类草案)

12. 商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TIA-569)

13. 商用建筑电信设施管理标准(EIA/TIA-606)

14. 商用建筑通信接地接续要求(EIA/TIA-607)

15. 家居电讯布线标准(EIA/TIA-570A)

16. 网络结构标准(以太网标准IEEE 802.3,令牌、总线标准IEEE802.5)

本次设计严格按照高标准来进行设计,完全符合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消防管理条例和标准,并严格按照如下优先级顺序:

国际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规范

部颁标准、规范

行业标准、规范

地方标准、规范

制造商使用的标准、规范

2.2产品选型

良好的综合布线产品和高质量的工程施工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在XX实验学校的综合布线系统中,选用的布线产品必须重点满足高速宽带网络传输的要求,以及考虑高可靠性的要求,具有先进可靠、易于管理维护、易于扩展等特性,并且能配合中心业务网络的应用发展和管理,具有长远的效益。

在本布线方案中,我们建议选用性价比较高的一舟(SHIP)公司的六类布线系统,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 一舟产品具有优异的产品性能, 产品的研制开发均以超越国际标准的要求为目标,提供优异的系统传输性能。

 一舟产品均由第三方权威实验室测试认证,其生产工厂均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均有可靠保证。

 一舟公司在国内有广泛的大中型复杂项目应用经验。

 一舟公司在国内有完善的并具有ISO 9001质量认证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在智能化工程方面,能及时提供项目的支持服务和售后服务。

 一舟公司整体实力最为雄厚,为中国最大的线缆厂商之一,公司信誉度高,能提供长期的系统应用支持。

 一舟产品价格合理,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

2.3系统设计特性

本次设计按照以下特性进行设计:

 实用性:满足本大楼的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布线的需求以及能够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能满足话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的传输要求,支持各种网络设备、通讯协议,并可与外部网络连接。本方案所用的六类布线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 先进性:本布线系统具有技术的超前性,能充分适应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系统集成综合管理及办公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

 灵活性: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话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在应用上能支持会议电视、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以及各种传感器件、图像监控设备等。

 模块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扩充使用。

 扩充性: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本方案采用树状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通过跳线和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网络。

 标准性:满足最新、最高的布线系统标准。

 可靠性: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系统的长期可靠性。

 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 兼容性:布线系统是一套全开放式的布线系统。

3、系统设计

3.1、系统概述

布线系统是弱电系统数据传递的基本通道。在布线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形成遍布整个建筑群的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是信息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信息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布线系统由不同系列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器保护设备和支持硬件。

3.2、总体设计考虑

本综合布线系统在系统设计处理上充分考虑XX实验学校的宏观要求和特定功能要求,作出以下的总体设计考虑:

XX实验学校综合布线系统共设置2229个信息点,其中网络1113个、电话339个、数字监控395、数字广播258个、有线电视124个。

(1)行政楼一层设网络中心机房1个、二层设校园网监控中心1个、一二层信息点直接接入一层中心机房,三四五层设置分配线间1个;

(2)教学楼-实验楼是作为综合楼(可分为1#教学楼、2#教学楼、3#教学楼、综合楼),因从范围上看比较大,于每栋楼二层弱电井和4层弱电井各设置机柜1个、二层配线间管理1-3层信息点,4层配线间管理4-5层信息点;

(3)公寓楼1-2栋为A区,3-4栋为B区,A区负一层、负二层设壁挂机柜一个;B区负一层、负二层设壁挂机柜一个,用于管理各自区域监控信息点,A区机柜通过楼内多模光纤连接到1#公寓3楼机柜,B区机柜通过楼内多模光纤连接到3#公寓3楼机柜。

1#公寓、2#公寓、3#公寓、4#公寓分别于各楼的3层的预留井内设分配线间,分配线间共计4个;

(4)食堂共四层,我们设计在2层的弱电井设置配线间1个。

(5)图书馆共4层,因面积较大,我们设置在1楼和3楼各设置一个配线间,1楼配线间管理1-2楼信息点,3楼配线间管理3-4楼信息点。

以上各机房、分配线间的设置首先是基于为用户节约成本的角度作为出发点,同时也满足了就近汇聚都接入信息点(包括网络、电话、数字监控、数子广播、有线电视)的接入需求。(更详尽的见所附图纸)

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即教学楼-实验楼、公寓楼、图书馆、食堂到行政楼的网络中心机房)分别采用12芯单模室外光缆作为主干;垂直主干采用6芯单模光缆作为主干,采用大对数电缆作为语音主干;水平布线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等采用六类非屏蔽布线系统。

本系统大楼各楼层内安装200*100mm的金属桥架构成系统的垂直通道,线缆出垂直通道后在各楼层过道天花上方安装200*100的金属桥架及pvc管将水平线缆引至各工作区出口,线缆进入室内将采用明装PVC线槽敷设方式。

3.3、信息点分布

建筑物 楼层 配线间 网络 电话 监控 广播 电视 小计

食堂 负一层       3     3

一层 2   7 8 6 23

二层 1  2   5 8 6 21

三层 2   6 8 5 21

四层   19 19 3   9 50

公寓楼 负二层     17     17

负一层       6     6

1#公寓 一层   28 28 5  2   61

二层 29 29 3  2   61

三层   29 29 3  2   61

四层 预留井 24U 29 29 3  2   61

五层   29 29 3  2   61

2#公寓 一层   14 14 5  2   33

二层 预留井 24U 29 29 3  2   61

三层   29 29 3  2   61

四层 预留井 24U 29 29 3  2   61

五层   29 29 3  2   61

3#公寓 一层   28 28 5  2   61

二层 预留井 24U 29 29 3  2   61

三层   29 29 3  2   61

四层 预留井 24U 29 29 3  2   61

五层   29 29 3  2   61

4#公寓 一层   14 14 5  2   33

二层 预留井 24U 29 29 3  2   61

三层   29 29 3  2   61

四层 预留井 24U 29 29 3  2   61

五层   29 29 3  2   61

行政楼 一层(中心机房)   5 5 4 5   19

二层(监控机房)   8 8 2 5 1 24

三层 弱电井24U 11 11 2 3   27

四层   21 21 2 5   49

五层 弱电井24U 23 17 2 5   47

六层   17 1 3 3   24

教学楼、实验楼 一层   19   11 19   49

二层 弱电井24U、3设备间各24U 110 84 27 45 15 281

三层   101 79 24 45 15 264

四层 弱电井、3设备间各24U 62 43 24 46 15 190

五层   60 40 26 42 15 183

室外球场区域   定制室外防水箱     20 11   31

  小计 1010 876 262 298 118 2493

详细的信息点及材料统计如下表所示:

3.4、主配线间

根据用户原有规划,校园网核心机房位于行政楼一楼,校园网所有核心设备,包括网络、监控、广播、一卡通、语音、服务器存储等,所有主干光纤汇聚到此机房内,行政楼一二楼的信息点也直接引入到中心机房,另外运营商网络总出口、语音总出口也引入到本机房内。

3.5、楼层配线间

通过各栋楼的弱电竖井实现大楼信息点的贯通,我们设计每栋楼设置1-2个楼层配线间,详细分配情况参见信息点分布表。

3.6、布线系统的性能指标

布线系统应满足主干万兆光纤,千兆到桌面的网络传输。

信息插座为SHIP系列六类RJ45型插座。

插座底盒和面板都采用双口底盒、面板,即一个语音一个数据。

所有配线面板必须是19”模块化部件,可以方便地安装在19”标准机柜中。该机柜应具有玻璃门(带锁),后门和侧门可拆卸,带交流电源插座和风扇。

3.7、基本结构

根据国际标准(ISO/IEC 11801)的设计原则,本布线系统将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和楼群子系统构成。在本方案中充分考虑了布线系统的高度可靠性、高速率传输特性及可扩充性。

本方案的系统图参见附图。

3.7.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最终用户的办公区域,主要指信息插座及连接设备的端接跳线器件。

工作区子系统示意图

本方案对各楼层工作区子系统的信息插座均采用国标86型预埋盒暗装敷设,并采用标准单口面板和双孔面板,所有面板都配有标签与透明标签护套。

信息插座:本系统数据选用一舟六类非屏蔽信息插座模块,数据模块为采用RJ45标准插座。所有信息插座都是模块化的。语音系统选用一舟RJ11语音模块。

一个模块端接一条4对UTP线缆,一个双孔信息面板安装两个模块,一个单孔信息面板安装一个模块。具体配置数量见材料清单。

3.7.2、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干线系统的作用是将主干子系统的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中数据信息点的水平线缆选用一舟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能满足语音、图形、影像等多媒体信息和低、高速数据传输要求。可实现数据、语音点互换。语音点的水平线缆选用一舟cat 5e 非屏蔽对双绞线。

系统带宽大于150Mhz的高带宽传输。设计最大传输距离为100米,线从配线架至最远端工作区端口的距离不超过90米(因为配线架跳线和终端设备接线扣去10米)。

每一个信息插座到管理间都用水平超五类线缆连接。从管理间出来的每一根布线遵循下列标准:用颜色标记;EIA/TIA-568《民用建筑通信标准》;超五类双绞线支持数据、语音及多媒体应用。

每根布线穿金属管,沿最近路径从吊顶内进金属桥架。

水平子系统示意图

优点:

 最宽的频带宽度和余量,可用于“严酷”的应用,或噪声的环境中。

 对于同时传送的并行传输协议,优化了其传输参数的平衡性。

 规格小,适合小型安装。

 采用LCL均衡控制,降低电磁干扰,消除噪音。

 采用高品质零部件,提供10年质量保证。

水平线缆材料用量计算:

水平线缆需求计算公式如下: W=[(S L)/2]*N*β

其中,W:水平线缆总量(m);

S:通讯间到同水平子系统最近信息点距离(m);

L:通讯间到同水平子系统最远信息点距离(m);

N:该水平子系统信息点数。 β:加权系数1.2

将每一个水平子系统经过计算得到的线缆长度累加,再乘加权系数就是整个系统的水平布线所需线缆长度。

本期项目暂定语音和数据信息点长度为60米/点。(包括制作两端跳线的网线长度)

3.7.3、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涉及各楼层的电脑/电话的配线管理,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今后综合业务的发展,因此在管理子系统(含弱电井道)设有垂直主干的光纤配线箱、电脑的快接式跳线架和电话的压接式配线架。

管理子系统示意图

各配线间采用六类及110配线架,可为多系统应用提供最大灵活性。对不同的区域采用标准颜色标记。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

配线架是一种高性能的,配置灵活,且性价比极好的机架式配线架,易于在19”机柜中安装。

19英寸24RJ45模块化配线盘

电话配线架管理:电话配线架一般由电信公司提供。

考虑到综合布线系统的整体性、安装的方便整齐和日后网络设备的安装,所有管理子系统的配线架产品均选用19”工业标准的部件,进行统一安装(安装在19”标准设备柜内)、统一管理。

3.7.4、设备间子系统

光纤主干配线采用19英寸机架安装式12/24 口配线架。配置工业标准19英寸24U规格密封式玻璃门机柜,配标准电源插座和散热风扇,用于放置配线设备、网络设备、广播前置设备等。

3.7.5、建筑群子系统

XX实验学校初中部共有行政楼、公寓楼(1-4号)、教学楼(1-3号)、实验楼、食堂图书馆等共十一栋建筑,校园网核心机房位于行政楼1楼,校园网主干采用万兆光纤,以行政楼为中心,星形铺设到各栋建筑的汇聚设备间内。

光纤具体走向请参见《光纤布线系统图》

3.8用户设备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3.8.1 电话系统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电话系统使用的标准插头为RJ11插头,可直接插入由布线系统提供的标准RJ45插座内。其连接步骤是:在电话机的输出线端装上RJ11插头。然后,将其插入布线系统提供的双孔信息插座或单孔信息插座上。一个信息插座孔可输出8PIN,因此,其最大容量可装4部电话。在扩容时,必须由工程技术人员对插座进行配线,在主、分配线架上进行跳线,将水平线路和与PBX相连 的线路连接起来。

需要指出的是,在PBX连接时,外线不经过PBX,直接上主配线架、分配线架,使之成为直拨电话线路。而中继线经过PBX与内线连接,内线再上主从配线架,构成分机电话线路。

3.8.2 计算机网络与布线系统的连接

计算机与布线系统的连接时,需待铺设布线系统后,在计算机扩展槽上插上网卡。如果网卡的接口不是双绞线接口,则还需配备从该种接口至RJ45 的转换器,然后用一条两端配有RJ45插头的线缆分别插在网卡输出端的RJ45 插孔和信息插座上。在扩容时,同样要由工程技术人员对插座进行配线,在主、从配线架上进行跳线。

4、管线设计方案

4.1、综合考虑

根据大楼平面图,综合布线系统所配套的桥架和管道将按以下考虑布局:

 水平线缆通过各层走廊上方吊顶内的水平桥架进入各个房间。在房间内,将根据 实际情况,使用金属线槽(吊顶内)和PVC电线管。

 各配线机房内,将铺设金属线槽,将水平桥架、和配线机柜(包括电话主配线架)连接起来。

4.2、桥架设计方案

 桥架应固定在墙面上,要求桥架为全密封结构,可通过锁扣开启盖子,桥架之间通过配套的连接片和螺栓连接。

 桥架底面要求冲穿线环,提供可以固定线缆的支架,以免线缆因重力损伤。根据布线标准,要求每隔600mm高度冲一排(每排均布4个穿线环),见图。要求没有毛刺。

 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穿线工艺,要求桥架的内截面尺寸应大于所穿线缆截面积之和的3倍。

 桥架转弯处应采用弧线形弯头或折线型弯头,以免发生线。

 桥架连接处要求通过接地线彼此连接。

 桥架施工时间应在内装潢期间,与强电工程同步进行。

4.3、水平子系统管线方案

水平管线是大楼内信息系统的血管。根据图纸,水平电缆从每层配线间引出后,先沿走廊吊顶内的主电缆桥架敷设至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各房间吊顶内的分路桥架和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PVC管,将电缆引到墙上暗装的信息插座内。

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管线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配线机柜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

由于内装潢与弱电管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需要获得安装公司的大力支持,例如隔断内是否有横档、弱电管线与强电管线的交叉、在剪力墙上不能动大手术、在玻璃隔断上不能穿线、部分柱子要剔槽或外包装、某些垂直桥架要安装假柱子等等,因此有关管线的实际走向有待于与内装潢工程的承包商商谈后,再提供准确的管线方案。

4.4、对管路的要求

 金属桥架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并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密封、紧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并为今后维护和扩充提供方便。

 桥架材料均为冷轧钢板,表面镀锌。

 管线施工单位要求能够根据国家标准,确保电缆铺设的可能性,清除管内毛刺和垃圾,并在管内留有穿线所需的引导钢丝。

 为了确保穿线顺利,在电线管排放中,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规范在管线分支、连接、转弯处设过线盒。

 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要求,每根电缆的转弯半径要求为其电缆外径的8-10倍。因此,吊顶内桥架在转弯或分路处均应设置45。转角(对于200×50的桥架,其45度转角边长为100mm;对于100×200的桥架,其45度转角边长为150mm)。

 在管线转弯处不能拐死角,转弯半径>10cm。

 水平线槽和竖井梯架连接处,及水平线槽和管线各连接处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附件,不能断接,以保证线路路由的弯曲自如以及线路的安全。

 若管线长度不够,需加套管时,应加外套,不能加内套。

 在个别地方不能通过PVC管时,可用软管连接,软管内径不能小于PVC管内径。

 所有桥架在线缆安装完毕后,全部要求使用锁扣封闭,以防鼠害。

 为确保线路安全,应使桥架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桥架、金属管均需整体连接,并在本楼层内接地(强电保护地)。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6平方毫米。

 所有PVC电线管均用锁扣与桥架连接。

 为防止电磁干扰,信息线缆线路与强电线路平行走向之间距离不能小于如下距离:

<2KVA

2-5KVA

>5KVA 127mm

305mm

610mm

4.5、信息插座底盒

此次使用的信息插座底盒全部为国标86型PVC盒。由于办公家具的情况不明,暂定所有底盒的底面距地面高度为300mm。

在各信息插座处应在墙内预埋国标86型PVC盒,各PVC盒与墙内管路应连接良好,不能断接。

信息插座距离强电插座应该大于20cm。

5、系统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

5.1概述

施工完成后,我们对系统进行两种测试:

 线路测试:采用专用的超五类电缆测试仪对标准所规定的布线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包括所有信息点的接线图、长度、串扰、衰减量等指标。

 联机测试:选取若干个工作站,进行实际的联网测试。

整个布线系统包括双绞线和光纤两种线路,每条链路我们都要用专用的测试仪测试。

5.2测试标准

双绞线连接:根据ISO/11801国际标准或TIA/EIA标准。

光纤连接:根据ISO/11801国际标准Optical Class之要求制定。

5.3被测线路的定义

双绞线连接

5.4测试仪器

采用Fluke公司的新型双绞线测试仪来测试双绞线线路。

用Fluke DSP系列测试仪主机 外加Fluke FTK光纤测试工具包来测试光纤线路。

5.5试仪器清单

序 号 型 号 用 途

1 Fluke DSP-SR系列 智能型双绞线测试仪

2 Fluke FTK 光纤测试工具包

6、校园有线电视布线系统设计

6.1、概述

根据客户要求,XX实验学校有线电视系统,设计为双向传输系统,带宽为5~860Mhz。本系统接入本地有线电视信号。系统具有兼容性,既可传送模拟电视又可传送数字电视。

本系统设计原则及要点着重如下:

1、系统规划起点高,不仅可以满足目前的信息通信要求,而且能够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进步,满足未来的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需要。

2、适用性:系统功能全面, 前端设备选择名优品牌。

3、安全性:注重选择名优产品,系统方案可靠性高。

4、经济性:选材优良,设备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

6.2、设计依据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T6510-9X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B/T106-92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电视调制器通用规范》 GB/T11318.3-9X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频道处理器通用规范》 GB/T11318.7-9X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规范》GB50198-1994

《电视接收确保与电费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费分配系统》GB6510-86

6.3、系统总体规划

通过本系统,校园内的教室、食堂、会议室、领导办公室可以直接、迅速地掌握国际新闻报导、财经消息以及各类市场信息,并可收看较丰富的娱乐节目。同时可以收看学校自办电视节目。

6.3.1、机房位置的确定

本系统有线电视接入机房设在行政楼一楼中心机房内。

6.3.2、系统容量

我国现阶段使用的有线电视系统大约有四种,分别为300MHZ、450MHZ、550MHZ和目前最新的系统750MHZ、860 MHZ等, 860MHZ系统具有常规频道42套,增补频道53套,系统容量可达到95套。因此,本方案我们采用860MHZ系统带宽可以满足使用需要。

频段规划

按照双向传输系统标准,本系统各频段规划如下:

上行频段(MHZ) 下行频段(MHZ)

5~65 65~550 550~650 650~860

用户回传信息 模拟电视 数字电视 数据交换

6.3.3、节目源

本系统设计节目源为:当地有线电视节目和学校自办电视台

当地有线电视系统是将有线电视节目引入系统前端,并在前端进行处理,以达到系统传输使用的目的。

按有线台规定,上述节目由甲方向有线电视台申请,并由有线电视台提供,最终由设计及施工单位将信号并入系统中。

6.4、系统组成

有线电视系统按其工作流程应分为信号接收系统及信号传输系统。

信号接收系统包括天线部分及前端处理部分,前端处理部分又主要由天线、卫星电视接收机、调制器、混合器等组成。通过混合器将卫星信号加入到有线电视网,由传输系统向用户传送接收到的卫星、有线电视信号。根据客户需求,本方案只考虑信号传输系统。

6.5、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由干线、支线和用户分配网络组成。

从整个系统的要求分析,系统的主干网采用同轴电缆,将有线电视前端机房提供的经过处理的前端电视节目信号及信息,经由分支分配网络送至各终端点,完成系统信号的下行传输;同时,各个终端又可将上行信号经系统分配网络进行上行传输。

6.5.1、 传输电缆

考虑到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应用范围,我司建议采用物理发泡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物理发泡电缆与藕芯电缆相比其有良好耐腐蚀特性,可以保障信号长期稳定的传输。

本系统选用的电缆在800MHz的工作频率下每百米衰减分别是7C-FB为13.3db,5C-FB为18.8db,7C-FB电缆作为系统干线和支线,主要用在系统主干、放大器与分支分配器之间、各分支分配器之间;5C-FB电缆主要用在各个终端用户。这样的配置符合经济实用的原则,满足信号传输的要求,是有线电视系统中常用的配置方法。

本系统管线全部暗装,桥架尽量利用弱电综合电缆桥架。

6.5.2、干线放大器

干线放大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并需要考虑到未来双向传输的需要。因此,对干线放大器的性能及可靠性要求很高。干线放大器有AGC(自动增益控制)型,有AGSC(自动增益和斜率控制)型等等。对于小规模CATV系统大多采用AGC型 ,由于本系统主干线传输距离长,为了补偿高低端电平的不均匀,故本方案选择业内著名品牌—深圳迈威的双向干线放大器MW-BLE,工作带宽860MHZ,该放大器具有双向放大功能以及斜率补偿作用,是有线电视系统中最为常用的放大器。

 干线放大器的设置

干线放大器的设置数量应根据干线传输网络各部分的分支分配器的衰减值、电缆损耗值,并结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干线放大器最小输入电平值、最大输出电平值等进行确定。在系统设计中考虑电平的双向计算和“漏斗噪声”问题。本系统中我们配置2个迈威的MW-BLE-L52放大器,预计1个置于二楼总机房,1个置于17楼弱电井内。

 放大器的最小输入电平的计算

按公式Umin=(C/N) 10lgn F 2.4db(国标)计算,

其中:载噪比C/N=48db (一般取值)

噪声系数F<8db,

串接级数n=4,

故Umin=48 10lg4 8 2.4=60db。

即为了保证系统的载噪比指标,设置干线放大器时,应以输入电平不小于60db为宜。

 干线放大器最大输出电平的计算

为了在系统调试过程中不至引起调制干扰,干线放大器的输出电平不应过高,否则系统容易出现调制失真,影响收视质量,其输出电平可按下式计算:

Uomax=Uo-10lgn-7.5lg(C-1)-0.5[(CM)-47]db

其中:放大器额定最大输出电平Uo=120db

交扰调制比一般取CM=56db,

本系统传送频道数按C=30计算

串接级数n=3,

则Uomax=120-10lg3-7.5lg29-0.59=100db

由此可见,虽然放大器最大输出电平Uo为120db,但当输入频道数量较大,串接级数较多时,放大器实际最大输出电平应有所控制,按照上述计算结果,本系统放大器最大输出电平应当控制在Uo =100db左右才能确保系统不会出现调制干扰,这是十分重要的。

6.5.3 、双向传输

系统要实现双向传输功能,首先系统各部分应当具有双向性,其中主要是放大器应具有反向放大功能和分支、分配器具有高宽带,本方案放大器选择了具有双向传输功能型,分支分配器选用国产优质产品,深圳迈威生产的性能优良的系列产品,采用铝合金一体化压铸外壳,双向传输5-1000MHz带宽,完全适用于宽带接入网。这样的设备配置为系统的双向传输作好了必要的准备。从整个系统的要求分析,系统采用同轴电缆,将有线电视前端机房提供的电视节目信号及信息,经由传输网络送至各终端点,完成系统信号的下行传输;同时,各个终端又可将上行信号经系统网络传输到中心。

选择深圳迈威生产的双孔用户终端插座,即TV(电视) DP(数据)双端口,TV端带有高通滤波器(87-1000MHZ),可以有效隔离上行侵入噪声。系统输出口的电平建议基本控制在64db。

为防止电视信号的不匹配造成干扰,所有用户终端全部由分支器接出,并所有空闲端口皆以75Ω匹配器终接。

6.5.4 、用户网络

由于用户网络属于无源网络系统,故其交调指标已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应是如何均衡各用户终端的电平值和反向传输过程中如何抑制外界的反向干扰。用户终端电平理想值应是644db ,理论上可以通过调节放大器的输出电平和对分支分配器进行合理配置使其达到上述指标,但不可否认,由于本大厦场地跨度大、传输距离远,系统传输频道数量多,并且采用860MHZ系统,传输频率较高,即使采用均衡衰减方式加以平衡,也难免由于传输线路分布参数的影响而难以实现各频道终端电平均达到644db,但是达到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用户网络的反向干扰问题取决于分支分配器以及用户终端的屏蔽效果,由于反向带宽4~30MHZ正处于各类通讯频段,其干扰是相当大的,但本系统采用的分支分配器和用户终端是金属全密封型产品,其抗干扰指标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其参数如下:

频率范围: 5~1000MHZ

分支损耗: 视分支器而定

扦入损耗: 视分支器而定

反向隔离: >32db

相互隔离: >40db

屏蔽系数: >75db

6.5.5、系统技术性能要求

→用户主观评价不低于4级;

→用户终端电平68db

→载噪比C/N >=44db

→邻频电平差 <=2db

→系统电平差 <=12db

→三次组合差拍CTB >= 50db

→二次组合差拍CSO >= 50db

→交扰调制比 >=46db

→邻频抑制 >=60db

→甚高频段频率偏移 <=20KHz

→图像伴音功率比 =10-20db

6.5.6 、用户终端配置

用户终端配置参见的《有线电视系统图》、《综合布线系统平面图》

6.6、管路系统

本卫星有线电视系统的线缆由有线电视机房走垂直桥架到各楼层,进水平桥架到用户最近点,再穿PVC管沿最近路径接入房间。

本系统桥架已在综合布线桥架中考虑。

6.7、信号放大器

1) 干线放大器是安装在干线上,对信号进行放大,以补偿干线电缆的损耗,使传输线路进一步延长。输入电平75±3 dB,输出电平97±3dB,高低频电平差一般为5~6dB,预留量为3~5dB。

2) 干线或支干线末端常设置分配放大器,其作用是带动更多用户终端。输入电平为77±2dB,输出电平103±2dB,高低频电平差3~ 4dB 预留量为3~5dB。

本期方案我们设计每一栋楼安装一台信号放大器。

第三章、中心机房建设

1、机房建设概述

网络机房工程必须将空间设计、建筑装潢、电源系统、空调设备、消防设备及照明设备融合一体进行规划。因而机房工程不仅需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计算机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微机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在本方案中,我们着重考虑了各方面的指标要求,保证了系统的需求,以保证投资方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本次项目机房建设内容为XX实验学校校园网网络中心主机房,机房位于行政楼一楼,机房长约16米、宽约9米,机房总面积约150平方米。本机房将作为XX实验学校校园网中心机房使用,学校所有信息化关键设备如网络交换机、安全设备、监控设备、广播设备、一卡通设备、闭路电视设备等全部放置在此机房。因此中心机房环境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本次机房工程设计施工需要解决静电保护、防雷击、防电磁干扰、消防安全、动力配电、照明、UPS等设备购置和安装。

工程主要内容有:

(1)、机房特殊装修工程;

(2)、机房供配工程;

(3)、防雷与接地子系统安装工程;

(4)、空调系统安装工程;

(5)、UPS电源安装工程

1.1、设计思想

本次工程建设是根据XX学校网络中心新机房的框架布局进行设计,整体结构平面理想,此项工程主要遵循“科学、先进、节约”的原则,考虑机房未来5至10年的发展,在充分满足机房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较好营造了机房的工作环境及管理程序。

1.2、设计原则

1)系统的整体性原则

所有的系统设计应在建设时统一规划。

2)系统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在满足可靠性和实用性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材料建设计算机房。

3)系统的可靠性原则

对于各系统应采用较高可靠性设计标准。应具备在现有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应具有长期可靠和稳定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合理的冗余能力及灾难备份能力,为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高可靠性目标要求提供匹配的基础环境设施条件。

4)系统的安全性原则

应具有完整的安全策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手段来保障计算机机房用户及基础环境的安全。从防火、防水、防盗、接地、防雷、防电磁干扰、降噪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并考虑地面承重能力等特殊技术措施。

5)系统的可管理性原则

各系统应具有较强的集中式管理加分布式实施的可管理性逻辑。

6)系统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

各系统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在结构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7)工作的舒适性原则

机房内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机房内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首先,要保持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符合国家标准,同时需保证噪音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类建筑昼间低于55dB,夜间低于45dB)。

1.3、设计依据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

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

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 《计算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 《计算机房施工和验收规范》(SJ/T 30003-93)

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T 50311-2000)

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T 50312-2000)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16—920)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2)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

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

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YD5040-2005)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

 《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

1.4、工程分析

计算机房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为计算机提供一个安全而可靠的运行场所。该场所既要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各个设备能可靠的运行,不因意外事故而导致停机甚至毁坏,还要保证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尤其本工程作为整个学校的信息化系统控制核心,对安全标准的要求比一般的机房高得多。因此,机房内部装修、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综合布线等工程技术必须遵循国内外有关规范要求。建成后的中心机房将为XX学校提供安全的、可靠的、稳定的业务通信基础平台和统一的系统规范管理环境。

1.5、设计标准

机房建设环境参数设计如下:

① 温度:(夏季)22℃±2℃、(冬季)20℃±2℃。

② 湿度:55%±10%。湿度变化率:< 5%,不凝露。

③ 机房内尘埃:国际标准B 级,粒经≥0.5μm,尘埃数≤18000/m3。

④ 噪音:小于68db。(主机操作人员工作位置的计算机停机测试指标)。

⑤ 光照度:机房≥500Lx;辅助房间≥300Lx;应急照明≥50Lx。

⑥ 接地电阻:R≤1Ω,零地电位差≤1V。

⑦ 维持室内正压,即运行区相对于室外9.8pa。

⑧ 运行区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计算机工作区域<1KV

⑨ 机房内双电源设备实现双路电源供电,每路电源线缆取自配电柜内的不同空开

现将通过机房装饰材料的选用、抗静电措施的实施、配电设计规范要求指标等各种手段的综合利用,达到以上指标。

2、设计说明

2.1、机房设备布置设计

 一般原则:

 1)、便于维护、监控及生产安全;

2)、合理利用空间及节省安装材料;

 设备间距:

1)、设备(如机架)之间的维护通道应不小于1200mm;

2)、设备之间的主要通道应不小于1500mm;

 蓄电池、配电柜等设备应采取加固、防移措施。

如图所示,机房内划分为设备区和操作区两个功能区域,操作区面积为9m*4.4m约39平方米,设置4个席位的工作台。设备区面积为9m*11.8m约106平方米,设计机房内共布置4个网络机柜、4个服务器机柜,用于放置网络、广播、监控、一卡通、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后续设备扩展可以再增加机柜。基本可以满足现在以及将来5-10年内的机房设备安装需要。

2.2、机房内部特殊装修设计说明

2.2.1、装修原则:

1、主要目的:防尘、屏蔽、防静电、回风、防漏水设施、隔热、保温、防火等。

机房装修既要满足计算机设备使用要求,又能通过精良、独特的设计构思,真正体现“现代、高雅、美观、适用”的整体形象。本方案装修设计遵循四条基本原则:

(1)体现特点—-体现出高科技部门的室内装潢特点;

(2)突出重点—-在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设备、空调、UPS等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的前提下,达到高雅、大方、简朴的风格;

(3)格调淡雅—-机房室内装潢基本格调为淡雅;

(4)宜于健康—-在材料的选用方面,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2、机房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及保障电脑系统信息安全,要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满足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MHz时不大于126dB(A),磁场干扰场强不大于800V/m(相当于100e);

3、按照《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计算机房内部装修材料应难燃或不燃(防火等级A级),应能防潮、不起尘、抗静电等。本方案装饰材料除按上述要求选材外,同时要求气密性好、易清洁、不变形、无眩光、有较好的屏蔽作用等,并选用绿色环保材料。

4、按照《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机房区净空高度宜为2400-3000mm,活动地板架设高度宜为200-350mm。本次机房地板高度设计为320mm。

5、按照《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机房通道及各门的尺寸应方便设备运输,保证符合消防要求。

2.2.2、具体装修方案说明:详见《装饰做法表》

装饰做法表

功能区 地面 天花 墙面、隔断 门、窗

主机房 安装无边抗静电地板,安装高度约30cm 采用微孔铝质天花 墙面采用原有装饰墙面,要求封面平整,刷乳胶漆 12mm单片防火玻璃门

2.2.3、地面处理

机房地板采用陶瓷面防静电地板,为使水泥砂浆地面达到不起尘、不产尘、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度,地面需要先刷防尘漆做防尘处理。活动地板的种类较多,根据板基材料可分为:铝合金、全钢、中密度刨花板。它们的表面都是抗静电贴面。我们为本机房选用陶瓷面防静活动地板,可与地面装饰效果相协调。地板与墙体交界处用不锈钢踢脚板封边。

活动地板须做等电位联接,并作良好接地。

机房和设备间内铺设无边无机质贴面抗静电地板,规格为600*600*35mm,地板安装高度均为300mm,(总高度:包括地板、支架等的厚度)。

地板表面平整防滑,边角处不易碰损脱落。设备等安装后无松动。在机房设备入口增加活动斜坡,以备机柜进入,并做有专用地板出线口。

活动地板在计算机房中是必不可少的。机房敷设活动地板主要有以下优点:

1、使安装简单化,并为以后设备配置的改变和扩充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

2、机房内设备可通过地板下进行自由的电气连接,便于敷设和维护,使机房整洁美观。

3、它可以保护各种电缆、电线、信号线及插座,使其不受损坏。

4、有利于设备底部的维修、维护。

5、消除了电缆外露对人体的危害。

6、可以利用活动地板的可调性,消除真地面的不平度,保证机房地面的整体水平度。

7、能使静电荷通泄至地,并反射电磁辐射。

抗静电活动地板安装时,同时要求安装静电泄漏系统。铺设静电泄漏地网(紫铜带),通过静电泄漏干线和机房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端子封在一起,将静电泄漏掉。

2.2.4、墙面处理

墙面处理是指采用在主机房建筑物的墙面、柱面上进行防尘、防潮、防水、保温处理,同时使房屋内部平整、光滑,清洁美观,改善采用光条件,增强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等性能从而改善环境条件。主机房墙面、地面及梁面上刷防霉、防潮漆,涂防水油膏,进行防尘处理、确保洁净度高、不产生粉尘、耐久性高、不产生龟裂、眩光,同时起到防水、防潮、防霉的效果。

本机房墙面沿用原有墙面,要求墙面平整、无凹凸不平、无起泡,墙面要求刷乳胶漆。

2.2.5、门窗处理

机房主入口外大门采用建筑物原有安装钢质防盗门;内部工作区与设备区采用一道12mm厚单片防火玻璃门,玻璃门上安装一套门禁机,可以用ID卡或密码进入,门禁机通过网线连接到管理主机上,可以统计人员进出记录。

2.2.6、天花处理

机房棚顶装修宜采用吊顶方式。机房内吊顶的主要作用是,在吊顶以上到顶棚的空间做为机房静压回风风库、可布置通风管道;安装固定照明灯具、走线、各类风口、自动灭火探测器;防止灰尘下落等等。机房应选择金属铝天花,具有质轻、防火、防潮、吸音、不起尘、不吸尘等性能。

本次机房顶棚采用600*600金属微孔天花,吊顶之前先刷防尘漆。

吊顶是机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吊顶上部安装着强弱电管线。在吊顶层面上安装着嵌入式灯具、风口、消防报警探测器。现代机房要求机房吊顶必须防尘、防火、防潮、吸音、降低电磁干扰、美观和易于拆装 , 同时还必须考虑空调回风。

本次工程我们建议采用600*600金属微孔天花板,板面平整、棱线分明、拼缝细密、吊顶系统体现出整齐、大方、富贵高雅、视野开阔的外观效果,同时该产品装拆方便、每块板均可独立拆装,方便施工和维护,如需调换或清洁板面时,可用磁性吸盘或专用拆板器取出。

2.2.7、机房隔断

隔断:机房按照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的具体要求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采用玻璃隔断墙将机房空间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区域。隔断墙要既轻又薄,还能隔音、隔热,要求具有通透效果,一般采用钢化玻璃隔断。

核心机房管理区与设备区之间采用1樘双开防火玻璃门(1600*2200mm),功能区域之间分隔采用12mm厚度单片铯钾防火玻璃隔断。玻璃门上安装一套门禁机,用于控制机房设备区域人员进出控制。

2.3、机房电气子系统

2.3.1、设计目标:

按国家机房标准,将机房供电等级分为三级。

一级负荷:建立不停电系统;

二级负荷:建立带备用的供电系统;

三级负荷:按一般用户供电。

根据本机房的特点及要求,应在本机房内建立计算机设备不停电供电系统,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即为一级负荷采取一类供电。同时计算机电源条件应满足计算机设备运行的国家标准。

在本机房内建立不停电供电系统方式是专供电源加上蓄电池设备供电。另外,机房电源要求:

(1)安全可靠,即不能有断电现象或瞬时中断;

(2)电压波动、杂音电压及瞬变电压等不能够超过规定范围;

(3)电源系统便于扩充容量,蓄电池采取自动充电方式。

另外,电子设备电气事故的大多数原因是过大的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过大的对地泄漏电流、以及电源电压的扰动。在此方面,我国有关标准规范尚未与国际标准规范接轨,但设计中仍应采取防范措施。

2.3.2、设计原则

1、遵守标准 执行政策

2、安全可靠 先进合理

3、全局出发 统筹兼顾

4、结合规划 远近结合

2.3.3、配电设计方案

1、设计内容

本工程以独立的380V/220V、50Hz、TN-S(三相五线)电源系统放射式为本区域设备供电。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UPS设备)、照明、空调、消防、普通维修市电等部分。

2、供电方式及电源引入

在机房内建立计算机设备不停电供电系统建议采用市电、蓄电池设备方式供电。电源由大楼总配电房引入。

3、本工程机房区配电设计负荷概算如下:

(1)空调系统: 20KW。

(2)计算机设备用电负荷(UPS电源):30KW。

(3)照明系统(灯具带补偿):3KW。

(4)插座:10KW。

(5)预留:10KW

PΣ=73KW

总功率73KW

供电要求

(1) 机房低压配电

· 采用TN-S系统供电。

· 频率50Hz。

· 电压380V/220V。

· 进线为三相五线制;市电总进线由建设单位负责引入。

(2)自动发电机系统:后建,本次工程不作考虑。

4、机房区供配电系统组成

机房供配电系统由两部份组成:计算机设备供电(UPS)系统、机房辅助设备供电系统,分别由独立的配电柜控制:计算机设备用电由UPS配电柜控制,辅助设备用电由市电配电柜控制。

(1)低压配电柜:

设置两个低压配电柜,放置在机房管理区配电室中。

(1)动力配电柜:对空调、照明、市电插座进行控制;设置一个总空开,至少不低于10个分空开。

(2)UPS配电柜: 30 KVA UPS电源输出柜; 设计每个设备机柜采用2路即2个空开,保证设备机柜不因为单个空开跳闸而断电。

市电总柜主开关上加MX(分励脱扣)和OF装置,消防动作后切断非消防电源供电的用电设备。由UPS供电的重要设备,不需断电,避免重要数据丢失。

(3)配线:要求UPS输出配电线路全部采用防潮、阻燃电线配线,主路由为地板下金属线槽,分支为镀锌电线管,并应留有1/3以上余量。

UPS插座以二位单相插座箱的形式架空安放于活动地板下,所在位置及高度应能方便使用,插座箱底距地20mm。

一个插座箱上配一个五孔10A插座,机房每个机柜下设置一个独立回路插座箱。

(2)、辅助设备用电系统:

为了防止机房辅助设备在启动、制动及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对计算机系统构成的干扰,《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规定:“机房内其它电力负荷不得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因此机房内空调、照明、消防、新风机、临时维修电器等设备直接采用市电电源,电源为三相五线。本方案将上述用电设备自成体系,与计算机设备电源相互独立,形成辅助设备供配电系统。

空调、照明、市电等设备用电开关、插座安装在墙面上。维修和测试设备采用单相二、三极五孔插座(市电)。市电维修插座控制空气开关带有漏电保护装置。插座安装具体高度为插座面板中心距抗静电地板250mm,位置及数量参见图纸说明。

市电插座主要用于维修设备用电,为便于区分,全部安装在墙面。

5、线路敷设:

机房总电源电缆引至机房动力配电柜总开关上,由动力配电柜向UPS供电;UPS输出至机房UPS配电柜主开关,由UPS配电柜向各计算机设备供电。

机房内市电、UPS电源走线布于活动地板下,分别独立安装于各自的金属线槽(管)内;线槽(管)上应作识别标记;插座面板也应相互区别。线槽、线管接头两端均用6mm2接地线就近连至接地铜排上,所有电源线均在金属管槽内敷设,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金属线槽厚度不小于1mm。

为保证电源运行时三相能基本平衡,应尽可能将单相负荷均匀分配在各相上,机房低压配电系统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应控制在5-20%。为防止闪电雷击及过电压带来的危害,机房电源进线应采用地下直接埋设电缆;机房专用动力配电箱内低压配电母线上应装设分级浪涌抑制器,用以消除线路上产生的瞬时高压尖峰脉冲。

活动地板下敷设电源线时,应尽可能远离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

导线选择:导线的载流能力一定大于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值。

电线颜色区分:

相线:黄、绿、红

零线:黑、白、蓝

地线:黄绿双色线

6、过流保护

机房低压配电线路的保护主要包括: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保护。由于机房内设备较多,在确定配电系统及选择断路器时,应尽可能在某一回路发生线路故障时,只切断该供电回路,不影响其它回路的正常用电。配电线路上下级断路器的动作应具有选择性,各级间能协调配合。

由于漏电保护开关灵敏度较高(微安级),易引起线路经常掉电,这对于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精密空调系统等正常运转是不利的,故机房内UPS电源、空调通风设备等线路不加装漏电保护开关,故只在市电维修插座线路上加装漏电保护开关。

本方案在机房控制室安装两台低压配电柜。主开关选用国产优质开关。以上产品均符合IEC 898,GB 10963标准和CCEE安全认证要求。机房专用配电柜能够满足机房电气设备扩容要求,另外还考虑了下列情况:

配电柜具有防浪涌、防雷击过流保护能力。配电柜内采用质量可靠的进口电源防雷器(德国“OBO”)。防雷器参数详见防雷接地子系统。

配电柜内设置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表、以便检查电源电压、电流、三相间平衡关系和电源输出频率变化。

配电柜内根据计算机设备及辅助设备的不同要求,设置了中线和接地线。设备安装运行后零地电位差< 1V。

配电柜内采用的母线、接线排、各种电缆、导线、中性线、接地线等符合国家标准,并按国家规定的颜色标志编号,线缆均采用阻燃型。

配电柜内各种开关、手柄、操作按钮,标志清楚,防止使用中出现误操作。

配电柜绝缘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绝缘电阻不小于0.5 MΩ。

2.3.4、机房照明设计

1、计算机机房对照明的要求

机房内照明要求光线明亮且柔和,照度均匀,无反光眩光,适合人们的生理需要,布局合理且操作方便,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主要照明光源应采用高效节能荧光灯,其镇流器的谐波限值应符合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GB17625.1)的规定,灯具应采用分区,分组的控制措施。

2、正常照明配电系统

灯具正常照明电源由市电供给,房间区域安装于墙面上的翘板开关控制。

3、应急照明系统

计算机房必须具备应急照明系统,包括应急照明灯(UPS 供电)。应急备用照明灯具为筒灯,当市电停电时,应急切换控制回路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供电,达到应急照明的目的。

4、灯具的选择及布置

本设计根据机房电气设计规范对照度的要求,结合自然采光及墙面反射率等因素,计算确定灯具数量。机房所有分区市电照明均采用三管格栅荧光灯具(600*600mm),达到光线流畅、统一的效果。根据安装高度决定灯具间隔,并充分考虑到照度均匀性和有效抑制眩光等因素。荧光灯具选用不锈钢格栅灯具。具有造型新颖、豪华大方、光照效率高等特点。新建机房灯具安装方式采用嵌入式吊装。机房应急照明采用4 寸筒灯,由UPS 供电。

2.3.5、UPS电源安装

根据现有设备负载核算,我们设计使用一台山特 30K UPS电源,配置2个电池箱32节电池,可以满足现有设备负载。

2.4、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2.4.1、综合布线总体要求:

(1)、整个综合布线系统全部采用六类UTP系统;部分光纤跳线。

(2)、从整个机房设计的美观、实用、安全性考虑,采用上走线的布线设计。具体的金属槽尺寸可根据线量的多少并考虑一定的发展余地。

(3)、针对将来有可能某些机柜对信息点远远大于所需要求,解决方法只有临时增加,因此无论是桥架的容量上还是从配线架的空间上都留有足够的冗余量,完全满足今后的扩容。

(4)、系统完工后,将给出具详细的图纸及测试报告

2.4.2、机房弱电布线系统设计说明

本次弱电系统通过上走线方式,通过开放式金属线槽进行布线。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上走线方式需要与设备布局的配合,应该要求机柜的高度基本一致,才能保证美观。线槽通过支架吊装在顶上。本次桥架规格选用300*100mm开放式桥架,以满足现有布线系统的需求上,同时留有一定的扩充余地。

2.5、空调设备安装子系统

2.5.1、机房热负荷分析

1:机房主要热量的来源

 设备负荷(计算机及机柜热负荷);

 机房照明负荷;

 建筑维护结构负荷;

 补充的新风负荷;

 人员的散热负荷等。

 其他

2:热负荷分析

(1) 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Q1=860xPxη1η2η3 Kcal/h

Q: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

η1:同时使用系数

η2:利用系数

η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通常,η1η2η3取0.6—0.8之间,

根据服务器等发热特点取值为0.75,UPS功耗发热系数取值0.7。

(2) 照明设备热负荷:

Q2=CxP Kcal/h

P:照明设备标定输出功率

C:每输出1W放热量Kcal/hw(白炽灯0.86口光灯1)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大于2001x,其功耗大约为20W/M2以后的计算中,照明功耗将以20 W/M2

为依据计算。

(3) 人体热负荷

Q3=PxN Kcal/h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和24℃时均为102Kcal。

(4) 围护结构传导热

Q4=KxFx(t1-t2) Kcal/h

K:转护结构导热系统普通混凝土为1.4—1.5

F:转护结构面积

t1:机房内内温度℃

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在以后的计算中,t1-t2定为10℃计算。

屋顶与地板根据修正系数0.4计算。

(5) 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在此方案中,我们以空调本身 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6) 其他热负荷

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的示波器、电烙铁、吸尘器等也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功耗小,只粗略根据其输入功率与热功当量之积计算。

Q5=860xP

计算机房主要的热负荷来源于交换机或服务器设备的发热量及维护结构的热负荷。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根据以往经验,除主要的设备热负荷之外的其他负荷,如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补充的新风负荷、人员的散热负荷等,可根据计算机房的面积及设备容量测算。

在这次机房空调方案的设计中,采用功率及面积法进行制冷量计算。

2.5.2、机房热负荷计算

根据本项目中已知机房房间面积的情况,采用功率及面积法进行制冷量计算,计算公式为:

总制冷量(KW)Qt=机房面积X0.4KW/㎡

=102X0.4=41KW

2.5.3、机房精密空调选择

建议采用四台专门为计算机房设计的大金机房专业空调,设备功率为12.5KW机房专用空调4套,即完全满足机房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制冷量并有一定的余量。

 机房专用空调功用需求

具有恒温恒湿功能,大风量小焓差设计,满足专业机房需要

采用高效、稳定的谷轮柔性涡旋式压缩机,保障产品长寿命、高能效比

室外风机无极调速,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系统运行状态

室外温度低至-34℃可正常进行制冷运行

全中文大屏幕显示,具有多级密码保护、专家故障诊断功能

来电自启动(掉电记忆)功能

配备标准RS485监控接口,可实现远程监控

灵活的主备机自动切换功能,实现机组自动切换及轮巡功能

可配置防雷卡,实现高可靠性防雷保护

大金机房专用空调性能参数:

2.6、防雷与接地子系统

2.6.1、设计目标

机房建立防雷及接地系统是保护电子系统通信、电源线路、信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必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是机房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方案的制定,目的是提供出一套完整而易于操作的防雷和接地系统解决方案予以实施,从而达到使机房系统安全运行的效果。

2.6.2、设计依据

(1)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3)YD5078-19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4)IEC1024-1992: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5)IEC1312-1996:Protection against LEMP

(6)IEC61643-1-1998:接至低压电力配电系统的浪涌保护器

(7)IEC61644-1-1999:接至电信网络的信号接口保护器

(8) 计算机房防雷设计规范 (GB50174-93)

(9)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GB7450-87)

(10)计算站场安全要求 (GB9361-88)

(11)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 (GB64-83)

(12)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A173-1998)

(13)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IEC1312)

(14)过电压保护器 (VDE0675)等等。

2.6.3、防雷设计

1、系统设计概述

机房防雷工程是系统工程,要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整体综合考虑,一般共有六项重要因素,即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均衡电位、屏蔽作用、接地效果和合理布线。

(1)、建筑外部防雷:直击雷防护,包括接闪功能、分流影响(本方案不包括该部分设计)。

(2)、机房内部防雷:

机房内部防雷主要有如下措施:

屏蔽作用;

均衡电位;

合理布线 ;

接地效果;

(3)、本次防雷系统设计采取3级。

2、设计方案

为了防范雷电强电磁场对机房内部线路和设备的冲击,鉴于不同频率范围的电磁场对空间和物体有不同的穿透特性,其中高频段电磁场的穿透性很强能够穿透很小的缝隙。所以屏蔽层必须有很强的严密性。本机房为非屏蔽机房,所以并未采取完全屏蔽处理,在机房装修方案中对机房提出防雷屏蔽装修的要求,尽量按照防雷技术设计的要求、配合装修方案设计和实施机房防雷措施。

(1)机房防静电地板:

机房的地板采用全钢防静电地板。地板的钢架之间和金属地板之间有良好的导电导磁性能,并在多处与防静电地板框架下面分布的接地紫铜排通过6m㎡BVR线缆可靠连接。以保持防静电地板的接地性能起到电磁屏蔽和消除静电积聚的功能。

机房顶部天花处理:

在铝扣板天花上部高出5-10cm左右的顶面设一圈等电位网,采用30×3紫铜排和绝缘子固定,经墙面与地面等电位网连接,以方便铝扣板天花吊顶和彩钢板墙体上部的多点联接导通和接地。顶部等电位网应在所经过的钢筋立柱时与立柱内的大楼主钢筋焊接。

机房顶部采用铝扣板天花,金属铝扣板固定在钢制金属龙骨架上并保持可靠的导电连接,除发挥有限的电磁屏蔽和消除静电积累作用外,还有美观、吸音、吸尘和防火的功能。金属天花通过不小于10m㎡的线缆与墙面屏蔽的铝塑板、顶部等电位网多处跨接,形成均匀等电位接地状态。可以有效的防止静电的集聚对机房内部设备的损坏。

(3)接地汇流排:本部分工程应由建设单位在大楼基建时进行处理,需经有关单位测试达到使用要求。

(4)地面等电位网:地面等电位网设在机房内地板下,采用2400×2400网格状铺设。同时等电位网要与已建立好的接地汇流排在地板下以3×30铜排紧密连接。

(5)机房内部的等电位连接实施原则为:相同功能或相似功能的设备和机柜应单点就近(原则上不超过50公分,如接地线必须加长,可根据情况加粗接地线径)可靠(通过10m㎡的铜缆)引入到防静电地板下面最近的等电位网上。机房内部的所有金属物体包括机柜、金属门窗和经过机房的所有金属管道,都应通过6m㎡以上的线缆就近和地线汇流排多点紧密联结。

(7)机房PE接地母线的引入

主机房接地母线的引入:本项目接地工程已经由建设方完成且达到要求,本方案只设计机房后端接地处理。

(8)电源防浪涌保护(防雷)器的分级安装设计

本方案中所采用的过电压保护产品是由具有深厚防雷技术背景的现代高科技企业上海雷讯防雷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电源及通信信号的过电压保护器(SPD),其产品符合VDE、IEC及GB相关标准,并通过国内公安、邮电、气象、电力等有关权威检测机构检测认

(9)机房电子设备瞬态过电压(SPD)保护设计

保护必须是多级的,对电子设备电源部分雷电保护而言,至少应采取泄流型SPD与限压型SPD前后两级进行保护。 信号SPD应满足信号传输频率、工作电平、网络类型的需要,同时接口应与被保护设备兼容。 信号SPD由于串接在线路中,在选用时应选用插入损耗较小的SPD。信号SPD本次投标不考虑。

(10)电源系统防雷措施

○1根据国际标准IEC1312-2规定,电源系统必须采用不少于三级的分流限压措施。在合理的避雷器和设备的配置下,只有三级防雷才能保证设备上的残压小于电源设备耐压试验值。本方案交流供电变压器高压侧按供电局要求接高压防雷器HV-MOV,低压侧接大容通量的德国OBO公司的LA60B,其单相模块容通量为50KA。变压器外壳、低压侧的交流零线及与变压器相连的电力电缆的金属外护层就近接地。

○2机房电源总进线加装雷讯ASAFE-15/4 380V100KA一级电源避雷器作为一级防雷(实际为二级,因为大楼配电室已经采取防雷措施)。

注:具有型号参数的谨为参考,实际参数以实物为准。

○3UPS设备进线端加装三相四模块V20-C/4二级电源避雷器。

注:具有NPE型号参数的谨为参考,实际参数以实物为准。

○4在核心设备等电源重要回路插座前安装ASP防雷插座排,作为三级防雷。

所有防雷器的连接线横截面积不小于10mm2。

○5信号系统防雷及其设备配置

随着机房设备的高度集成化,用于系统的微电子设备不断增多,计算机及控制单元与接口的连接,使得控制终端与设备之间具有大量的数据线、控制线路,由于它们传输的电平低、速率高,因此特别设计有效的保护系统是必要的。需保护设备及数量由用户确定。

A.RS232接口被保护设备可选用ASP公司的RJ45-V24T/8保护器保护终端设备(标准RJ45接口)。

B.专线上设备(IDD)保护可在专线引入端串入信号保护器DL180 24D3保护器(工作电压24-35v、总配线架DIN型结构)

C.PSTN网上设备、MODEM、FAX及电话采用CITEL B180T/MJ6信号保护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容量大的显著特点,并具有RJ11标准接插口。

D.计算机网上保护器随不同类型网络结构配不同保护产品:

a.双绞线保护器IBDNT1-T 或Twinax-AS4/FF

b.10BASET也可选用RJ45-E/4(RJ45接口)。

2.6.4、机房接地系统

A、计算机系统的直流地:如交换机48V电源设备汇流条正极的接地,电子系统零电位接地,系统地阻一般要求小于1

B、交流工作地:地阻不宜大于4

C、安全保护地:地阻不应大于4

D、防雷保护地:地阻不应大于10

当采用综合接地时,取上述最小地阻值。

当前,各种接地的具体处理,在理论和实践中尚无统一标准。从防雷的要求看,均压才能避免反击,而均压又要求多点接地。从防干扰的要求应该是单点接地,所以只有做好机房的等电位连接,并通过单点连接到直流信号地网上,才能使上述两项矛盾的要求兼而顾之。目前国际标准IEC1312等以及国标GB50057-94都要求采用综合地网。在国际IEC标准和ITV标准中均不提单独接地,美国标准IEEEstd1100——1992更明确指出:不建议采用任何一种所谓分开的、独立的、绝缘的、专用的、干净的、静止的、信号的、计算机的、电子的或其它这类不正确的大地接地体作为设备接地导体的一个连接点。

室外接地体建设单位已建立,现只需将机房接地干线接至该接地体上。

机房内接地系统及等电位连接:

1、在防静电地板下,用3×30mm紫铜排做2400mm×2400mm纵横网格状基准电位网。

2、网格交叉点做电气连接,铜网用绝缘底座垫高40mm,为便于设备接地,预装有铜螺丝。

3、机房内各设备的保护地、交流工作地用导线以最短的距离与网格连接;所有单相三孔插座的接“地”孔全部用导线以最短距离连接到配电柜基准电位排上;二次配电柜的“PE”汇流排以BVR-10mm2导线以最短距离连接到网格上,如果电源进线带有接地极,则直接接至电源接地线上。

4、所有金属线管、线槽、隔断、龙骨均作等电位连接。

本工程在机房区域内采用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静电泄漏地、防雷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即上述接地采取综合接地方式。

2.7、机房消防工程

因消防系统建设牵涉到当地消防检查部门方案报批、消防验收,建议由当地专业消防公司来承建,本方案不做考虑。

第四章、校园网建设方案

1、需求分析

根据目前学校业务应用的使用情况,大体上把业务系统分为三类,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及特色应用等。

行政管理中的业务系统的服务端大部分在信息中心,学校作为客户端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包括OA办公、一卡通、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教学管理中的大部分业务系统各个学校都会独立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包括数字广播、备课系统、多媒体录播系统等,实际上,目前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业务系统基本上各地都已经建设了,差别在于,特色应用中的业务系统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建设的侧重点不一样,如各地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特色业务系统包括网上阅卷系统、多媒体录播系统、同步课堂等。这些应用需要一些列的IT资源做支撑,这些IT资源大体上可以整合为如下图所示的业务架构。

在数字化校园整体架构中,涉及到3个平台、N个业务系统和1个统一信息门户。3个平台指的是基础网络平台、公共认证平台、运维支撑平台,这三个平台都为上层的业务系统做支撑。具体如下:

一、基础网络平台包括有线、无线、核心平台、网络出口等基础网络建设。

二、公共认证平台由一个核心组件支撑,身份认证系统。通过有线、无线、VPN等各种不同方式的统一实名接入,实现网络层的实名认证、实名访问权限控制、实名流控及实名审计等。

三、业务支撑平台由两个核心组件支撑,IT运维系统及日志系统。通过接入交换机、无线设备、出口设备等相互联动实现校园网的整体安全,同时,通过IT运维管理系统实现整体业务的运维管理。

四、统一门户、单点登陆由核心组件单点登录系统支撑,实现各种业务系统的单点登陆。

根据XX中学的网络现状,业务情况以及建设期望,此次数字化校园网络部分的建设重点是“3个平台”和“1个统一门户”。具体需求如下:

1、 网络架构高性能需求

需要为全校规划性能合理的网络骨干架构,根据学校信息点和业务分布情况,选择合理的核心设备、汇聚设备;网络中的应用如视频会议等大数据量的业务对网络设备的处理性能和链路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本次建设需要着重考虑接入带宽。

2、 安全管理需求

在设计校园网络时,需要充分考虑网络的安全性,尤其是网络内部的安全,从全局的角度考虑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网络防病毒,目前主要攻击手段有ARP攻击、SYN FLOOD、DOS、DDOS等,认证系统能与现有的金山毒霸网络版杀毒软件联动,强制用户安装使用和审计杀毒软件。

此外,要对用户准入、准出都要做认证,解决账号和端口绑定问题,并要求提供802.1x、Web两种接入方式。

3、 接入需求

包括内网接入、互联网访问和VPN接入需求。老师会经常从外面登录校园网进行办公和电子图书馆,另外,学生有时也需要从外网访问电子图书等资源,因此,需要对VPN接入做单独考虑。

4、 用户运维管理的需求

为了提高网络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网络必须要可管理。能够提供网络的整网拓扑,包括每个设备的具体信息,支持故障的快速检测和定位,提供直观的网络拓扑图,方便查看整个网络现状,出现异常时,在拓扑图上及时呈现。

5、 网络流量控制需求

对内网用户的互联网访问进行控制,针对P2P、在线视频以及其他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的应用新型限制,包括时间,流量带宽,IP或用户信息等方面;另外,限制每个用户的最大和最小使用带宽,满足每个用户的正常上网,尤其保证领导的业务带宽。

6、 行为审计需求

网络是个资源池,在为我们查找资源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网络中夹杂着很多不健康的信息,对亲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我们需要从制度和技术上对学生的上网行为做审计,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

7、 日志记录需求

公安部82号令要求,网络管理员需要实名记录用户的上网行为,要求能够查到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再网上做了什么事。并至少保留用户行为日志60天,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查找和管理。

2、建设原则

XX实验学校的校园网络,着眼于管理、性能、稳定、安全、成熟的总体设计目标,同时易于使用、用户界面统一、标准,表现力强;易于安装、维护和管理,网络运行质量高;开放性好,便于移植、扩展和推广;要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并在五年内保持解决方案与技术上的领先,为用户提供一个灵活的网络平台,构建了一个稳定的、可拓展的网络。

2.1、网络完整性

本次校园网建设应尽量考虑周全,从全局着眼,整体规划设计,建设一张完整的校园网络。

2.2、成熟性

网络技术已经发展多年,期间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技术,对于我校的现状和规模而言,必须采用国内已经在使用的成熟解决方案技术,才能将网络运营、使用和维护风险降到最低。

目前网络的规划必须遵循标准的统一性,所采用的各项技术与国际主流标准协议相一致,保证设备的兼容性。

2.3、稳定性

在考虑技术成熟性同时,校园网络由于用户数量众多,必须考虑网络的稳定性。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保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2.4、安全性

此次校园网建设是做全网新建,对于校园网的使用以及对之后业务的承载而言, 网络的安全必须放在重要位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用户接入认证的控制

对所有接入校园网的老师进行身份认证。

◆ 安全网络出口

保证校园网不受外部互联网恶意用户攻击,同时为互联网访问实现 URL 日志和NAT 日志的记录,满足国家 82号令的要求;

◆关键服务器安全

对于校内的部分资源服务器,在对外提供互联网访问的同时,也要避免服务器受到非法攻击;

2.5、扩展性

网络速度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网络应用也层出不穷,在建设网络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未来的扩展性。另外,国家在教育网广泛推动IPv6的发展和应用,各大高校都已经使用IPv6资源,因此,我们需要考虑IPv6技术的扩展需求。

2.6、易管理性

网络管理和故障排查工作量比较大,因此,全线采用基于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国际标准的可网管产品,达到全程网管,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

3、整体方案设计

3.1、网络拓扑图

3.2、整体方案概述

按照本次项目的设计目标,校园网的整体规划实现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可管理,同时又考虑整体规划,避免重复投资。为满足未来对视频会议等大数据量业务的应用需求,我们采用千兆到桌面的高接入带宽方案。

如上图所示,整体网络分为3个层次、6个部分。3层包括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6个部分包括基础网络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公共认证平台、统一门户、对内服务器区和对外服务器区。实现功能模块化设计。

建设思路上主要是解决“3个平台”和“统一门户”的建设问题,为各种教学管理应用做支撑。但是在网络规划的过程中,要提高整网的可靠性,还要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和管理问题。

3.3、基础网络平台

基础网络平台包括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网络出口等基础网络建设。

3.3.1、核心层设计

核心区是整网最重要的部分,是校园网的心脏,需选择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设备。

如上图所示,为了实现网络的高性能及高可靠,在核心区部署了电信级核心模块化交换机 ,为保证其可靠性,核心交换机配置双引擎双电源,实现网络核心高可靠,高稳定,保证网络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本期项目配备的锐捷RG-7805E校园网核心交换机。

锐捷网络RG-S7800E系列交换机是锐捷网络面向云架构网络设计的核心交换机,是业界支持云数据中心特性和云园区网特性,实现云架构网络融合、虚拟化、灵活部署的新一代云架构网络核心交换机。

根据云计算“强云端轻终端”的特点,锐捷网络创新性的提出“网络云模式”:设计强核心(统一网关、认证、多业务)、轻接入的理念,将包含云数据中心和云园区网在内的业务管道云化,真正在业务和最终用户之间打通云管道,让网络资源池化、按需分配、灵活扩展。

锐捷网络RG-S7800E系列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部署在数据中心、城域网、园区网的场景。

规格参数

产品型号 RG-S7805E

模块插槽 5个(2个用于管理引擎模块)

交换容量 4.8Tbps/12Tbps

包转发速率 1,440Mpps/5,400Mpps

设备虚拟化 支持VSU3.0(Virtual Switch Unit,虚拟交换单元)

支持VSD(Virtual Switch Device,虚拟交换设备)

SDN 支持OpenFlow 1.3

L2 特性 支持Jumbo Frame

支持802.1Q

支持STP、RSTP、MSTP

支持Super VLAN

支持GVRP

支持QinQ、灵活QinQ、QinQ终结

支持LLDP

IPv4 特性 支持静态路由、RIP、OSPF、IS-IS、BGP4

支持VRRP

支持等价路由

支持策略路由

支持GRE隧道

IPv6 特性 支持静态路由OSPFv3、BGP4 、IS-ISv6、MLDv1/v2

支持VRRPv3

支持等价路由

支持策略路由

支持手工隧道、自动隧道、ISATAP隧道、支持GRE隧道等

组播 支持IGMP v1,v2,v3

支持IGMP Snooping

支持IGMP Proxy

支持PIM-DM、PIM-SM、PIM-SSM等组播路由协议

支持MLD

支持组播静态路由

MPLS 支持MPLS转发

支持MPLS VPN/VPLS

支持VPWS

ACL 支持标准、扩展、专家级ACL

支持ACL 80

支持IPv6 ACL

QoS 支持802.1p

支持SP、WRR、DRR、SP WRR、SP DRR等队列调度机制

支持RED/WRED

支持基于出端口/入端口的限速

支持HQoS

POE 支持配置POE线卡,并由独立POE电源槽供电,防止因POE供电而影响其他业务模块供电稳定性

可靠性 独立的交换网板与独立的主控板设计,实现转发与控制平面完全分离

主控板支持1 1冗余备份

电源、风扇支持N M冗余备份

背板无源设计,避免单点故障

各组件支持热插拔

支持热补丁功能,可在线进行补丁升级

支持ISSU

支持GR for OSPF/IS-IS/BGP

支持BFD for VRRP/OSPF/BGP4/ISIS/ISISv6/MPLS/静态路由等

安全性 支持NFPP(基础安全保护策略)

支持CPP(CPU保护)

支持DAI,端口安全,IP Source Guard

支持802.1x/Portal/Mac等多种认证方式

支持RADIUS和TACACS 用户登录认证

支持uRPF

支持登录认证、口令安全

支持支持未知组播不送CPU、支持未知单播抑制

支持SSHv2,为用户登录提供安全加密通道

管理性 支持Console/AUX Modem/Telnet/SSH2.0 命令行配置

支持FTP、TFTP、Xmodem、SFTP文件上下载管理

支持SNMP V1/V2c/V3

支持RMON

支持NTP时钟

支持故障后报警和自恢复

支持系统工作日志

支持IPFIX流量分析

MTBF > 200,000 hours

温度 工作温度:0℃ 到 50℃

存储温度:-40℃ 到 70℃

3.3.2、汇聚层设计

为了保证我校多业务同时运行的流畅,和未来的高可扩展性,汇聚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之间采用万兆光纤互联。

本次采用的汇聚交换机为锐捷RG-5750万兆交换机。上行通过万兆单模模块连接校园网核心交换机RG7805,下行通过千兆多模模块连接接入层交换机。

RG-S5750-E/P系列交换机是锐捷网络推出的融合了高性能、高安全、多业务的新一代三层交换机。全千兆的端口形态,加上可扩展的高密度万兆端口,提供1:1全线速多层交换,特别适合高带宽、高性能和灵活扩展的大型网络汇聚层,中型网络核心,以及数据中心服务器群的接入使用。业界领先的虚拟交换单元技术(Virtual Switch Unit),可以简化您对网络的管理,提升您网络架构的稳定性。不仅如此,RG-S5750-E/P系列出众的安全性能和丰富的防攻击功能,全方位的保障您的网络安全,为您带来非凡的极速网络体验。

3.3.3、接入层设计

(1) 千兆接入

XX实验学校将来会有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电子图书馆等应用,为保证业务稳定运行,也考虑当前业务的需求及未来至少 5年的业务发展,全网均采用千兆接入。

(2) 支持WEB认证和802.1X认证

802.1X认证的安全性高,但是不灵活,需要在电脑上装客户端。Web认证很灵活,只需要在网页上做认证即可,但是安全性较低。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认证方式。

教学科研办公区 学生宿舍区 图书馆 会议室

教师 802.1x Web N/A Web Web

学生 802.1x 802.1x Web 无权限

访客 N/A N/A Web Web

本方案中采用能同时支持WEB和802.1X认证的交换机,满足用户不同的接入认证方式的需求。

(3) 安全功能

 接入交换机支持硬件实现端口与MAC地址和用户IP地址的灵活绑定,严格限定端口上的用户接入;

 通过将端口设为保护端口即可简单方便地隔离用户之间信息互通,保障了信息安全;

 专用的硬件防范ARP网关和ARP主机欺骗功能,有效遏制了网络中日益泛滥的ARP网关欺骗和ARP主机欺骗的现象,保障了用户的正常上网;

 多种类型的硬件ACL控制(如专家级ACL、时间ACL、ACL80等),加强对访问者进行控制、限制非授权用户通信。

通过以上功能,能够基本满足对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需求,保证网络接入端的安全性。

本期项目配置接入交换机为RG-S2900G-E/P系列安全智能千兆交换机

RG-S2900G-E/P系列交换机是锐捷网络基于网络安全和易用好管理的理念推出的新一代全千兆安全智能弱三层交换机,采用了锐捷新一代支持多平台的模块化操作系统RGOS,为用户完整的提供了智能、安全、高速、简单管理的千兆到桌面的解决方案。

3.3.3、出口区设计

校园网需要为全校教师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还需要为校外的用户提供门户网站的访问或部分教学资源等,另外还要满足广大教师的VPN接入需求,所以需要校园网配置完善的出口设备。 本方案中的出口设备满足行为审计和流量控制的需求。

(1) 高性能

因为整个校园网需要分配私有 IP 地址,所以必须在校园网出口部署 IP地址的 NAT 转换,把校内的私有 IP 地址转换成运营商的公网 IP 地址。为此我们在校园网出口部署了 1 台高性能 NAT 设备 ,可以同时满足3000人的上网需求。设备应能提供多个端口,连接两条出口链路。

(2) 负载均衡

未来学校可能有 2条互联网出口,在业务高峰实现业务的负载分担,负载均衡可以根据每条互联网链路的带宽、时延和负载情况,自动在多条不同的出口之间进行业务的负载均衡,避免传统依靠策略路由实现负载均衡的配置复杂问题。

另外,负载均衡还可以提高链路带宽使用率,在使用高峰期相互分担流量负载。

(3) 流量控制

迅雷、在线视频等非正常流量会占用大量网络出口带宽,会大量挤占教学、视频会议等换件业务的带宽,严重影响关键业务的开展,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个用户的互联网带宽进行规划和控制,避免无限制的非正常流量对互联网出口资源的浪费。

(4) URL日志和NAT日志记录

按照公安部 82号令的要求,各单位必须对用户的NAT日志和URL日志进行记录, 并保存60天,配合公安部门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实名上网的国家政策,方便管理人员进行上网日志查询。

(5) 行为审计

网络是个资源池,充满了各种信息,很多不健康的信息对于广大师生是有害的。另外,一些敏感的话题也需要注意,不能在网上随意议论。因此,我们需要对师生的上网行为进行审计,管理者要知道用户上了什么网站或论坛,发表了什么言论,做到时候定责追溯到人。

(6) VNP接入

为了满足用户对于VPN接入的需求,出口区还部署了一台专业VPN设备(当然,也可以将VPN设备旁挂在核心区),能够满足广大师生通过外网访问校内资源以及在校外开视频会议的应用需求。

本次项目我们设计在校园网出口布署一台锐捷下一代安全网关RG-EG2000GE。

产品特性介绍

1台设备≥6台 不只是省钱更省心

集路由器、流控、负载均衡、防火墙、行为管理、VPN设备功能于一身,多台设备合为一台:

运维工作量大大降低,实现故障快速定位,简化管理难度。——省心

一台设备可以打造一套解决方案,降低投资成本。——省钱

零配置上线,避免复杂部署过程。——省力

带宽资源灵活应变,保证关键业务顺利开展

远程访问也能飞速起来

可视化VPN——VPN连接状况和业务流量一目了然

广域网业务加速——有效解决远程访问总部业务系统慢等问题

智能选路传输——自动分析多条线路情况,优选传输路线,避免带宽资源浪费

精准流量控制——精准识别多种应用特征,轻松实现流量控制,保障关键业务顺利开展

一个APP实现移动管理

用户实名认证,内网信息安全可控

提供多种第三方认证,可对认证客户定制化管理

提供安全审计功能,规范上网行为,保护内网信息安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APP实现移动管理,管理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

4、网络安全设计

4.1、内外网隔离

对于学校来说,外网是位置的不可信任的网络,本方案中,我们采用防火墙来隔离内外网,阻断互联网上的非法数据,确保内网的安全性。

4.2、内网安全

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网络中80%的安全事件来自内网,因此,做好内网安全防护是重中之重。在公共认证平台部分阐述过的内网安全防护部分不再赘述。另外,我们还要利用交换机的安全特性来解决一些安全问题。

1、 VLAN的划分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是为了解决桥接的局域网中存在的广播风暴,以及网络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易管理性方面的问题,第二层交换机基本上都支持VLAN划分。在局域网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部门划分VLAN。VLAN技术的采用为网络系统带来了以下的优点:

(1) 控制广播

VLAN之间是相互隔离的,所有的广播和多点广播都被限制在一个VLAN的范围内,即一个VLAN产生的广播信息不会被传播到其它的VLAN中,有效地防止了局域网上广播风暴的产生,提供了带宽的利用率。

(2) 提高安全性

由于VLAN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因此可将高安全性要求的主机服务器可划分到一个VLAN中,而其它VLAN的用户则不能访问它们。如果VLAN之间要进行通信则必需通过三层交换机才能完成,而三层交换机上具有访问控制(Access-List)以及防火墙等安全控制功能,因此VLAN之间的访问可以通过三层交换机进行控制。

(3) 提高性能

通过VLAN的划分,可将需访问同一服务器/服务器组的用户放到同一个VLAN中,这样该VLAN内部的服务器只由本VLAN内的成员访问,其它VLAN的用户不会影响服务器的性能。

(4) 便于管理

由于VLAN的划分是逻辑上的,因此用户不再受到物理位置的限制,任意位置的用户可以属于任意一个VLAN,VLAN内的成员可以任意地增加,修改和删除,使得网络管理更加简便易行。VLAN的划分可以有三种方式:By Port、By Protocol、By a User-Defined Value。

2、 VLAN Routing

每一个VLAN 都具有一个标识,不同的VLAN 标识亦不相同,交换机在数据链路层上可以识别不同的VLAN标识,但不能修改该VLAN标识,只有VLAN标识相同的端口才能形成桥接,数据链路层的连接才能建立,因而不同VLAN的设备在数据链路层上是无法连通的。VLAN Routing技术在网络层将VLAN标识进行转换,使得不同的VLAN间可以沟通,而此时基于网络层、传输层甚至应用层的安全控制手段都可运用,诸如Access-list(访问列表限制)等,VLAN Routing 技术使我们获得了对不同VLAN间数据流动的强有力控制。

3、 防网络病毒设计

现在网络病毒对网络的冲击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如非常猖狂的红色代码(codered)、冲击波(MS Blaster)等网络病毒,所以有必要对网络病毒继续有效的控制。

红色代码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黑客结合的双特征病毒恶意IP地址扫描,病毒向按一定算法生成的IP网段的IP地址的80端口发送HTTP GET请求,请求连接成功,就会发送包含缓冲溢出的代码,导致一些没有打补丁的IIS服务器缓冲溢出,此主机遭受感染; 遭受病毒感染的服务器在后台开辟600个线程用于扫描,占用了大量系统资源,并再次感染其它主机,并对其WEB服务器80端口发起长度为66字节的SYN请求包的DoS攻击。病毒大量扫描和DoS攻击导致网络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过载,表现为用户上网速度变慢,网络阻塞。性能不高的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最有可能过载。根据监听分析通过一个60多台IIS服务主机的网络,RED CODE内外相互攻击包每秒通过路由器平均达4239个,传播速度非常惊人;如下图:

红色代码及其变种利用微软IIS远程缓存溢出的漏洞获得系统权限,并在这个感染的Web服务器上拷贝一个后门程序,在IIS上设置完全共享的虚拟目录,给黑客完全的访问权限,从而可以全面控制被攻击网络的全部资源,对网络的安全构成极高的威胁。

在这里可以利用接入层交换机RG-S2928G-E的ACL来关闭网段内所有普通主机的被扫描端口80(这样,造成的后果无非是普通上网人员无法提供WEB服务了——事实上也不应该让普通上网人员具备提供WEB服务的功能),这样可以杜绝大面积病毒传播,同时可以将病毒的影响控制在接入层,使核心设备不至于因为病毒的影响而使网络终断。另外,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网络中的客户进行杀毒、修复等,等攻击隐患消除后,再开启对应的服务端口(需要提供Web服务的服务器)。

冲击波病毒--蠕虫病毒,针对Microsoft Windows远程缓冲区溢出漏洞的蠕虫。因为该漏洞影响所有没有安装MS03-026补丁的Windows2000、Windows XP、Windows 2003系统,不仅是服务器,也包括个人计算机在内,所以危害极大。

 蠕虫感染系统后首先检测是否有名为“BILLY”的互斥体存在,如果检测到该互斥体,蠕虫就会退出,如果没有,就创建一个。然后蠕虫会在注册表中添加以下键值:“windows auto update”=“msblast.exe”以保证每次用户登录的时候蠕虫都会自动运行。

 蠕虫在本地的UDP/69端口上建立一个tftp服务器,用来向其他受侵害的系统上传送蠕虫的二进制程序msblast.exe。

 蠕虫选择目标IP地址的时候会首先选择受感染系统所在子网的IP,然后再按照一定算法随机在互连网上用ICMP 扫描的方法选择目标攻击,即发送大量的ICMP报文(Ping包)。

 一旦连接建立,蠕虫会向目标的TCP/135端口发送攻击数据。

 如果攻击成功,会监听目标系统的TCP/4444端口作为后门,并绑定cmd.exe。

 然后蠕虫会连接到这个端口,发送tftp命令,回连到发起进攻的主机,将msblast.exe传到目标系统上,然后运行它。

遭到冲击波病毒感染的计算机会出现如下症状:

1、 用户上网变慢,ping丢包严重;

2、 莫名其妙地死机或重新启动计算机;

3、 IE浏览器不能正常地打开链接;

4、 不能复制粘贴;有时出现应用程序,比如Word异常。

另外,攻击者成功利用此漏洞可以以本地系统权限执行任意指令,可以在系统上执行任意操作,如安装程序、查看或修改、删除数据或建立系统管理员权限的账户。

在这里可以利用接入层交换机RG-S2928G-E的ACL来关闭ICMP服务,以及相应端口,达到控制冲击波病毒传播的目的。

access-list 101 deny tcp any any eq 135

阻止感染病毒的PC向其它正常PC的135端口发布攻击代码

access-list 101 deny udp any any eq tftp

限制目标主机通过tftp下载病毒。

access-list 101 deny icmp any any

阻断感染病毒的PC向外发送大量的ICMP报文,防止其堵塞网络。

然后将其应用在相应网口,例如fa0/1

int fa0/1

ip access-group 101 in

 这样即可阻断Blaster蠕虫病毒的传播。

4、 防网络攻击设计

网络中针对交换机的攻击和必须经过交换机的攻击有如下几种:

 MAC 攻击

 DHCP攻击

 ARP攻击

 IP/MAC欺骗攻击

 STP攻击

 DoS/DDoS攻击

 IP扫描攻击

 网络设备管理安全

5、 MAC攻击

 攻击:交换机内部的MAC地址表空间是有限的,MAC攻击会很快占满交换机内部MAC地址表,使得单播包在交换机内部也变成广播包向同一个VLAN中所有端口转发,每个连在端口上的客户端都可以收到该报文,交换机变成了一个Hub,用户的信息传输也没有安全保障了。

 防范:利用交换机端口安全功能下的MAC动态地址锁/端口静态绑定MAC,或1x端口下端口自动动态绑定MAC/IP,来限定交换机某个端口上可以学习的源MAC数量或源MAC地址,当该端口学习的MAC数量超过限定数量时,交换机将产生违例动作。

6、 DHCP攻击

DHCP攻击之一:

 恶意用户通过更换MAC地址的方式向DHCP Server发送大量的DHCP请求,以消耗DHCP Server可分配的IP地址为目的,使得合法用户的IP请求无法实现。

 防范:利用交换机端口安全功能:MAC动态地址锁和端口静态绑定MAC、1x端口下的自动动态绑定用户IP/MAC,来限定交换机某个端口上可以访问网络的MAC地址,从而控制:那些通过变化MAC地址来恶意请求不同IP地址和消耗IP资源的DHCP攻击。当交换机一个端口的MAC地址的数目已经达到允许的最大个数后,如果该端口收到一个源地址不属于端口上的MAC安全地址的包时,交换机则采取措施。

DHCP攻击之二:

 非法DHCP Server,为合法用户的IP请求分配不正确的IP地址、网关、DNS等错误信息,不仅影响合法用户的正常通讯,还导致合法用户的信息都发往非法DHCP Server,严重影响合法用户的信息安全。

 防范:

 控制客户端发出的DHCP请求报文被广播出去;

 检查和控制DHCP响应报文是否:是合法DHCP Server发出的报文。

 S26的防范:

 接入交换机一般不具有DHCP Relay功能,收到DHCP请求广播报文后,并在VLAN内是向所有端口转发。

 而锐捷S26交换机具有DHCP Relay功能,一旦启用DHCP Relay功能,并且配置了DHCP Server的IP地址,则客户端发出的DHCP请求,在交换机中将不以广播包的形式转发出去,而是直接到交换机CPU,从而有效避免DHCP请求报文广播出去被非法DHCP Server收到。

 交换机CPU处理后,以单播的形式发往指定的DHCP Server。收到DHCP响应报文后(Offer,ACK,NAK报文),CPU会判定报文中的源IP地址是否为交换机中设定的DHCP Server的地址,从而保证DHCP响应报文的合法性。

 这比仅仅设定交换机某个端口可以接受DHCP响应报文更合理和可靠。

7、 ARP攻击

ARP 攻击:ARP欺骗

 ARP欺骗者:利用上页讲到的ARP漏洞,发送虚假的ARP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报文中的源IP和源MAC均为虚假的,或错误的网关IP和网关MAC对应关系,扰乱局域网中各PC以及网关中保存的ARP表,使得网络中的合法PC正常上网、通讯中断,并且流量都可流入到攻击者手中。

ARP欺骗的防范:

 利用交换机端口ARP检查安全功能:打开ARP报文检查ARP报文中的源IP和源MAC是否和绑定的一致,可有效防止安全端口上欺骗ARP,防止非法信息点冒充网络关键设备的IP(如服务器),造成网络通讯混乱。

8、 IP/MAC欺骗攻击

 MAC欺骗:盗用合法用户的MAC地址,侵入网络,使得正常用户无法上网;

 IP欺骗:盗用合法用户的IP地址,使得到合法用户的通讯得不到响应,造成Ping of death,和ICMP不可达风暴;

 不断修改IP,发送TCP SYN连接,攻击Server,造成SYN Flood。

防范:

 交换机端口安全:端口静态绑定;

 交换机整机绑定IP和MAC地址;

 DHCP动态绑定(无1x认证环境下,S2626S不支持该功能);

 802.1x;

 检查IP报文中源IP和源MAC是否和交换机中管理员设定的是否一致,不一致,报文丢弃,并发送告警信息。

9、 STP攻击

 发送虚假的BPDU报文,扰乱网络拓扑和链路架构,可以导致整个校园网瘫痪。

 防范:使用交换机具备的BPDU Guard功能,可以禁止网络中直接接用户的端口或接入层交换机的下连端口收到BPDU报文。从而防范用户发送非法BPDU报文。对于接入层交换机,在没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尽量不用开启STP协议。

10、 DoS/DDoS欺骗攻击

 Dos攻击:占用网络带宽,占用服务器提供的服务资源,表现为合法用户的请求得不到服务的响应,被攻击方的CPU满负荷或内存不足。攻击报文主要是采用伪装源IP。

 防范:RFC 28227的入口过滤规则。

11、 IP扫描攻击

 许多黑客攻击、网络病毒入侵都是从扫描网络内活动的主机开始的,大量的扫描报文也急剧占用网络带宽,导致正常的网络通讯无法进行。

 防范:防IP扫描:检测用户、隔离用户(发日志信息)、恢复通讯(发日志信息)

 被监控的攻击主机数量、隔离用户的时间都可以根据网络实际状

4、方案特色

4.1、高可靠性

核心通过双引擎配置,故障切换时间再50ms到200ms之间,不丢任何数据包,真正做到无缝切换,保证视屏会议等业务的稳定可靠。

4.2、高安全

本方案从全局的角度考虑网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可根据用户需求采用接入层认证和汇聚层认证的方式,实现对用户身份、主机健康性、网络通信安全以及门户网站安全等多维度的安全管理。

4.3、高扩展性

本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未来应用和网络设备性能的扩展性。首先,我们可以将学校未来需要建设的无线网络通现在的公共认证平台对接,使用同一套账号接入校园网。其次,考虑到未来学校的发展,网络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因此,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选用模块化设备,方便未来的性能扩展,避免重复投资。

4.4、实名上网

上网实名,满足公安部门、教育局等安全性检查的要求。另外,学校信息化技术力量薄弱,人员少,解决用户接入不可控和审计难以真正定位到人的老难题,从基于IP的管理方式转变成基于人的管理方式,方便管理。

第五章、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1、项目背景

随着XX实验学校新校区的建设,学生高密度集中,校园的开放程度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校内安全管理环境日趋复杂。近年来,学校发生的涉及安全的相关事件,给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如何处理校区安全保卫工作和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对学校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成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校园的安全防范工作的科技化管理成为了学校安全管理的趋势和方向。

1.1、需求分析

该套系统整体需求分析如下:

(1) 平安校园监控系统

简而言之是通过图像监控的方式对该校园的主要出入口和重要区域作一个实时、远程视频监控的安防系统。系统通过前端视频采集设备即摄像机将现场画面转换成电子信号传输至中心,然后通过显示单元实时显示、存储设备录像存储等,实现保卫处工作人员对各区域的远程监控。

(2) 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是专门为学校视频教学管理进行开发的一套软件系统,可以根据课程表进行实时教学查看和历史课程视频观摩并且可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学校领导通过查看公开课统计,可对任课教师教课水平有客观了解。

(3) 考务管理系统

考务管理系统是在标准化考场建设的其基础上针对学校实际应用需求专门开发的一套考务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导入校级监控平台,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子系统监控各教室的情形,而且能够同步显示各教室考试信息以及该教室所有考生的信息,即用户在选择某个教室之后,可以自动列出在该教室参加考试的考生列表和考生个人信息,还可以根据需要显示考生信息。还可以添加考务预案,针对不同的突发情况做出及时的预案处理。

(4)综合管理平台

平安校园系统综合管理平台是以视频图像应用为手段能有效结合数据关联分析、智能图像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系统信息的比对、判断以及联动控制操作,集多种管理手段、分析处理手段于一体,最大程度地提高视频监控的作用和效率,提升学校整体安防技术水平。

1.2、设计原则

本系统的总体设计应根据国家、地方相关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立足XX中学的实际情况,秉着积极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安全可靠、节俭实用、便于扩展和管理维护的原则进行。本次建设遵循的原则:

1) 可靠性

系统应具有完善的智能网管功能,如故障自动检测、系统自动恢复等功能,方便管理维护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状况,及早发现、消除系统隐患。

2) 集成性

实现视频与报警,教务管理,考务管理,等多个子系统无缝对接,在一个平台统一集成管理控制,资源共享

3) 经济实用性

按照实用性的原则,整个系统以实用、操作方便、简洁、性能高效为原则,既满足快速反应的特点,又满足相关监控人员的信息采集处理备案的功能。

4) 标准化及兼容性

兼容国内主流视频设备,支持安防周边设备协议,解决不同品牌与新旧设备之间兼容问题。

5) 可维护性

设计要通用化、模块化,具有自诊断能力,尽量降低维护工作量及难度

6) 可扩充性和开放性

开放性的标准体系,遵循规范的通用接口标准,模块化结构

7) 方便性

操作界面简单化,监控中心可以对各节点进行网络指导。所有操作采用中文菜单选择,中文提示,可以使用鼠标,键盘,专用功能键等进行相关的操作。

8) 系统安全性

对系统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病毒感染、黑客攻击,防雷击、过载、断电和人为破坏,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性。

1.3、设计规范

GB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8898-2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379-2002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GA/T388-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GA/T388-2002B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

GA/T390-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

YD/T 1171-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ISO/IEC-14496-2 MPEG4视频编码标准

ISO/IEC-11172-3 MPEG Layer Ⅱ音频编码标准

2、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总体设计

本方案将根据校园的不同防范区域按照相应的视频资源需求,结合XX自身的专业特点,此次平安校园规划平安校园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考务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并通过建立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将各个安防子系统统一到平台进行集中管理。

考虑到项目设计的定位及数字化视频产品的成熟与发展,本设计视频监控系统采用高清网络架构,前端摄像机采用纯高清设备,传输采用基于校园局域网的网络传输、并由NVR进行本地存储,传输至中心对关键报警数据进行二次存储。系统主要对校园内各个场所包括周界围墙、出入口、主干道、办公楼、教学楼、学校活动大厅、图书馆、电梯厅及电梯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控;录像等;

教务管理系统前端主要通过高清枪机以及拾音器对教学录像进行采集,通过局域网传输至监控中心,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管理以及资源共享,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教师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等功能;

考务管理系统结合电子监考前端视频采集以及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参考学生信息记录,考试查询,学院考试录像回放下载等功能;整套系统架构图如下:

2.2、系统详细设计

2.2.1、前端监控系统

建设内容

本次工程需要建设覆盖整个校园的视频监控系统,共计260个点位,全部采用高清前端。

1、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点位

根据XX中学本次建设规划,本次建设监控点位为:行政楼、校园室外公共活动区域、教学楼、学生食堂、宿舍楼室外、宿舍楼室内1、2、3、4、号楼、具体如下表:

序号 地点名称 数量 备注

1 行政楼电梯监控 2 镜头选用2.8mm高清网络红外半球

2 行政楼走廊和电梯出入口 13 镜头选用6mm、4mm高清网络红外枪机和高清网络红外半球

3 教学楼走廊、出入口 48 镜头选用12mm和6mm高清网络红外枪机

4 教学楼教室 64 镜头选用2.8mm高清网络红外半球

5 食堂电梯 1 镜头选用2.8mm高清网络红外半球

6 食堂 21 镜头选用4mm、6mm高清网络红外枪机

7 学生宿舍室外 23 镜头选用6mm、12mm高清网络红外枪机

8 学生宿舍走廊和出入口 68 镜头选用12mm、4mm高清网络红外枪式机

9 校园室外公共活动区域 20 选用20倍光学变倍,4.7mm-94mm红外球机

2、设备分类

XX中学本次视频监控系统共建设摄像机260台,其中高清红外半球摄像机73台,高清红外球机20台,高清红外枪机167台,具体如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高清红外半球摄像机 73

2 高清红外球机 20

3 高清红外枪机 167

5 立杆

6 壁装

7 吊装

整体设计

XX中学此次监控点遍布学校各个点位,包括行政楼、校园室外公共活动区域、教学楼、学生食堂、宿舍楼室外、宿舍楼室内1、2、3、4、号楼、等地。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光纤链路的敷设,光纤到位之后我们可以直接将前端各个点位通过网络进行汇聚,并统一传到监控中心。

1) 树形分布

前端信号摄取部分是整个系统的“眼睛”,它把监视的内容转成图像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的显示系统,摄像部分的好坏及它产生的图像信号质量将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

信号传输部分是视频图像和数据的传输通道,是整个系统功能模块实现的重要桥梁。

中心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心脏”和“大脑”,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包括图像显示、视频记录、前端控制、报警处理、系统级联、远程访问、系统管理等等内容。

2) 数字接入

前端:前端高清设备先通过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存储,并根据距离由网络或者光纤上传输上一级监控中心,通过光纤将各个前端串联起来加上交换机组成大的光纤专网,这样能够保证大量的点数的带宽以及系统的稳定

后端:领导通过网络来监看控制各个前端点。

3) 三级管控

从管控方式来讲,将XX中学监控系统分为三级管控中心:

各个监控子系统进行本地管辖区域内视频的统一录像存储管理,

监控中心接收公共区域前端视频,并进行管理和控制,在整个系统中具有最高权限,并能够调用各监控子系统内的图像观看管理权限。

领导客户端负责对学校内前端的视频信号进行和控制和浏览。

监控部署

室外:

 学校出入口:学校门口是学校的重点监控区域,主要监控对象是进出学校人员,以及车辆,兼顾学校门口治安。需要全天候高清晰进行监控录像。因而建议采用高清红外球机,对出入口的状况进行整体把握。同时根据现场需要考虑补光。

 主要道路:为实现校园无死角全覆盖,因而在校园的主要道路平均分布了监控点,一般道路安装有路灯,但只是起到道路照明的作用,在摄像机监控要求的补光还有差距,因而需要采用红外补光,以看清夜间过往人员的面部特征,同时对于突发事件地点的不确定性,因而需要采用高清红外球机,以实现360度以及至少20倍变焦操作。

 广场监控:广场监控属于空旷场合,需要大面积远距离监控,补光效果不会很强,因而需要采用高清红外球机。

 楼宇监控:楼宇室外监控主要以教学楼、行政楼等的楼宇间空场地,以及楼宇出入口,面积相对不大,监控区域较为集中,并且白天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活动复杂,因而建议采用高清红外球机,进行360度全面监控。

室内:

 教学楼/宿舍楼楼梯口:楼梯口监控是宿舍楼监控的重点区域,是楼层间监控区域隔离的场合,因而要对进入学生宿舍走廊的学生进行监控录像,防止盗窃以及非法嫌疑人员进入,建议采用高清红外枪机。

 教学楼/宿舍楼走廊:宿舍楼每楼层走廊需要在其两侧安装高清红外半球摄像机或者高清红外枪机,目的有两个:一是监控走廊治安,防止有打架斗殴事件发生,以提早发现制止。二是保障宿舍安全,可以对进出宿舍的人员进行记录,对非法进入学生宿舍并盗窃进行监控。

 教学楼/宿舍楼门口:在门口可以安装高清红外半球,以实现对进出学生宿舍楼的人员进行高清录像,同时配合道闸刷卡权限,进行高清抓拍,以实现对每个进出宿舍楼的人员进行录像存储。保障宿舍楼安全。

2.2.2、报警系统

随着通讯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入侵报警系统作为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的有力手段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入侵报警系统通常由前端设备(包括探测器和紧急报警装置)、传输设备、中心控制设备部分构成。

前端探测部分由各种探测器组成,是入侵报警系统的触觉部分,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感知现场的温度、湿度、气味、能量等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并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适于传输的电信号。控制部分主要是报警控制器。

监控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各子系统发来的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等,并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监控指令分别发往报警接收中心和相关子系统。

探测器布置

前端报警探测器主要部署在重点实验室,教学楼,宿舍楼,学校财务室,校园周界等重点防范单位。

前端设备选型时要注意以下内容:

1) 三鉴报警探测器根据现场的安装方式选择壁挂或是吸顶的三鉴探测器。

2) 红外对射沿校园周界围墙立杆安装。

3) 在宿舍安装烟感探测器可以实时监测报警联动视频弹出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 联动短信->通知相关人员

 浏览实时视频->确认火情情况

 未发生火灾对相关人员批评教育

 第一时间采取预案进行处理

如下图所示:

2.2.3、系统功能

1) 全天候监控功能

通过安装的全天候监控设备,全天候24小时成像,实时监控校园室内、电梯轿厢、电梯厅、消防通道、室外路口、周界等的安全状况;

2) 昼夜成像功能

方案中涉及到的半球摄像机和固定枪式摄像机可采用红外模式摄像,可见光成像系统的彩色模式非常适合天气晴朗、能见度良好的状况下对监视范围内的观察监视识别;红外模式则具有优良的夜视性能和较高的视频分辨率,对于照度很低甚至0LUX照度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

3) 高清晰度成像

校园部署高清晰度摄像机,采用高清晰度成像技术对区域内实施监控,有利于记录校园车辆、人员面部等细部特征。

4) 前端设备控制功能

可手动控制镜头的变倍、聚焦等操作,实现对目标细致观察和抓拍的需要;对于室外前端设备,还可远程启动雨刷、灯光等辅助功能。

5) 报警功能

系统对各监控点进行有效布防,避免人为破坏;当发生断电、视频遮挡、视频丢失等情况时,现场发出告警信号,同时将报警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使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现场情况。

6) 联动功能

校园安全防范系统是以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为基础,各子系统既可独立运行,又可统一协调管理的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的安防自动化管理系统,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技术防范体系,以满足对校园安全和管理的需要,配合人员管理,实现人防与安防的统一与协调。

1) 回放查询功能

有突发事件可以及时调看现场画面并进行实时录像,记录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及时报警联动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事后可对事件发生视频资料进行查询分析。

2) 电子地图功能

系统软件多级电子地图,可以将区域的平面电子地图以可视化方式呈现每一个监控点的安装位置、报警点位置、设备状态等,有利于操作员方便快捷地调用视频图像。

3) 设备状态监测功能

对于系统前端节点为网络摄像机,软件平台能实时监测它们的运行状态,对工作异常的设备可发出报警信号。

4) 智能分析功能

 近红外人脸识别功能

所谓近红外人脸识别系统,就是在近距离条件下识别人脸来进行人员身份验证,这项技术可应用在重要通道或者财务,领导办公室等进出口处,不受环境光的影响,可动态实时捕捉人脸,精确定位, 快速识别,能防止照片模型等非法攻击,识别时间小于1秒 准确率高:达到99.5% 使用简便:可以不需要任何辅助手段,如卡,密码等,完全靠人脸实现身份识别。

 人数统计

在公共场所,如教室,广场,统计现场人流量,统计人数,维持现场秩序。

2.3、教务管理系统

2.3.1、系统设计

如上图所示:前端信息采集教学录像资源,并通过学校局域网,以及广域网可以实现:教学课表,公开课的查询;课堂的观摩录像,教师的互评,实时课堂的查看等功能;通过网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和优化教学的质量。

2.3.2、系统功能

1) 学校公开课教学管理

在学校公开课观摩、点评、推广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观摩人员可以在自己的办公电脑前观摩公开课,并且可以邀请或各级领导在网上进行观摩,不受地方限制。在公开课点评环节,可利用网络视频的录像及播放功能进行细节点评。优秀公开课也可以做为教学资源保存下来,并利用网络视频点播和广播功能为教师服务。

2) 课表查询

教师、班主任、校长根据个人不同的权限可以查看以周为单位的课表,及时了解本周课程课表情况

如下图所示:

3) 公开课查询

为了提高公开课的质量以及加大公开课的共享程度,方便广大师生对公开课进程的了解;

教育局领导以及广大师生根据各自分配的权限查看本校以及外校公开课的列表以及进程:

4) 课程观摩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各个学校采取课程观摩的方式进行教学资源共享;

可以互相提高彼此的教学质量。

如下图所示:

5) 课程评价

通过课程评价可以让校方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及时了解各个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可以为职称的评定起一定参考作用,同时各个老师可以通过评价及时找出自己教学不足,及时改善自己教学质量。

6) 实时课堂

班主任和校长根据各自分配的权限查看,浏览当天的课程实时视频情况;实现对教师上课的实时监督,提升教学质量。

7) 数据统计

 校长可以查询统计本学校教师公开设置课情况、公开课被观摩情况和本校教师观摩公开课情况。

 教研员可以查询统计本区自己负责的学科、年级对应教师的校级、区级公开课设置情况、被观摩情况和这个教师观摩公开课情况。

 局长可以查询统计本区所有学校教师的校级、区级公开课设置情况、区级公开课被观摩情况和这个教师观摩公开课情况。

8) 优秀课程推荐

作为区教研员,可以将优秀的课程推荐到中心,以便能够让广大教师作为教学样板来观摩,提高教学水平。

2.4、监控中心设计

高清的图像采集与传输固然重要,如果没有一套高清的显示系统和高效的控制系统,则该系统仍然不算是高质量的视频监控系统。因此,要想在整套系统中应用高清技术,必须要有相应的高清的图像显示与强大的控制系统做支撑,让用户驾驭于整套视频监控系统,使高清技术得以充分的发挥。

本方案监控中心我们设置3X3块46寸超窄边液晶拼接屏,用于显示前端采集监控画面,拼接屏上方安装一块LED条幅,用于显示一些欢迎或单位信息的文字。

2.4.1、图像显示

图像显示采用XX液晶拼接屏系统,采用的大屏为三星原装DID(Digital Information Display)液晶面板为核心技术的一体化单元。

拼接方式任意选择,单元尺寸灵活,使用场所适应性强:DID-LCD液晶屏可以选择任意拼接(M*N),屏的大小亦有多种选择,40寸、46寸等多种规格,可以满足不同场所的需要。

此外,XX液晶大屏幕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快速响应时间、宽视角、超窄边等特点。

 高亮度

常规电视、电脑显示器等显示设备亮度值介于250~300 cd/m2之间,XX液晶拼接屏的亮度值介于600~1500 cd/m2之间。高亮度保证了画面显示质量,可以更加真实反映出信号源的本身的画面质量。

 高对比度

XX液晶拼接屏的对比度高达2000:1~3000:1。高对比度可以更有效的凸显画面的本身的层次感,画面过渡更显细腻,有助于观看者有效捕捉到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

 快速响应时间

真正8ms响应时间,有效消除画面的拖尾现象,画面更加流畅,更佳的适应高速动态画面显示。

 超宽视角

水平、垂直178°的超宽视角,站在任意角度观看视觉效果均保持良好。卓越的显示性能在组成超大拼接大屏幕墙时显示效果尤佳,有利于用户处于各个角度观看时看到一致的图像效果。

 超窄边结构

XX液晶拼接屏双边综合拼缝仅为5.5mm。此外,公司也可以提供双边拼缝为22mm和20mm的液晶屏。多种可选尺寸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4.2、图像控制

解码子系统的主要是将前端网络视频监控信号还原成高清数字信号,输出到显示系统进行显示。

解码系统架构的参考图如下:

与一般解码子系统相比,本次设计解码子系统不仅是个单纯的视频解码子系统,而是一个集视频解码、数字输入、拼接、控制、漫游等功能于一体的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它将原有的解码设备、拼接控制设备集成到一体化的设备中,通过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管理平台软件即可实现视频解码输出、切换控制、大屏拼接、画面开窗、漫游等原来需要多套软件才能够实现的功能。它可支持多种数据源同时接入,如:网络编码接入,光纤数字接入,SDI信号接入,DVI信号接入,VGA信号接入,BNC模拟信号接入。也可以支持多种输出接口输出,如:HDMI,DVI,VGA或者BNC。

视频综合平台有如下一些特点:

 拼接灵活性,操作便捷

支持多种拼接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任意切换任意组合,可以实现开窗,漫游,拼接等功能,操作简单,在客户端软件中通过拖动实现轻松配置。

图像显示是通过客户端软件控制视频综合平台进行输出给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客户端软件根据监控中心图像监控的需要设置显示策略,并控制视频综合平台实现图像的解码输出。除此之外,还可以实现报警联动输出,报警弹图像,图像轮巡,回放录像上墙等功能。

 支持高清图像拼接上墙

传统的监控分辨率4CIF为704×576,随着监视器分辨率的提高,以及拼接屏的使用,4CIF分辨率的效果逐步降低,而视频综合平台支持接入1080P或者UXGA(1600×1200)分辨率的图像,很好的解决了图像质量的瓶颈,并且配合DVI或者HDMI等输出高清接口,让拼接屏的图像显示质量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 集成度高,性能好

可以对BNC,VGA,SDI,光纤等输入源进行编码压缩,采用XX自主研发的针对高清视频监控有特别优化的编码算法,并搭配TI高性能芯片,实现高压缩,低延迟。编码压缩的数据可以配合网络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备份。

可以解码1080P和UXGA及以下分辨率的编码图像数据,并使用BNC、VGA、DVI、HDMI等输出接口进行输出。

支持BNC,VGA,光纤输入的原始数据直接上墙,减少编码和解码的延迟以及降低图像质量的损耗。

具有强大的网络传输功能,接入视频综合平台的图像数据经过编码压缩以后,利用IP传输交换技术完成视频图像的分发,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各业务部门的桌面终端(PC)均可访问权限范围内的视频资源,支持调看实时视频图像、PTZ控制和回放录像资料。

具备报警输入和输出功能,可以实现红外对射等开关量报警输入设备的接入,还可以实现485和232信号量报警输入。可以实现指定规则下联动报警输出,还可以提供直流电压为报警设备供电。

具备云台控制功能。

 扩展性、兼容性强

对老系统改建可以在不改变原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保护用户投资。

不同视频综合平台之间使用光纤或者网络方式进行级联,并且可以对各级的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

 降低施工难度

视频综合平台是可插拔板卡结构,针对不同的大屏要求可灵活增减板卡,机架式结构易安装,便于施工,集成度高省去了很多周边设备,更易布线及调试。

 稳定性高,维护方便

系统可以按照需求全天24小时、一年365天全天连续工作,所以视频综合平台必须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等特点,以保证连续正常运行。

传统的大屏幕系统一般由编码器、矩阵、大屏控制器构成,组成比较复杂,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不稳定因素,而且环节越多导致了排查错误约困难,而我司的视频综合平台将编码、矩阵以及大屏控制器整合在一起,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操作简便、维护简单、管理简捷。

3、点位设备清单

序号 地点名称 数量 设备类型 备注

1 行政楼电梯监控 2 高清网络红外半球 镜头选用2.8mm

2 行政楼走廊和电梯出入口 13 高清网络红外枪机和高清网络红外半球 镜头选用6mm、4mm

3 教学楼走廊、出入口 48 高清网络红外枪机 镜头选用12mm和6mm

4 教学楼教室 64 高清网络红外半球 镜头选用2.8mm

5 食堂电梯 1 高清网络红外半球 镜头选用2.8mm

6 食堂 21 高清网络红外枪机 镜头选用4mm、6mm

7 学生宿舍室外 23 高清网络红外枪机 镜头选用6mm、12mm

8 学生宿舍走廊和出入口 68 高清网络红外枪式机 镜头选用12mm、4mm

9 校园室外公共活动区域 20 高清网络红外球机 选用20倍光学变倍,4.7mm-94mm电动变焦变倍镜头

第六章、校园数字广播系统

1、项目需求描述

贵州XX初级中学广播系统设计包括三栋教学楼、一栋综合楼、一栋食堂、一栋行政楼、4栋学生宿舍以及操场室外公共区域。

本项目按照功能划分广播区域,每功能区为一个广播分区,根据本项目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我们按照“统一规划、讲究实效、安全可靠”的原则,确立该系统的解决方案。

本系统扬声器主要分布于教室以及公共区域(例如公共走道等人员流通性高的区域,部分扬声器均是根据现场的实际环境条件而按需配置)。而本项目结合了实际的环境条件,我们设计教室配置6W的壁挂喇叭,室内走道配置的是6W的天花喇叭,室外配置的是20W的防水音箱和150W的远程号角。能够在自然分区和功能分区的前提下合理划分广播控制子区域,进行总体集中控制和分区独立控制。

2、设计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行业标准WH0301-93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标准SJ2112-82

 《扩声系统工程预算定额》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JB9009-88

 参照《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广电部PGRJ-25-86

 施工,隐藏工程参照《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R5201-1994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B/T16-92

3、技术要求:

系统概述

IP网络广播系统采用TCP/IP网络技术, 将音频信号以标准IP包形式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进行传送,是一套纯数字传输的双向音频扩声系统。彻底解决了传统广播系统存在的音质不佳,维护管理复杂,缺乏互动性等问题。该系统设备使用简单,安装扩展方便,只需将音频终端接入计算机网络即可构成功能强大的数字化广播系统,每个接入点无需单独布线,真正实现计算机网络、数字视频监控、公共广播的多网合一。

IP网络广播系统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广播系统、调频寻址广播系统和数控广播系统的产品。因建立在通用网络平台上,采用数字音频技术,多方面体现了显著的优越性。

音频传输距离无限延伸,可运行在跨网关的局域网和Internet网上,支持大范围的重要型应用,从广播室到校园各区域集中控制广播。

终端输出音质接近CD级。

功能介绍

涵盖传统广播系统所有功能

单点播放

可以对任意单点、组群、分区或全部广播。系统可以在同一时间设定任意多个组播放不同的音频节目,同时播放的节目数量不受限制;对任意指定的区域进行广播讲话。

(7) 自动定时播放:编程定时播放节目,定时任务数量不受限制,可编制多套播音方案(如夏季作息时间表、冬季作息时间表、考试时间表)进行全年分段播放。同时对讲和点播终端可以自己设置该终端的临时定时任务,作为教学、宾馆客房等特殊用途。

(8) 寻呼对讲功能(只有对讲终端才具备该功能)

对讲终端之间可以相互对讲。从而实现办公室对校内任意区域的广播讲话,办公室之间、教室之间、办公室与教室之间的呼叫对讲。

 远程客户端软件控制

无需到广播中心,通过与系统服务器连接的任意一台装有客户端软件的电脑,实现对全区讲话,也可以对部分区域、对指定终端讲话,播放音乐,上传曲目、课件等。如:领导可以通过互联网用手提电脑连接到服务器对全校进行讲话,非常方便。

 模拟音源实时采播:可将DVD、卡座、收音调谐器等模拟音源通过计算机声卡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实时广播或定时广播。

 报警广播:与消防系统连接,遇警时自动启动所有设备进行报警。报警方式灵活,可以编程控制报警的音乐和需要报警的节点分区。

 无线遥控:可通过遥控器实现远距离无线遥控播放任务。

可独立控制每个终端播放不同的内容,包括自办节目、自动打铃、课间音乐播放、领导讲话、播送通知和转播电台节目等。

实时采播

将外接音频(卡座、CD、收音机、话筒等)接入音频服务器实时压缩成高音质数据流,并通过网络发送广播数据,安装在各区域的数字广播终端可实时接收并通过音箱进行播放。

定时播音

系统可实现全自动运行,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定时、定区、定点、定曲目播放、可设置作息项数量不限。

系统可设定任意多个组播放制定的音频节目,或对任意指定的区域进行广播讲话;服务软件可远程控制每台终端的播放内容(划定区域播放)和音量等。

其他辅助功能

能与消防报警联动,发生火灾时强制性播放消防报警信息;自带监听功能,可对任何状态下的区域或终端进行监听,实时掌握被监听区域、终端的工作情况及播放内容;领导在办公网络上的任意一个信息点上可随意添置工作站远程对任意指定的区域、广播点终端讲话、广播通知;自动定时转播电台节目这一特色功能等。

技术要求

1、广播系统基于以太网技术,音频及控制信号传输数字化,采用TCP/IP协议通讯,可以利用现有计算机网布署广播终端。在保证音频质量的前提下,使用高效音频压缩算法,避免占用过多网络带宽;

2、系统须支持组播、单播、点播功能,最大单播数量超过1000个;

3、采用硬件(芯片)压缩、解压的模式;

4、系统具备自动检测功能,进行实时监测,诊断有误并有声音报警提示和显示;

5、考虑到整套系统的管理方便,可以跨广域网、VLAN、跨网关远程控制。领导及系统管理员可对各操作员进行多级别管理的权限设置,必须具备指派各操作员操作的权限和允许广播的区域的限制。并可在任意的分控电脑上远程播放各种业务广播;

6、系统可对任意终端进行音量单独调整;以适合不同区域音量大小不一的广播需求;

7、数字IP广播终端要求支持DHCP协议,能够自动获取IP地址,以适应福泉中学网络环境,且不修改现有服务器选项及网段配置;

8、为节省电能,功放应该具备无信号自动软关机、有信号自动开机运行;

9、所有作息制度(像打铃、放操、听新闻、背景音乐等)要求可实现一年365天24小时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化管理。定时播放的音源既支持数字媒体文件,又兼容传统模拟音源,可以自动打开模拟调频收音机广播;

10、终端重启后,可能按原指令继续播放指定的内容,确保广播不间断;

4、系统拓朴图

5、系统结构图

第七章、一卡通电子消费系统

1、建设的意义

“校园一卡通”是高校现代化管理的新方式,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依托校园网络,充分利用智能卡强大功能,全面构建“校园一卡通”系统,可以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方便全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加速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在全校范围内搭建统一的一卡通系统平台,实现“以卡代币”、“以卡代证”的双重功能,旨在代替师生在校内的各种证件,并利用卡片内的电子钱包功能实现餐饮、购物等生活消费和转账功能。

“校园一卡通”项目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一卡通”建立统一电子身份认证的载体和媒介;改变传统的现金、票证的消费管理模式,促进学校高效、方便、安全的管理;建立校园信息的多方位、多层次采集渠道,为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提供丰富、详实的数据;建立一个整体性的、模块独立性的、有高扩展能力的、易维护易管理的校园信息化管理的硬件网络平台、软件平台、实现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可扩展、可持续地发展,有效地保护校园信息资源和服务。

2、一卡通网络需求分析

当今主流的校园一卡通网络建设策略是“专网 校园网”模式,因为一卡通部分业务的特殊性,必须和校园网产生紧密的联系,因此建议校园一卡通金融业务采用专网,身份识别业务采用校园网,同时在网络间通过防火墙进行数据安全的防范,从而获得应用全面且最稳定安全的校园一卡通运行网络环境。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非常庞大、复杂的应用系统集合,涉及到学校多个部门、多种应用领域,更重要的是,其大量的数据均为金融业务数据,因此需要有一个稳定、安全、快捷的网络环境,从而对一卡通网络平台的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网络平台处于整个校园一卡通系统中的底层,也是校园一卡通的基石,必须设计和建设具备高稳定性和高安全特性的一卡通网络平台来支撑校园一卡通的运行。

底层网络基础架构是校园一卡通成功实施的基石。不能选择合适的网络基础构架将会带来系统性能降低,高故障率,大量的安全问题及繁琐的维护管理问题,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此外,如果没有正确的网络设计,网络基础架构将很难满足高速发展的校园一卡通的网络扩张和升级能力。“校园一卡通”系统涉及到资金运用、结算和与银行系统的联网,并关系到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教学、学习和生活正常进行,所以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环节。

虽然校园网已经具有相当的网络安全措施,为保证“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安全,防止非法用户通过校园网侵入,应该独立构建“校园一卡通”网络,使“校园一卡通”网络相对封闭,不与外部系统,特别是互联网直接联接,即建设“校园一卡通”专网,实现校园网和“校园一卡通”专网的逻辑隔离。

安全性需求

由于业务需要,必须要在校园网和“校园一卡通”专网之间实现通讯,建议采用IPSec隧道的方式,对校园网和“校园一卡通”专网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加密的方式,防止“校园一卡通”数据被人恶意窃取,并在校园网和“校园一卡通”专网中针对关键服务器制定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禁止非授权用户对这些重要服务器的访问,从而保护“校园一卡通”专网数据的安全。

稳定性需求

校园一卡通承载了校园的大量业务开展,网络的稳定可靠性就显得愈发重要,另一方面,在应用丰富的同时,网络环境也变得异常恶劣,安全攻击事件呈指数级上升而所需要的知识却越来越弱化,各种攻击工具在网络上可以随手拈来。这也对网络设备在网络攻击或者病毒泛滥情况下的稳定可靠提出了挑战。因此构建校园一卡通网络首先需要网络设备本身具有稳定的设计,其次在网络架构上也要保证设备的链路多级冗余,最后在多校区之间的链接上的不仅要进行传统的链路冗余备份,也需要通过不同的链路接入形式进行备份。

3、一卡通专网建设

根据本项目的要求,一卡通将采用校园网作为核心数据传输网络,结合部分的VLAN及通过防火墙隔离的校园网资源的利用,以此为一卡通系统提供一个运营基础环境。

底层网络基础架构是校园一卡通成功实施的基石。不能选择合适的网络基础构架将会带来以下的问题:系统性能降低,高故障率,大量的安全问题及繁琐的维护管理问题,这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此外,如果没有正确的网络设计,网络基础架构将很难满足高速发展的校园一卡通的网络扩张和升级能力。“校园一卡通”系统涉及到资金运用、结算和与银行系统的联网,并关系到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教学、学习和生活正常进行,所以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环节。

4、一卡通虚拟局域网(VLAN)的实现

VLAN是英文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的缩写,即虚拟局域网。VLAN是对连接到的第二层交换机端口的网络用户的逻辑分段,不受网络用户的物理位置限制而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网络分段。

为了处理好一卡通专网和校园网中必须连接的应用系统,主要是机房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接口等,建议对已有的校园网进行VLAN划分,可根据校园网已有交换机可支持的VLAN功能进行划分,以此进一步提高一卡通整体安全性。

5、一卡通网络拓扑图

第八章、班班通系统

1、概述

鸿合交互式液晶书写屏是北京鸿合集团在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汇同中科院自动化所、中国船舶综合经济技术研究院及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等单位的支持下,在可视化信息互动沟通教学领域推出的革命性的新产品。旨在通过基于此产品的多种整合最新IT技术教学的创新解决方案,大幅提升教师在教学应用中与学生的沟通效率和互动效果,大幅节省备课与授课时间,快速扩展知识信息量。交互式液晶书写屏也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理念。它倡导以可视、交互和协同为根本特征的更加人性化的信息沟通方式。

鸿合交互式液晶书写屏55、65、70、80寸等各规格为行业内最早全线导入LED背光技术用于研发、生产、销售,集成高清显示屏、屏幕精确定位系统、音响系统、接口端子、手写笔、以及网络课堂等附件设备组成。交互式液晶书写屏网络课堂特性为教师提供了公共可视的教学资源、多种教学资源重新统一组织展现的功能;友善的人机操作界面,可以使教师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各种原有的工作习惯;功能丰富的教学软件内核为教师提供了各个学科的智能教学工具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师可直接在屏幕上操作和控制显示的教学内容,具有智能触摸、手写标注等功能,而且人机界面直观、简便。支持window 7操作系统下的多点触摸功能,实现支持多学生同时操作,展示全面到位等全新教学操作体验。

除了性能优越的硬件配置,鸿合的软件平台更是独树一帜。交互式数字书写屏海量教学资源和各个学科的教学软件以及适合远程教学使用的远程协同教学软件都是经过不断地研究客户的使用习惯及专业客户的使用需求而开发出来的旨在为客户的教育培训、远程教学等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及更大的创新。

交互式液晶书写屏通过专有的教学软件平台及一体化的硬件结构形成了一个智能化的一体设备。产品被广泛运用于教育、培训等多样化功能运用场所,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运用解决方案。

2、LED书写屏解决方案介绍

鸿合交互式LED书写屏是自主研发和生产的人机交互产品,集互动式教学、数字化演示、多媒体演讲、触控式操作、手写式输入为一体的多功能型教学设备。从设计到生产,都充分考虑到了教育行业的应用特点,操作方便直观,全数字化智能控制,可使用手指或不透光的物体在屏幕上任意书写、修改、删除,实现无纸化办公演示及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理想工具。

3、产品功能

3.1、LED书写屏产品特点介绍

 免工具,手动前拆式红外框设计,便于拆装维护

 铝合金圆形边角设计,超薄美观

 1920*1080全高清显示,多点触控,多笔书写

 一键快速节能,降低背光亮度,节能环保

 多种安装方式,满足不同环境使用需求

 60000小时长寿命、无耗材、无易损件

 基于HID模式,实现WIN7下免驱即插即用

 无尘教学、随意批注、智能识别、录制回放、提供丰富的各学科的教学教具及网络教学资源库。

 智能一体化教学设备,维护简单,依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教学软件研发平台,支持多种教学应用,满足师生课堂交互需要

 支持多种窗口模式

 资源丰富的普教多学科软件及幼教软件教学工具。

 背挂式模块化PC设计,一体化开关机设计,方便维护。

3.2、专业的大屏幕显示

 红外感应技术,55、65、70英寸三种显示规格,1920×1080高解析度

 屏体类型:LED背光源

 解析度: 1920×1080

 对比度≥4000:1

 定位精度:≤1mm;扫描速度:≤8ms

 可视角度≥178°

3.3、智能触摸操作

 多点触控,支持无限漫游;

 书写无“盲区”,在屏幕各边角区域不会出现不能操作或者断笔的问题;

 定位偏移≤1mm,书写的笔尖与光斑基本重合,书写笔迹准确到位;

 实时响应,保证操作书写无延时;

 无源操作:无线笔或手指皆可在屏幕上进行书写、标注等操作;

 书写连贯,无“断笔”;

 支持板擦识别功能,书写的笔迹用笔或手指和无源板擦都可轻松擦除。

3.4、应用功能要求

 配置笔和板擦,完全符合普通黑板/书写屏的使用习惯 ;

 无限大小的虚拟数字黑板,可任意拖动延伸 ;

 可选各种颜色、粗细的笔迹效果,任意书写、擦除;

 手写内容可保存,事后可编辑、整理、打印和分发;

 支持图文混排,可预览并即时拖入PPT、视频等多个文件,在一个页面上显示出来,并可进行标注、部署以及放大、缩小、拖动等操作,可保存为同一格式;

 可在显示的PC桌面或任意应用软件界面上进行手写标注和保存(图片格式);

 具有网络教学资源库功能,并提供各个学科的教学教具;

 支持实物投影,不用切换型号可实时冻结实时图像,进行标注、保存;

 可在Office文档中进行手写和标注,并直接将笔迹保存在原文档中;

 具有PC桌面活动图像录制和回放功能,录像文件采用通用的流媒体文件格式,便于分发和使用;

3.5、背挂模块化PC介绍

PC产品特色

● 集全功能电脑、高清播放器于一身的超微型电脑

● 超小体积 (190x150x25.5mm),只有一般台式机的1/30,重量仅 0.53kg

● 采用Intel HM65芯片,搭载第二代低功耗酷睿i3-2367M 1.4GHz CPU 17W

● 集成 HD3000 Graphic 图形处理器

● 标配2GB DDR3内存

● 标配2.5寸 320G SATA2硬盘

● 绝佳全高清1080P影片加速播放及编译能力,超低CPU负载

● 支持DirectX10.1,体验精采刺激的主流3D游戏

● 完美支持Windows 7操作系統

●● 配备1个USB 3.0接口,让传输再也不用等待

音频及视频功能

● 全高清Full HD 1080p 播放 ● HDMI 及 VGA 双输出(支持1920*1080)

● 双声道音频输出及麦克风输入 ● 选配SPDIF光纤音频输出

产品参数

CPU Intel i3-2367M 1.4GHz 功耗17W

主芯片 Intel HM65

显示芯片 集成HD3000

内存类型 DDR3 SO-DIMM x1,标配2GB内存

磁盘类型 SATA2,接口,标配2.5寸320GB硬盘

Giada i71 产品照片:

背挂安装案例:

(正面)

(背面)

教育用户书写屏安装方式多为与推拉式黑板一体化组合方案,特此推荐外接使用性价比更高的外接台式PC或笔记本PC连接,或将模块化PC置于黑板一侧的观察窗口内独立抽拉维护,这样可以免去移动书写屏位置造成的硬件磨损、解决PC散热问题,更加便于后期频繁的软硬件升级及维护。

3.6、Hitevision多学科教学软件

交互式液晶书写屏随机附带的Hitevision软件为客户提供一个无限大的教学书写屏,Hitevision作为一款功能丰富、实用的工具软件,它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教学素材,及各个学科教具的展示功能,始终以教育、培训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在Hitevision中用户很容易打开常用的PPT文档,常用格式的图片,并结合教学素材进行标注和二次编辑,对于高分辨率显示的内容我们甚至可以用漫游功能来迅速定位到我们所要查看的位置。而这些多页面内容我们可以一档保存成Hitevision专有格式文件,可事后进行再次编辑。

Hitevision

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 无须鼠标键盘可直接触摸操作计算机桌面。笔或手指可在黑板上随意书写,手写内容可保存,事后可编辑、整理。提供笔迹书写功能,分四种类型的笔:普通笔、荧光笔、笔刷、毛笔 ;

 支持手势识别——一键书写,多指漫游。

 无限大小的虚拟教学书写屏页面,可任意拖动延伸;

 支持基本图形及矢量图形绘制、插入图片。支持图片和页面模板的保存;

 支持文本操作,可打开多个需要讨论的PPT文档、PDF文件等和图片、图文教学素材,任意排布;支持对象复制、剪切、粘贴、删除、克隆、移动、旋转、缩放、锁定、解锁组合、取消组合、图层调整、撤销、重做、超链接等操作;

 可擦除笔迹、图形、图片、文本对象 ,可全部清除,即删除页面上的所有对象(对未进行锁定的对象)

 可设置背景,分为纯色和图片背景;在图文背景上标注各类基础图标、图形,任意的进行移动、缩放、旋转等;

 支持文件管理,可新建Hitevision文件,支持打开Hitevision文件、图片文件、文档文件(可打印文件)等。可选取多个文件同时打开

 支持虚拟打印、电子邮件发送及打印

 可对工具栏进行定制和启动默认设置

 Windows 7版本支持笔势以进行翻页及执行编辑等命令

 Windows 7版本支持多点缩放手势以对页面进行放大缩小

 Windows 7版本使用系统自带的文字手写板进行键盘输入

1) 丰富实用的工具集

Hitevision根据教育行业应用需要的扩展又提供给用户一个通用工具合集,便于用户的使用习惯,这个工具集是可增删的,甚至可以是第三方的工具。在教学中使用这些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 桌面书写(ScreenWrite)

用户可在交互式液晶书写屏屏幕背景上对桌面显示内容瞬时冻结任意标注,手势擦除,并可一档保存标注后的内容,事后二次编辑。

 屏幕抓图(ScreenCapture)

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可对屏幕显示内容或应用软件窗口显示内容进行实时抓屏,并将所抓内容复制到剪切板或Hitevision中方便使用。

 教学页面实时录制(ScreenREC)

用户可使用屏幕录像工具,动态录制桌面教学活动内容。录制视频回放,再现桌面操作过程,并可通用流媒体文件格式的录像文件,便于分发和结合点播系统使用。

 聚光灯(Spotlight)

为了便于在培训中提高学员对知识点的集中关注,我们可以将关键内容用聚光灯打亮显示,其他非关键区域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透明度。

 拉幕(ScreenShade)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几个问题,也许紧接着便是标准答案,可能我们先让学生思考,这时我们便可以用拉幕工具遮挡住不想让学生看到的区域。

 网络教学资源

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下载各个年级各个版本的最新的教学素材,

3.7、Hitevision幼教教学软件

软件特性

 卡通的按键图标

按键图标均设计为卡通样式,与幼儿园整体环境相协调,同时还可增强幼儿使用的兴趣。

 一致的软硬界面

按键设置与硬件快捷键完全一致,使得教师在脱离白板备课时也能获得连机上课时一样

的操作体验。

 强大的批注功能

提供硬笔、软笔、荧光笔、激光笔、纹理笔等五种书写工具,可在白板上任意书写,并

能在PowerPoint、Word等各类软件上自由批注。

 快捷的场景设置

页面属性包括页面的颜色、页面的背景文件和页面的背景Flash,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

教学需求来设置,从而方便快速地搭建动态逼真的教学场景。

 酷炫的动作特效

提供了气球上浮、星星闪烁、风车旋转、小鸟飞行等10种特效,特效对象可以是白板上的书写笔迹,也可以是图片和Flash素材。

 形象的笔筒功能

提供了快捷的笔筒功能,能形象地呈现各种预置笔的效果,并且能够快捷方便地选取、

修改、增删笔筒内的笔。

 专业的幼教资源

内置的海量幼教资源,均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由一线教师、多

媒体制作人员等合力开发。

资源不仅有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学习领域划分的,还有按背景图、背景音乐、音效等类型划分的,能最大程度上满足教师对教学资源、素材资源等的不同需求。

4、鸿合交互式液晶书写屏教学的应用

4.1、教室环境的转变

目前绝大多数教室普遍会有投影仪、幕布提供投影教学。教室内设备众多,连线复杂,大大的降低了教学的互动性和教学实效性,并且众多的教学仪器给学校的设备管理增带来了很多不便

采用交互式液晶书写屏后,过去的设备都可以只用一套设备既可替代,整个教室整洁大方,操作简洁,快速方便,将会极大的提高授课效率。

小学教室

4.2、授课方式的转变

在没有使用交互式液晶书写屏授课时时,将会:

 教学设备多,备课工作繁琐。日常维护也比较困难。

 PC通过线缆连接投影显示,多人发言时轮流使用。使用不便,易出问题。

 教师无法通过对内容的标注等手段改善演示效果,只能依赖语言表达的方式告诉听众。

 教师肢体语言和演示内容分离,听众无法同时兼顾。

 教师独占式使用演示系统,其余与会者只能通过口头方式发表意见。

 在普通黑板上讨论的内容,无法以电子文档格式记录和分发。

 授课记录困难,学生下课后需要大量整理工作。

通过在教室中使用交互式液晶书写屏系统,将会:

 鸿合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一体化集成教室多种设备功能。便于日常维护和会前准备。

 教师可在屏幕上方便的对内容进行标注,使得教学效果生动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 教师站在演示内容前讲解,便于与会者集中注意力,改善沟通效果。

 所有学生均可共享使用交互式书写屏。通过对文档的标注,以及数字黑板工具,更好表达意见,提高教学效率。

 教师在交互式书写屏上手写和讨论的内容,可以实时录制,并且可以电子文档或者视频的方式记录和分发。

 屏幕录像和手写标注保存等功能,使得授课记录变得简单。大大减少了学生课后整理笔记的工作

4.3、具体的学科工具集

 模式一:数学教学

 模式二:化学教学

 模式三:物理教学

 模式三:英语教学

1.4交互式液晶书写屏备授课应用培训

培训目标

交互式液晶书写屏即将成为黑板的替代品,成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新舞台。通过培训,不但要让教师可以熟练使用交互式液晶书写屏的各种功能而且还要教师有意识地将书写屏所带有的交互能力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中,并能够将已有资源和自主设计的书写屏资源整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技术,产品安装,使用方法,管理维护,简单故障

及诊断与排除等,即交互式液晶书写屏的硬件与软件的安装(包括硬件的技术、连接、软件的安装方法等)

交互式液晶书写屏软件的使用方法

如何使用交互式液晶书写屏软件制作课件

交互式液晶书写屏的使用技巧与注意事项(包括液晶书写屏的保养、清洁方法及使用误区等)

培训对象

各学校设备教师及使用教师

培训形式

以学校为主阵地,在学校的统一计划和组织下,把教学一线教师集中起来进行交互式液晶书写屏培训,且培训期间设有答疑环节。也可针对制作公开课的教师或有需求的教师进行一对一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学校老师填写“鸿合科技产品培训回访记录表”,及时对鸿合产品及培训效果进行反馈。

培训实施方案

阶段培训实施方案

培训调研

1. 交互式液晶书写屏块数: 块

2.学校教师人数:

3.教师平均计算机水平调查:

A.能制作ppt课件_____人

B.能使用计算机基本功能(开机、关机、打开文件),对PPT课件不了解___人

C.不会使用计算机_____人

培训指导思想

我们将坚持培训从教师实际应用出发,坚持以一线教师为主体,以提高液晶书写屏常态教学应用效应为宗旨,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在备课上课过程中的工作量为前提,努力做好液晶书写屏教学应用培训支持,使教师迅速适应交互书写屏的教学环境,发挥交互书写屏教学优势。现结合香江中学液晶书写屏配备实际情况,制定香江中学交互式液晶书写屏应用培训方案。

对象分析:全体教师对液晶书写屏教学应用环境陌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针对全校教师的首次培训,重点在教师对液晶书写屏应用环境的初步认识,引发教师后期深入使用液晶书写屏的兴趣。有选择的培训一些简单、易学、实用的液晶书写屏基础功能,使每一位教师都积极的使用液晶书写屏,从而为后期中级培训打好基础。

电教教师

对象分析:电教教师通常为学校中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教师,负责学校电教设备的管理维护,并承担一线教学任务,因此电教教师会在较短时间内上手,并能在后续的使用中指导其他教师正确使用,及后期产品的管理维护。

计算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对象分析: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学校教科研的骨干,因此能更深入的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理解书写屏教学理念,且由于该人群在各教研组有很强的引领能力,因此培训结束后,可负责整个学校学科教学的引领,对液晶书写屏教科研将产生深入影响.因此我们建议选择计算机水平较好、有学科引领能力的教师作为培训小组组长,以保障培训实现最佳效果。

培训目标

对书写屏教学理念的认同

交互式液晶书写屏的使用重在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使大多数学科的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效应用,把交互式液晶书写屏作为支持教学的工具、助手和伙伴,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实现交互式液晶书写屏和日常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而书写屏教学理念的认同,是交互式液晶书写屏应用的基石。

提高教师基于交互书写屏的教学技能

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液晶书写屏操作技能,引领教师探索基于交互

书写屏的教学和研究:如基于交互书写屏的教学中交互策略、基于交互书写屏的小组协

作活动的开展、基于交互书写屏的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改进教学观念、探索信息技术支持条件下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促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的引导和支持,帮助教师按

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课程整合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一线教师的研究技能、教学技能、基于液晶书写屏的信息技术操作等专业技能。

培训特色

学科细分,实用教学

课程针对现有中学各学科教学特点,根据不同学科的实际教学需求,专为一线教师分别设计专用培训教材。培训课程每一个环节,都是基于课程设计的功能讲解,并结合多个真实课例进行深入剖析,紧紧围绕着实际教学应用。

人手一机、边讲边练

课程充分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解决了教师只能看不能操作的培训瓶颈。培训讲师把操作演示给教师,教师则同步在电脑上操作练习。教师可随时提出问题,由场下的讲师及时回应、解决。

循序渐进、高效实用

培训方案完全从教师的实际教学应用角度出发,有条理、分阶段的进行培训。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进行安排,由书写屏的感性认识到后期教学理念的升华,最后进行书写屏教学技能的提升,真正意义的实现基于液晶书写屏环境下的教学理念的革新。

教学观摩、理念革新

通过骨干教师进行校内观摩课展示,使全校教师关注教学中真实的课例,感受书写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重大区别,更加清晰的认识书写屏在现代信息化教学中的所起到的变革作用,并在新理念的冲击下进行实践。

培训流程

为实现学校普及使用液晶书写屏的授课模式,让老师更加有效地掌握并使用液晶书写屏的功能,现将培训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校教师初级培训

针对全校教师的初级培训,意在通过演示介绍液晶书写屏的教学应用特色及理念、让

全校教师对液晶书写屏应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产生兴趣。在演示型培训的过程中,讲师会逐步渗透液晶书写屏初级使用的基本功能,如产品硬件的使用、操作、保养的基础培训,使得全校教师都能使用书写屏的基本功能。

第二阶段:细分科小班制中级培训

将全校教师依据学科进行细分(文科、理科或更细致),根据学科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班制系统培训。所有培训场次依据学科进行编排,每场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并在电脑机房中人手一机进行,实操与互动相结合。

第三阶段:高级培训阶段

通过液晶书写屏应用的初中级培训,教师已经对液晶书写屏教学有所了解;通过骨干教师进行校内观摩课展示,使全校教师关注教学中真实的课例,感受书写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重大区别,更加清晰的认识书写屏在现代信息化教学中所起到的变革作用,并在新理念的冲击下进行实践。

培训课程

全校教师初级培训课程表:

篇类 课 程 内 容

经典视频及课件赏析篇 通过经典教学视频赏析,使教师们对书写屏教学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软件安装及硬件连接篇 液晶书写屏使用前驱动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硬件连接方式及连接原理。

智能笔的使用 培训教师智能笔使用方法,使教师们可以上手使用液晶书写屏的基本功能能:控制、书写、擦除等功能。

常用教学课件PPT在液晶书写屏上的有效应用 培训教师如何在液晶书写屏上调用已有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更好的应用原有教学资源,如PPT的友好写入。

流畅级应用 培训教师如何像黑板一样去应用液晶书写屏及液晶书写屏环境下的黑班级应用的特色。

(1) 细分科小班制中级培训课程表:

篇类 课 程 内 容

课件制作篇 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系统的功能讲解,使教师们在进一步理解书写屏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使用Hitvison软件制作课件的方法。本篇包含五部分内容:文字、图形、音视频链接、资源的应用

课件设计篇 本篇为教师们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实际教学设计成功案例,启发教师们将各种功能有效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课上操作篇 本篇为教师们提供了多种常见操作技巧,保证一线教师在常态教学中正确操作书写屏及课件。

常见疑难培训篇 结合实例系统讲解常见技术维护知识,保证学校负责书写屏维护的教师能独立处理常见技术问题,确保学校书写屏的正常使用。

培训具体安排时间表:

培训日期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培训课程内容 培训师资

初级培训 90

分钟

具体时间安排

有书写屏教室 经典视频及课件欣赏

鸿合专业售后培训讲师

具体时间安排 液晶书写屏驱动安装及硬件连接篇

具体时间安排 智能笔使用篇

具体时间安排 常用教学课件PPT在液晶书写屏上的有效应用

具体时间安排 流畅级应用

具体时间安排 操作实践练习(书写屏教室同时开放练习)

中级培训

150分钟

具体时间安排

有书写屏

计算机房 课件制作篇

具体时间安排 课件设计篇

具体时间安排 课上操作篇

具体时间安排 液晶书写屏应用考核

培训师资

书写屏教学深入研讨的教育技术专家将针对八一实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教材及方案的制订,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进行主导培训、现场答疑。

培训资料

鸿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标”,为确保每位教师在培训后的工作中无障碍使用液晶书写屏,特为参加培训的教师人手配备一份学习资料,包括:精典课件、培训手册、硬件培训教材、软件培训教材、FLASH版本同步教材,及软件

培训效果

常用教学课件PPT在液晶书写屏上的有效应用、流畅级应用及液晶书写屏教学环境中的交互式课堂使用、交互式课件制作等。

培训考核方法:(见培训考核表)

1)培训讲师的考评:

采用课后培训效果反馈表打分(要求培训对象如实填写)。

2)参加培训人员的考核:

培训跟进:

1、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对于技术维护的记录,及时和学校负责人确定每次的培训时间,地点及内容重点。

2、鸿合呼叫中心:400-610-9855

3、鸿合QQ教师群交流平台

交互式液晶书写屏优势:

1、LED超薄设计,面板温度低,耗电非常低。

2、超长使用寿命10W小时以上

3、免工具,手工前拆式边框维修方便快捷

4、1920×1200的高清分辨率显示

5、后期维护成本低,投影机灯泡是易耗品

第九章、高清录播教室

1、系统概述

本设计方案基于标准课室建设能实现常态化录课的系统,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录播系统的音视频服务,统一由部署在学校的视频应用云平台进行对外服务。具体将实现如下功能:

 建设常态化录播教室。通过该教室的搭建,能智能实现课堂实况自动拍摄的功能,真实完整还原教师讲解、学生听课、提问等各个环节的授课情况。常态化教室构建简单,能将日常的教师授课高效优质录制。

 搭建基于视频应用的云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公开课直播、视频点播,微课学习等服务。

 建设观摩室。有别于传统观摩室仅实现课堂的观摩功能,本观摩室将平台管理职能、实时导播职能于一体,是本方案产品的集中管理中心。

2、设计的预期效果

 全平台打通,构建学校内资源均衡共享模式

通过对Windows、Android、IOS三大平台,PC、手机、平板三大终端的打通,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学校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进一步为资源均衡起到促进作用。

 微课智能制作,提升教育创新软实力

自主研发的虚拟切片技术,可将常态化视频虚拟分割为若干个微课,让教师学生可以更随意获取微课,进行学习,还能借助移动客户端进行个性化移动学习。

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教学视频不仅能给学生进行课后学习,也可以给老师进行教学技能的学习。自主研发的S-T行为分析图,能帮助老师了解自己对比他人的教学行为习惯,从而提升自身教学技能。

 节省成本,智能录制优质视频

录播系统能智能完成课堂的自动录制,无须任何人力投入,即可全自动拍摄完课堂视频,从而避免传统录制,带来的人力成本、后期编辑时间成本投入等问题。

2.1、 系统架构图

2.2、产品组成

XX实验学校拟建设一间标准录播课室、一间观摩室,并在观摩室中部署教学视频应用云平台(标准版)。

1、录播教室概述

录播教室的作用在于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师电脑的VGA信号进行采集。在全自动的模式下,老师、学生只需正常上课即可,无需佩戴任何设备。系统自动将视音频记录后存放到录播主机中,保存为标准的MP4视频格式。

2、观摩室概述

观摩室衔接与录播教室后方,能实时观看录播教室的情况。所有服务器设备均存放于观摩室中,管理员可在观摩室进行实施导播。

2.3、教学视频资源管理系统应用功能介绍

本项目方案中将由教学视频资源管理系统(以下统称教学视频应用服务云平台),结合录播系统,承担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应用管理、整合及对接管理等功能,整体应用功能,不仅能承担学校对用户、资源及设备的集中管理,还将提供基于教育云架构的资源服务、教研应用等内容,并能满足不同客户端的体验,包括PC、笔记本、IOS移动端、ANDROID移动端等。

2.3.1、应用功能结构图

2.3.2、设计理念

1、 符合用户体验的UI设计:平台基于B/S架构设计,使用浏览器即可访问。UI设计更是考虑众多用户的操作习惯进行设计,易操作、易上手。

2、 考虑全面的三整合设计:平台设计,考虑到“录播设备与教学视频案例资源管理整合”、“教学视频案例资源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整合”、“区域视频案例资源与学校视频案例资源整合”。全面提高教学视频的利用率。

3、 分权限的多种用户设计:根据不同用户,分配不同权限。不同类型根据不同的操作习惯,拥有不同功能的个人空间。

4、 跨平台的多终端设计:应移动学习的号召,平台支持Windows、Android、iOS等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进行访问学习。

2.3.3、应用功能介绍

1、 虚拟切片模块:自主研发的虚拟切片技术,将视频虚拟分割成若干微课,方便学生和老师针对个人需求快速点播。

2、 S-T行为分析模块:采用国际国内较为成熟的弗兰德斯行为分析,自动获取课堂视频的教学行为数据,形成曲线数据图表。通过曲线图表直观表现,为评课专家的教学行为分析提供客观数据。

3、 多媒体评论模块:视频直播时不仅可以进行文字评论,还可以录制语音进行评论,操作简便。

4、 视频直播模块:类似于门户网站直播,无需登录、预约即可浏览。单个转发服务器可支持不少于800路的直播。

5、 权限控制管理:根据不同角色的操作习惯,不同用户设定不同的个人空间,对应不同的功能模块,方便用户使用。

6、 多终端学习:平台支持在Windows、iOS、Android等系统的设备进行学习,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多终端学习。

7、 实时编辑模块:在人工导播的模式下进行视频录制时,支持实时加入LOGO、字幕等素材,所见即所得,实现实时编辑,无需后期非编处理。

8、 图像跟踪模块:采用最先进的图像跟踪技术,判断老师和学生的每一个动作,自动进行跟踪切换。老师与学生均不需要佩戴任何设备,实现常态化授课。

9、 多维视频点播管理:以多种维度将所有视频文件进行归类,有条不紊,方便用户进行点播。

10、 高精准内容检索:平台内置搜索引擎,输入相应信息,平台中相关的教学视频、知识点等一览无遗。

11、 高效个人管理空间:不同用户,设定不同功能的个人空间。并根据不同身份的用户的操作习惯,显示友好的个人空间界面,个人关注项、预处理事项完全展现。

第十章、云课堂(计算机教室)系统

1、项目概述

XX学校本期拟建设4间50座计算机教室和1间60座电子阅览室,如果利用传统的计算机教室方案,我们分析研究认为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直以来,传统教学机房普遍使用的是独立运算的个人终端PC。曾几何时,PC 提供了价格、性能与功能的最佳组合,已经被各学校沿用了近十年。但是,随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和客户日益增多的问题,胖客户端 PC 并不是当下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根据本校的实际经验,我们总结出传统机房面临的问题如下:

 教学环境部署问题:软件冲突,更新软件困难,大量软件安装导致系统臃肿、运行慢

 教学场景切换问题:教学、考试场景切换工作量大,多种操作系统之间切换工作量大

 终端PC维护问题:大中院校机房平均有2000台以上的PC,学生修改系统设置,病毒等产生的终端维护量难于承受

 IT运维人员问题:工作缺少创造性,只是安装、卸载和格式化,人员流动大

 资源浪费问题:每年会有1/6的机器被淘汰,新机器从采购到上线均会产生很多成本和麻烦

2、业务架构与需求分析

学校的机房建设项目往往需要达成以下目标。

保障教学业务系统稳健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教学系统稳健性要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学生上机操作时对课件进行处理的时候,数据、系统的安全性会受到来个人自误操作及外部网络的各种威胁,为了防止人为或病毒的攻击,解决方案需要提供一套安全保护措施,充分保证操作系统和数据应用系统的安全,同时要实现在多教室同时授课情况下,对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保障措施,灾难应对及恢复策略。

减少对现有环境的修改

在建设新机房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学校现有网络环境和电路作修改。最好可以沿用原有旧机房直接改造,或者在新建机房时不需要部署强电,直接从普通教室升级而来即可。

保证教学应用系统及外围设备的兼容性

保证系统在3-5年时间内兼容现有教学应用系统,并且能够随时支持新的教学场景切换。

要实现最高效的教学应用系统的集中管理、充分考虑合理的运维费用和较小的运维服务难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综合的维护成本。

兼顾到不同时期的各项软件应用及硬件设备,利用较小的代价改造这些系统。

兼顾到与已有的各种教学管理系统和身份认证系统的兼容性。

兼顾不同终端设备,包括个人电脑,云终端,瘦客户机等。

兼顾多种外接设备,如USB设备,并口设备,串口设备等。

3、总体设计要求

3.1、需求特点总结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脚步和云计算的升温,基于云的应用交付逐步成为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学校来说,在预算不变的前提下加快IT建设步伐,使用先进技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最好方法也是搭建私有“云”架构。而最适合学校的私有“云”必然是桌面云。此时学生并不需要了解后台采用了什么技术,采用了什么软硬件平台,管理员也不需要为系统的安全和数据保护而分心,老师可以轻松并安心地照常上课。

1、高兼容性

现有教学系统和应用需要平稳过渡到云主机环境上,不为老师和学生带来使用上的差异感,并保证对今后的教学软件可以良好的适用。

2、管理性与易用性并重

使用简单,强调用户的体验。管理维护量要与PC相比明显改善。

3.2、方案设计原则

根据上述的需求分析和部署环境的实际特点,使用云课堂主机打造云机房整体规划,需要本着以下原则进行规划与设计:

 统一规划、逐步建设实施原则

教学机房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进行逐步实施,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作为初次部署情况。

 集成性原则

通过统一集成的规划,实现基于云桌面访问的系统接入规范,从而逐步实现对全校教学系统用户接入的全面统一集成。

 安全性原则

根据桌面访问的不同安全等级要求,和网络访问的安全规范,制定系统的安全性规范,完善信息安全策略和信息安全标准,满足数据安全和访问安全的要求,提供可靠的系统安全管理模式。

 可扩展性原则

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架构应满足横向和纵向扩展的需求,在架构简明的基础上,降低各功能模块和组件的耦合度,并充分考虑到兼容性,实现快速高效的扩展方案。

 适应性原则

系统需充分考虑到已有的IT资源投入,适应网络、系统和应用架构,避免在构建过程中的大范围系统改造,降低系统复杂度和建设成本。

4、总体架构设计

云课堂项目总体框架采用“层次化”的分析和控制方案,分为客户端层、云主机层和管理层三个实施层面,建立满足学校项目总体设计要求的云机房。

4.1、云课堂主机建设方案设计

云课堂主机解决方案由客户端层、云主机层和管理层组成,贯彻这些层面的是接入控制和安全。

在客户端层,针对新、旧不同机房教学环境设计终端,新环境搭建可采用云课堂终端,旧机房改造可采用利旧PC安装客户端的方式。

在云主机层,主要分别对各种教学场景、考试场景做镜像定制,通过云课堂主机来为客户端层提供接入。之所以在该层提供多种镜像类型,主要是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学应用需求:云课堂主机能提供功能强大的智能镜象管理系统,为避免在同一镜像封装过多应用导致过度臃肿或应用兼容性问题,一课一镜像的方式效率更高,管理更容易,问题出现几率也大大降低。

管理层通过为学校部署应用及云课堂集中管理平台,可同时对所有教室内的云主机进行集中的统一管理。贯穿云课堂管理方面还包括安全,安全涵盖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系统监控等方面内容。在本次项目中,我们完全根据客户现状来制定适合本次项目的桌面云方案。

4.2、建设思路探索

云课堂主机方案的核心构成是云课堂主机和云课堂终端设备,首先云课堂主机可以教室为单位针对不同课程制作镜像模板,然后需要在教师用PC机上部署对镜像模板可控制的唯一教师端程序。老师在上课时通过使用教师端程序执行简单操作:点击所需课程镜像即可在云主机中生成一对多的虚拟桌面推送到学生终端机;点击“下课”即可终止课程,删除所有虚拟机,回收云主机运算资源。所有对云主机进行的操作记录,运行状态,系统监控等功能,管理员均可通过web图形化管理界面一目了然,运筹帷幄。学生则操作云课堂终端设备,该设备可以在老师控制下自动和云课堂主机相连,获取虚拟化桌面,操作方式和习惯与PC完全相同。

在面对用户的使用场景时,选择的出发点如下:

 以教室为单位按课程制作镜像顺序:按课表中所有课程分别制作虚拟机按课程要求在虚拟机中安装操作系统安装课程需要的教学应用和教学管理插件将虚拟机封装成镜像模板并按课程命名

注意:如果不同的课程使用相同或类似的教学应用,可以考虑将应用合并在同一虚拟机中再封装成镜像模板,对模板名称加以注释即可。此方法可减少存储空间占用,减少资源浪费。

 应用的兼容性。为避免课程应用出现兼容性问题,在虚拟机中安装应用时要注意环境变量调优和参数配置,保证所有应用使用正常。

 外设的兼容性。考虑到不同课程可能会对外接设备有详细要求,需要打开云主机中外设重定向功能,将外设连接至终端机,在虚拟机中验证设备可正常识别并安装好设备驱动,测试基本功能没问题,再将虚拟机封装成镜像模板。

因为安装不同应用的虚拟机对云主机系统资源占用量不同,所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建议按照最大资源占用量的课程制作方案,选择云课堂主机类型。下文中将分析目前的重要使用场景,并提出推荐和备选的解决方案。

4.3、教室分散式部署云主机场景

该场景为主力推荐云机房建设方案,在每个教学机房分别部署云主机交付本教室桌面,最突出的特点是:

 ESI带宽充足,不占校园网络带宽,显示效果最佳

 管理按物理教室划分,一室一机,问题不出教室

 不改变现有网络架构

对于该场景,由于每个教室云主机和终端间使用千兆交换机直连,可用于云桌面显示传输的EST协议带宽非常充足,显示效果最佳,可以应对多数复杂的教学场合。

此场景中又可分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图形视频类制作的教学课程,一种是基础教学课程,一种是上机考试场景。其特点分别是

A. 基础教学课程桌面:

 使用常见基础教学软件,非图形类,如Office

 老师使用教学管理课件做屏幕广播,课件分发

 演示低码率视频,一般不超过480P

 学生使用简单,读操作居多,写操作较少,不会生成大量数据

 网络带宽占用较低

 无特殊外设需求

此种类型桌面使用场景对主机资源占用较少,每台云课堂主机可以最多支持60个学生同时上课。一般不超过60个座位的教学机房部署一台主机和60台云课堂终端即可。

B. 图形视频类制作的教学课程桌面:

 使用视频或图形制作类教学软件,包括3D图形制作,如MAYA,AutoCAD

 特别外设需求,如视频采集卡

 会播放高码率视频,如720P、1080P

 学生执行读写操作较多,数据量大

 网络带宽占用高

此种类型桌面使用场景对主机资源占用较多,每台云课堂主机须根据测试验证实际情况确定最大连接数,一般可支持40个学生同时上该类课程。

4.4、数据中心集中部署云主机场景

在数据中心或者设备机房中集中部署云主机,通过校园网交付远程桌面,最突出的特点是:

 云主机不用放在教室内,空间节省;

 云主机管理集中化,集群功能可充分发挥;

 网络不稳定因素增加,需要按需优化;

对于该场景,由于所有终端如果使用校园网汇聚一处经由统一出口连接至数据中心,对核心交换机要求较高,带宽相对受限,可能会影响EST协议显示效果,因此建议为云桌面环境单独配置带宽较高的局域网环境,并配置专用交换机负责EST显示协议链路,连接数据中心中的云主机和教学机房中的终端设备。

此场景与分散部署情况一样可分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图形视频类制作的教学课程,一种是基础教学课程,一种是上机考试场景。其特点分别是

A. 基础教学课程桌面:

 使用常见基础教学软件,非图形类,如Office

 老师使用教学管理课件做屏幕广播,课件分发

 演示低码率视频,一般不超过480P

 学生使用简单,读操作居多,写操作较少,不会生成大量数据

 网络带宽占用较低

 无特殊外设需求

此种类型桌面使用场景对主机资源占用较少,每台云课堂主机可以最多支持60个学生同时上课。

B. 图形视频类制作的教学课程桌面:

 使用视频或图形制作类教学软件,包括3D图形制作,如MAYA,AutoCAD

 特别外设需求,如视频采集卡

 会播放高码率视频,如720P、1080P

 学生执行读写操作较多,数据量大

 网络带宽占用高

此种类型桌面使用场景对主机资源占用较多,每台云课堂主机须根据测试验证实际情况确定最大连接数,一般可支持40个学生同时上该类课程。

5、方案详述

根据XX学校当前状况和需求分析,共需新建4个教学机房和1个电子阅览室,教学机房每个机房内50个学生上机位,电子阅览室60个学生上机位。为了满足所有教学场景的功能需求,结合云桌面解决方案,我们建议采用教室分散式部署方式为每个教室配置一台云课堂主机设备,使用HP T420做学生用终端机,并通过数据中心安装RCC Center统一管理。搭建如下模块化、易扩展、安全性高的云机房总体架构。

5.1、教室拓扑设计

根据前述的需求分析、设计原则,以及总体架构的要求,每间教室拓扑图如下所示:

1. 在教室中部署HP DL 180Gen9

2. 部署千兆交换机,连接云主机,老师教学PC机,学生云终端

3. 每台HP DL 180Gen9支撑50台HP T420,供50学生同时上课

每个教学机房从终端入手,分为3个部分,终端区、云课堂主机区和校园网链路(数据通信及管理区),三个区域用千兆接入式连接起来。适用方式如下:

第一步,老师首先从教师端发起请求,连接至云课堂主机,通过制作好的课程镜像批量生成虚拟桌面,并通过CLassManager进行电子教学管理,如屏幕广播视频广播等等操作。

第二步,云课堂主机将生成的虚拟桌面推送到HP T420云课堂终端

第三步,学生打开终端即可获得虚拟桌面,直接使用虚拟机上课或访问校园网系统。

第四步,老师点击“下课”按钮即可结束课程,所有虚拟机会被依次删除,云课堂主机回收计算资源,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按此四步依次循环,老师和学生即可轻松获得一节节生动的云主机教学课程。以下将详细描述典型整体架构中的三个组成区域模块。

5.2、云课堂主机区域模块设计

HP DL 180Gen9云课堂主机内含顶级处理器、工业级存储设备、海量内存和强大的云桌面软件功能,机箱采用静音设计。

5.2.1、网络设计

云主机和终端之间使用专门开发的EST(Enhanced Stream Transmission)增强图形传输协议,该协议仅传输适量图形而非数据,不会占用学校网络带宽,仅需使用普通千兆交换机将主机和终端相连。

5.2.2、带宽设计端口开放

系统默认需要开放端口如下,但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80, 3389,3306

5.2.3、传输协议设计

由于本次项目机房中上课的课程内容尚未详细了解,故在此给出网络带宽设计规则:

根据虚拟桌面上的实施经验。下面是参考的一些关键指标:

云主机和终端间交互EST协议时的带宽需求:

50kbps基础教学课程桌面

100kbps上机考试场景桌面

150k~500kbps图形视频类制作的教学课程桌面

EST是独有的增强型图形传输协议,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和用户体验,能以极低资源交付高性能的虚拟桌面传输协议。该协议除包含多条如图形显示输出,键盘输入、用户接口设备、光标移动等专用通道外,还专门为视频解码和高质量音频还原作了大量优化,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的高清世界

EST的高性能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加速2D图形渲染

 图形智能压缩,根据网络带宽自动调节画质

 自动终端侦测,根据终端资源智能调节画质,实现最佳用户体验

 媒体流软解码,播放高清视频与音频(480P视频流畅)

 媒体流硬解码,播放高清视频与音频(MJpeg流,1080P)

 客户端鼠标硬件加速

 全外设重定向

 传输数据加密,EST所传输的图形或数据均经过加密,保障安全

我们按照上述方式来初步选择云主机网络接口带宽,相应交换机也按照上述方式选择,本项目每机房可使用百兆交换机,为了获取最佳用户体验,建议使用千兆交换机。

5.3、云主机选择

根据本学校5机房项目,每机房50上机位需求现状:

 按常用的教学课程需求资源计算,每台HP DL 180Gen9可同时交付60个高资源虚拟桌面,因此每教室需布置一台HP DL 180Gen9云课堂主机。

 虚拟桌面操作系统虚拟机采用32位Windows XP操作系统,每VM(学生用虚拟机)配置2G内存。

 考虑到用户客户端自身安装配置的存储空间需求以及缓存的用户个性化配置及数据对存储空间的需求,初步按照虚拟机C盘10GB存储空间来估算。未来可针对应用安装配置模式的优化及用户使用场景进行进一步详细测算和调整。

 每虚拟机会自动挂载云主机的共享磁盘并识别为D盘,该盘用于老师上传上课需要每个同学使用的课件。因磁盘共享的方式,仅需上传一份即可提供所有学生下载使用。学生同样可使用该盘作为作业存储区域,所有需要保存的作业或者设计,会根据学生名称自动存储在云主机共享磁盘上,保证有效节省空间的同时,学生作业的有效上传和备份。

 将上课所需应用依次安装在虚拟机内并封装成镜像模板。将模板存储在HP DL 180Gen9云课堂主机中SSD固态硬盘中,来提升批量生成虚拟机时对磁盘读取IO性能。

 批量生成虚拟机时产生的链接克隆文件使用锐捷多级缓存系统分别存储在机械磁盘,固态硬盘和内存中,杜绝磁盘读写IO瓶颈,大大提升虚拟机生成速度和操作相应。

目前考虑每间教室需要使用云桌面的用户共为50个,虚拟基础架构使用HP DL 180Gen9云课堂主机提供。根据目前了解的信息,需要创建虚拟机镜像模板如下

类型 虚拟机 数量 CPU 内存(GB) 硬盘(GB) 显存(MB)

基础类教学桌面 Windows XP 1 1 1 10 16

图形类教学桌面 Windows XP 1 1 2 30 256

考试场景桌面 Windows XP 1 1 2 30 16

总计 3

注:教师发布课件和学生作业交付均在共享磁盘D盘进行存储,共享磁盘大小可在HP DL 180Gen9云课堂主机中调节,如果数据过大,共享磁盘也可指定于校园网内其它存储区域。

第十一章、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

我公司经过讨论与严格筛选,确定选用由“南京苏亚星资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苏亚星(AsiaStar)校园应用软件系列产品”中的校园网站、教务系统、远程教学作为集成管理系统设计的组成部分。用以保证和满足用户对校园集成管理系统的各项需求。下面就该公司开发校园网站、教务系统、远程教学等系统功能作进一步的阐述。

1、校园网站建设

1.1、校园网站需求分析与建设设计思路

校园门户网站是数字校园的高级表现形式,凌驾于各类应用之上,作为数字校园窗口,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数字校园的应用信息,针对不同的用户,为他们提供基于个人访问权限的个性化界面和服务。为全校师生员工及校外用户提供快捷、共享、全面的信息服务。为高校实现“网上教学、网上科研、网上管理、网上服务、网上办公”。对学校而言,校园网站是对外的窗口,是宣传形象的载体。对老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而言,校园网站是科研、学习和管理的平台。

网站服务独立于各类应用之上,作为高校对内外的窗口,以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数字化校园的应用信息,通过人员整合(组织机构、用户管理),使得学校用户(教师、学生、职工、校外人员等)自由定制个性化的信息内容。此外,网站的另一用途就是应用整合,提供各种服务及应用的接入,如E-mail系统、教务管理、办公系统、校园虚拟社区、主页托管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等。

校园信息门户由门户界面管理和后台管理两部分组成,用户通过校园门户网站注册登录后,经统一身份认证,根据角色分别进入定制门户主页,其内容分别由信息服务系统、应用系统和网络基础服务提供,

通过单点登陆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

建立单点登录系统,用户经过一次登录以后,在有效期限内,可以直接访问已授权的网络应用系统,而无需重复多次登录; 

全校统一的电子身份,用户可以使用任何已授权的应用系统; 

为各个应用系统做接口,并协助改造各个应用系统,使之支持统一用户管理与认证,支持用户的单点登录。

1.2、校园建站管理系统架构

校园管理系统为用户体现了完美的系统性能,它以应用为核心,以实用、易用、好用三大主线为出发点,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要、投资能力和使用习惯,全面兼顾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和谐统一。既注重实效,满足用户的现实需要,又为系统的后续升级和扩展留有余地,大大提升了各项指标和整体性能。

(权限安全图示)

1.2.1、网络架构

校园管理技术平台是经过众多工程师多年研究并构建,集稳定、安全、高性能、可扩展于一体的应用系统平台。基于成熟稳定的微软.NET平台 ASP.NET2.0,并且支持于 SQLServer2000、SQLServer2005、SQLServer2008数据库,基于微软WF3.0工作流引擎开发的业务流程系统,使用微软SilverLight浏览器插件实现远程流程定制,B/S三层架构,采用WebService,支持跨路由、跨防火墙等复杂的网络环境。

1.2.2系统构架

校园建站管理系统采取了如下的系统架构:

(1)前台网站子系统:

是学校网上对外发布的窗口,主要是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以网页的形式来展现,提供网站首页、学校概况、学校动态、教育之窗、学子风采、招生简章、资料下载等模版网站功能。前台网站子系统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要求来具体的设计和定制修改。

(2)后台网站管理子系统:

用来设计并能自动生成前台网站子系统,还提供了对前台网站子系统的内容的维护和更新、应用管理、模块的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因此后台网站管理子系统是整个学校建站系统的基础和核心部分。在系统化的后台网站管理子系统的基础上,还可以为以后的模块的应用,提供开放而又独立的端口。

1.3、校园建站管理系统主要特点

1.3.1性能特点

1、先进的设计架构 系统采用纯B/S架构;基于成熟稳定的微软.NET开发平台,采用C 和C#混合语言开发,支持SQL SERVER数据库;采用微软WF3.0工作流引擎开发的流程系统;采用Web Service来构建三层架构。

2、灵活的定制配置 通过独创的实体配置,动态构建表单呈现、列表视图、属性定义;数据字典的广泛应用,使得应用非常灵活。

3、实体配置管理 对教师、事务等几百种信息单元采用实体配置管理,动态构建表单呈现、列表视图、属性定义,保证了系统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4、工作流配置管理 针对日常工作中网站新闻发布的各种审批,采用可视化的工作流引擎定制器,能在无需编码的情况下创建各种工作流程,满足灵活多变的工作审批流程需要。

5、角色权限管理 通过对角色的成员、模块、权限的配置管理,实现工作的单元化,便于灵活的授权及调整。提高系统的配置的快捷性,同时也便于系统的动态适应。

6、并发性强 采用动态线程池技术、负载均衡技术及集群镜像技术,能够满足超大并发访问的应用需求。

7、安全性高 采用基于角色的层级安全机制、防挂木马机制、防注入技术、功能细胞元权限认证技术、数据链的无缝衔接设计、完善的系统日志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8、实用性强 只有实用,才能好用、才能用好。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大量的需求与专业的分析相结合;功能点设计与配置性的完美结合;数据字典、实体、工作流的广泛深入应用,确保了系统的动态适应性,系统可以动态适应学校的不同管理需要。

9、建站模据分离 采用CMS内容管理,无需学习复杂的编辑语言即可自定义建站,并将站点模版与网站发布的内容数据分离,自定义网站各种样式模版,网站发布内容更能调用工作流进行逐级审核。

10、分布式应用 数据中心存储、分布式应用,保证了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人、任何事都能通过系统得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

1.3.2技术特点

(1)实体功能应用

实体作为数字逻辑的一个类别,通常用于保存和更新一些现象的有关信息,例如:事件、人员或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对象。在软件开发中,实体是通常是作为数据的一种载体,传递数据用的。我们将校园管理系统中的各基础功能单元以实体定义归类,系统的各模块属性通过实体进行配置管理。

 实体特性 实体具有极高的可配置性,可以通过实体配置实现自定义字段,动态的定义需求表单和视图。以满足各种复杂的属性需求。

 工作流特性 充分利用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的先进功能的优势,使用可视化的性的工作流程设计器,能在无需编写代码的情况下即可创建复杂的工作流程,实现灵活多变的业务流程需求。

 并发特性 能够支持多并发扩展,能够根据您的业务增长进行扩展。其特有的可扩展性便于纵向或横向扩展。可使用负载均衡、服务器集群或 SQL 服务器镜像来满足大型学校的需求。或使用 Web 服务网格架构扩展数据中心,获得快速响应时间.

 安全性 系统在各个应用层实现卓越的安全性。老师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基于角色的层级安全功能,同时还可通过基于继承的安全角色来简化管理。轻松定制和控制数据存取。通过单点登录 (single sign-on) 充分利用基于角色的安全设置实现更轻松的管理

(2)图形化工作流引擎

工作流是使在多个参与者之间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文档、信息或任务的过程自动进行,从而实现某个预期的目标,或者促使此目标的实现。

校园管理系统中,工作流模块是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工作流系统是在微软工作流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的一套适合管理需求的各项工作流系统。校园管理系统工作流具有丰富的可定制性,在无需开发人员编码的情况下,通过Web浏览器就可以实现各种业务工作流的定制。期间操作便捷,满足灵活多变的流程需要。主要有以下特性:

1) 自由配置流程节点和规则

校园管理系统工作流可以自由配置流程节点。添加、移除和设置流程节点都是图形化的操作方式。有多种类型的活动用于配置流程节点:人机交互活动、自动运行活动、与分支活动、或分支活动和投票分支活动。与活动相对应,也存在多种流程规则:自动规则、条件规则、用户动作规则、与或汇聚规则等。

2) 灵活的条件规则设置

在工作流程中,经常存在根据表单值而转到相应的处理表单的情况。例如,在门户网站公告发布流程中,常常会根据公告的接受人员范围来确定审核人。苏亚星校园管理系统提供了灵活的条件规则设置功能,可以根据表单字段类型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条件。

3) 可配置每个流程节点的表单和处理人

苏亚星校园管理系统工作流提供了流程节点表单的修改功能 ,用户可以设定流程节点的表单是否允许修改,也可以调整表单的布局。根据业务的需要,可以为每个流程节点指定处理人。

4) 短信提醒、系统提醒功能

苏亚星校园管理系统工作流可以为流程节点设置短信提醒和系统提醒,并且提醒是以模板的方式保存。

5) 为不同的角色和部门设置不同的工作流

(3)CMS建站模据分离

CMS内容管理系统是苏亚星多年来以加快网站开发的速度和减少开发的成本、基于可视模版化的优秀设计。CMS的功能并不只限于文本处理,它可以处理图片、Flash动画、声像流、图像甚至电子邮件档案等。用户不需要学习复杂的建站技术,也不需要学习复杂的开发语言,就能够利用CMS构建出一个风格独特功能强大的专业网站。CMS系统还支持子站建立,各子站点可设计任意栏目和内容,子站能分级管理并能发布到不同域名。采用CMS内容管理,无需学习复杂的编辑语言即可自定义建站,并将站点模版与网站发布的内容数据分离,自定义网站各种样式模版,网站发布内容更能调用工作流进行逐级审核。

1.4、校园建站管理系统功能介绍

根据学校建站系统的需求和设计目标以及设计原则,我们推荐使用苏亚星(AsiaStar)校园建站管理系统作为学校的建站系统,通过该建站系统来建设符合学校要求的校园网站信息发布系统。苏亚星(AsiaStar)校园建站管理系统根据学校的门户网站管理特点,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精心打造的一套校园建站管理系统,具有角色权限管理、实体配置管理、工作流定制、人事管理、CMS/门户网站、系统设置的应用软件系统,可以根据学校的需要灵活配置组合成各种应用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校园的信息化建站管理。

1.4.1、日常事务

日常办公中常用的事务处理提醒在这,包括:待办事项管理、在线状态管理。

 我的桌面

◆待办事项

包含门户网站新闻发布中的审核提醒,及时提醒审核人处理。

◆在线状态 提供用户查询当前系统用户的状态。

1.4.2、人事管理

将学校所有教职工的人事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管理,为各级领导提供动态、实时、全面的调阅服务,通过权限精细配置,既能保证信息安全,又能方便工作。

◆ 对教职工资料进行管理;教职工入职、调动、离职管理;岗位管理;通讯录管理;支持工作流程审批。资料全面,维护、查询、使用方便,工作岗位要求明了。

◆ 支持人事资料管理、岗位管理、入职管理、调动、离职管理、通讯录管理。

◆ 支持附件,将相关资料扫描上传到人事资料的附件供随时调阅。

◆ 支持资料修改、入职及离职的工作审批流程管理。

◆ 支持人事评价,设定评价项目及标准,对特定人员进行评估。

◆ 支持提醒功能,生日及合同到期的及时提醒。

◆ 支持个人信息的呈现,信息资料、调动、岗位说明等个人资料动态呈现。

◆ 支持人事信息新建、修改、查看、删除、入职、离职等功能细胞元的权限配置管理。

1.4.3、CMS内容管理

CMS可让用户不需要学习复杂的建站技术,也不需要学习复杂的开发语言,就可构建出一个风格独特功能强大的专业网站。CMS系统还支持子站建立,各子站点可设计任意栏目和内容,子站能分级管理并能发布到不同域名。

(1)导航栏目管理

用户可自定义导航栏,支持授权、排序和关联页面管理。

(2)主题模块管理

支持主题模块编辑,支持模块定义、权限设置和发布流程设置。

(3)页面管理

支持用户对模版页面直接排版、支持版面样式内容管理、支持页面复制复用减少重复劳动。

(4)支持工作流管理

提供信息发布的工作流审核,便于安全、高效的管理页面信息发布内容。

(5)支持用户权限管理

提供CMS信息发布权限的分配管理,不同用户以及不同角色,可以进行相应权限的配置,做到网站的分级管理。

(6)其他信息管理

支持用户对网站LOGO定制,版权信息编辑管理。

1.4.4、建站系统

苏亚星(AsiaStar)校园建站管理系统集门户网站建立与内容发布管理与一体的模块化管理,无需学习和了解复杂的编程语言即可轻松构建心仪的专业门户网站,灵活便捷的设置更为管理人员带来了工作效益的提升。基于CMS内容管理系统优秀模版设计基础上,实现了元数据与网站框架分开管理机制,将具体的文字、音视频新闻内容在OA办公系统上进行管理,用户只要将想要发布的信息内容在办公系统上进行添加发布,网站页面就能自动呈现最新的信息内容。

(1)站点设置管理

站点用户管理(可同步系统用户)、网站运行规则设置及网站角色管理。

(2)图文新闻内容管理

支持对新闻具体内容及相关文字和图片进行上传编辑,系统采用类WORD的编辑模式,用户轻松上手。

(3)新闻发布规则管理

支持用户对新闻发布规则进行设置,如是否允许评论、新闻重要性、是否置顶等。

(4)用户投票管理

创建投票项目供前台用户进行投票,提供会话限制,IP地址限制,注册用户限制等投票运行策略,提供查询结果的功能,以图表模式呈现,并且在后台有统计投票结果的功能。

(5)敏感词管理

提供站点敏感词管理的功能,自带16000多条新闻敏感词词库。

(6)站点布局控制

可随时修改网站页面布局以及呈现的内容。提供导入导出站点模版功能,提供多种视图模式呈现新闻内容。

(7)在线报名管理

支持自定义报名说明及报名表单,报名后自动生成报名号提供给用户。提供报名信息联络标记功能,并可与教务管理的新生录取关联。

(8)新闻上报功能

在城域网平台系统中,学校可向教育局网站上报新闻,审核后可在教育局网站发表。

(9)我的文章管理

用户可对自己创建的新闻进行统一管理,根据权限进行相应操作。

(10)留言板功能

提供网站留言功能,并可对留言进行审核、删除、回复处理。

1.5、系统管理

将系统各种具体的运行规则集中在这里进行统一设置,技术管理员统一配置系统,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地服务于学校。

具有对系统属性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工作流规则和客户端设置管理。

◆ 系统管理 即对整个系统的个性化运行规则进行设置管理,管理员一旦设置完成,所有用户都会在对应的规则下运用系统进行办公。

◆ 组织管理 即对学校的整体组织部门进行设置管理,方便学校日后授权管理对应的用户。

◆ 工作流 即可以对学校的一些标准常用事务流程定义常态化的审核模版,以后重复的事务审核即采用标准模版流程审核。

◆ 客户端 即可以对客户端登陆规则进行管理,支持即时在线用户状态查询,支持登陆日志查询,支持客户端登陆提醒功能。

2、教务管理系统

2.1、性能特点–校务办公平台

苏亚星校务管理系统V5.0 是苏亚星公司根据全国三万多所学校用户的需求、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及V3.0/V4.0版本所累积的技术成就而精心打造的校园网核心基础软件,包括系统设置与管理、学校基本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职工信息管理、组织管理、教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体育卫生管理、办公信息管理、后勤管理、图书管理、教材管理、实验与实习管理及校长助理等十四个大的子系统,拥有近千项子功能,通过系统独特的定制功能,可以让学校各职能部门都能拥有一套既符合教育部标准又具有卓越性能的信息管理系统。

苏亚星校务管理系统,是校园信息网络的支持系统,它利用现代计算机、通讯、多媒体、软件技术,由数据中心(数据库)、系统软件、信息支持系统组成。在此系统上,可以集成各种事务处理系统、基础办公软件等多种应用系统。

苏亚星校务管理系统有一整套完善的权限管理体系,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每一个用户都只能对授权范围内的功能项进行操作。

2.2、系统架构性能

架构特点

本系统从应用上分为:管理应用层、教师应用层、学生应用层 三个方面。

 管理应用层:系统管理人员界面,提供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安全管理、学校各类基本信息设置。管理人员最主要的任务是维护系统的完整性、安全性、有效性。管理人员应将相应的权限分配给教师和学生,由教师、学生来完成系统各种数据的录入搜集工作,如有需要管理人员应核对关键数据以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对于离职或毕业的学生应及时的收回相应得权限以保证系统得安全性。

 教师应用层:教师人员界面,提供个人信息查看,授课成绩录入,相关学生信息查看等操作。如管理人员赋予其他权限则可进行其他相应的操作处理。

 学生应用层:学生界面。提供个人信息查看、修改功能。学生可以选择课程,查看自己的成绩以及学籍卡等信息。如管理人员授予其他权限则可进行其他相应得操作处理。

性能特点

 卓越的性能 采用WINDOWS DNA(分布式网络应用结构)的结构思想,基于B/S结构,支持大型关系数据库SQL,采用大量的COM(组件对象模型)控件技术和优化的数据库处理方法。充分实现了分布式的结构,集中式的管理,灵活的用户接口,模块化的设计,使得系统的性能非常优越。

 标准化程度高 首家基于教育部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开发的校务管理系统,教育部于2002年8月6日发布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定了学校的管理信息与交换标准。通过几十位软件工程师的近一年的努力,且结合苏亚星公司在教育信息化软件开发所累积的技术成果和用户需求,使得系统数据格式流程完全支持教育部的标准,并且系统功能应用很好满足学校用户的使用要求。

 极强的定制性 虽然系统具有近千个应用子功能,但通过系统的定制特性,使得学校各职能部门及人员都具有自己所关心的功能模块,同时也不会因为系统的庞大功能而出现应用推广上的问题。

 应用性强 苏亚星公司专业从事教育应用软件的开发已有5年多,全国拥有三万多所学校用户,无论开发人员还是服务人员都能充分考虑到该系统的应用性,使得用户使用方便快捷。比如:学生成绩录入功能,系统就提供了七种录入方法,能充分满足老师的各种使用习惯。

 扩展性强 一方面是系统基于教育部的最新标准,另一方面是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无论与苏亚星其它产品还是与基于标准的其它厂家产品,系统都会具有很好的兼容性,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

 功能全面 系统具有近千项功能模块,能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的需要。

 安全性高 系统设置了多层数据安全屏障,具有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所有的功能模块都采用身份认证制度,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2.3、功能介绍

1、系统信息设置与管理 具有微代码、标准代码、功能定制、用户及群组、权限、日记、安全IP、校园网模块链接、友情链接、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单表备份与恢复、数据导入与导出等子功能

2、学校基本情况信息管理 具有基本信息、部门、学期、年级、班组、升级、校规、校史、校风校训、上级教委、达标信息、信息化建设、重要通知发布、重要提醒等管理子功能

3、学生信息管理

*学生学籍档案管理 具有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增加学生、统一编号、信息维护、分班、班组组织、班内编号调整、调班处理、补贴发放、欠费记录、导入导出、学籍卡打印、毕业信息),学籍变动管理(报到注册、毕业、结业、留降跳级、保留入学资格、恢复入学资格、休学、复学、停学、退学、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取消学籍、恢复学籍、转出、转入、借读、学籍挂靠记录)等管理子功能。

*学生成绩管理 具有考试管理(考试安排、考试内容、考试课程分项、考场维护、考场安排设置、总分计算方法、成绩录入、成绩维护、成绩导入),成绩统计、统计、打印、分析等子功能。

*学生综合素质管理 具有德育、智育、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技能、学生评语模板、期末评语录入、学生综合素质报告、成绩报告单等管理子功能。

4、教职工信息管理 具有基本信息(学历学位、政治面貌、语言能力、奖励、惩处、简历、工资变动、工资结构、福利保险、住房公积金、住房、配偶),教职工工作考核(组织考察、教学工作、任课、教师业务考评、干部工作考核、工人考技考工、工作返聘、教师所教课程登记),教职工职务信息(行政、党派职务、岗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工人技术等级、社会兼职职务、学术团体兼职),教职工异动信息(国内专家、来华定居工作专家、学者、进校、离校、校内异动、国内进行学习、出国(境)学习工作、离退休),教职工考核管理(考核项目管理、考核项目组合、考核成绩维护、考核成绩统计查询)等子功能。

5、组织管理 具有党支部、团支部、党员、团员、党员培训登记、团员培训登记、党费、团费、活动、其他组织(制度、宗旨、成员、活动)等子功能。

6、教务教学信息管理 具有学科设置、教研室学科组、开设课程、教务工作、年级工作、教学进度、授课计划、教学活动、教研组计划、公开课计划、汇报课计划、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表录入、临时调课、教师授课课时统计、对班级/教师/年级/教研室/全校/临时课表进行查询、课表变动查询、校历的制定与查询、周历的制定与查询、收费登记与查询等子功能。

7、科研信息管理 具有科技项目信息、科技著作信息、科技成果、科技交流等子功能。

8、体育卫生信息管理 具有学生体育、学生医疗保健、教职工卫生医疗保健等子功能,

9、办公信息 具有办公文件、办公事务、文档信息、报名等子功能。

10、后勤管理 具有房产与设施信息、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等子功能。

11、图书管理 具有用户书籍管理、流通管理子功能。

12、校长助理 具有校长之窗、校长查询系统等子功能。

13、教材管理 具有教材信息管理、教材流通管理、教材评估管理等子功能。

14、实验与实习管理 具有实验安排及查询、实习基地、实习计划、技能等级证书等子功能。

3、远程教学

3.1、客户需求

客户需要在每间教室实现诸如资料查询、网络视频点播、讲座、资源共享等功能,我们认为可以利用苏亚星VOD视频点播平台解决方案将上述功能统一实现。VOD视频点播平台是校园网远程教学和娱乐平台,可以通过学校普通录像设备将经典课程、纪念庆典、领导视察讲话等实现在校园网或广域网上的直播,也可录制成视频文件,上传到系统供相关人员进行远程点播学习。可以将娱乐性的视频节目上传到系统,满足相关人员网络健康娱乐需要,同时提高大家对校园网络的应用兴趣,带动工作、学习的应用。系统除了要求支持所有流行媒体流、大用户并发请求外,要求具有严格的权限审核设置,保证不同的节目开放给不同的人群点播。

3.2、苏亚星vod视频点播(直播)系统介绍

VOD视频点播(直播)系统是能在用户需要时随时提供交互式视音频服务的系统,即“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在网络上具有提供给各个用户对大范围的音频节目、视频节目、多媒体信息进行同时访问的能力。苏亚星VOD视频点播系统V5.0 是一种采用微软公司最新的Windows Media Server流媒体服务作为平台,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实现对网络上的流式媒体进行高质量点播的专业级VOD视频点播系统。采用独创的视频传输技术,业界领先的视频流调控机制,能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动态地保证了点播人数的最大化。能够满足不限数目的用户并发点播和流畅观看同一或不同节目。

3.3、性能特点

(1)采用最先进的流媒体平台

苏亚星VOD视频点播系统采用Microsoft最先进的Windows Media Server流媒体服务作为平台,能够在宽带网上提供实时的、高质量的、分布式的视频流服务;

(2)全面支持流媒体的多种播放方式

系统支持当今流行的单播、组播、点播与广播等流媒体的播放方式,系统不仅拥有高性能的单播点播功能,同时具有多播广播的先进功能,可以在使用很少带宽的情况下向用户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和音频。

(3)最完全的媒体流格式支持

支持MPEG1(mpg、dat)、MPEG2、MPEG4(avi、asf)、MP3、RealMedia(rm)等各种媒体,同时支持所有非媒体流格式,如:Word文档、PowerPoint幻灯片、课件、Flash文件、执行文件等的播放;

(4)基于大型关系数据库

VOD视频点播系统采用的后台数据库,支持当今主流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MS SQL SERVER 7.0 / 2000等,有极强的数据安全性;

(5)极强的开放性和扩展性

系统采用Windows DNA(分布式网络应用结构)的结构思想,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Web应用系统,整个系统具备很强的开放性和扩展性;

(6)运行稳定性

系统稳定运行是依靠系统IIS(互联网信息服务器)的稳定可靠的运行,系统采用大量的COM(组件对象模型)技术和优化的数据库查询方法,减少服务器的负担,从而保证了IIS的稳定运行;

(7)系统安全性

系统严格采用用户认证的制度,对所有功能模块的使用都有验证,只有经过系统管理员分配的功能模块用户才可以访问,其他的模块对用户来说都是不可访问的;

(8)全程远程网络管理

提出教育系统信息资源全程网络管理思想,系统管理员可以在网络的任意一个地方进行VOD资源管理(包括Vod资源的上传与下载等),大大方便了系统的管理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

(9)完善的计费功能

对用户进行包月和不包月计费设置,对资源进行按流量和按点播次数进行计费,用户可以任意选择计费模式;

(10)个性化的VOD视频文件设置

对新添加的影片等VOD资源,管理员可以设置影片剧情介绍,包括影片语种、影片导演、主演、影片长度、影片加入时间、点播次数等信息,同时可以对影片预览的时间设置,让用户只可以预览某一段时间内的影片。

(11)信息发布与社区服务

新闻和公告的及时发布,留言功能,在线浏览。

3.4、功能介绍

3.4.1、产品系统架构

1、 系统技术架构

系统从技术设计上包括5个部分:

● 标准B/S服务模式,WEB、数据库可以选择分布式配置。

● MMS(Microsoft Media Server (MMS) protocol / Microsoft Media 服务器 (MMS) 协议)标准流媒体服务。

● 数据存储(本地或网络存储)与远程管理。

● 高级群集服务。

● 视频直播与自动存储入点播库。

2、 系统应用架构

面向网络服务运营的专业VOD点播系统,功能全、易用、易管。从应用上分为用户应用层、系统管理层。

● 用户应用层:用户访问界面,提供点播、多功能查询、上传与下载、其它服务。页面布局规范美观,GUI界面进行模块化设计,各个模块可以灵活定制,系统管理员可以方便定制个性化的用户访问界面;

● 系统管理层:管理员运营、维护、管理界面,用户管理、资源管理、资费管理、用户服务界面管理与配置、系统设置、安全与权限管理、高级应用管理(群集服务、直播服务)等等。后台管理页面采用树形目录对功能进行分类规划,方便管理员定位和查找,非常有利于管理员操作。所有管理功能都支持WEB方式的远程管理。

3.4.2核心流媒体技术

1、更适合校园网/INTERNET网络点播服务

● 流媒体服务采用MMS(Microsoft Media Server (MMS) protocol / Microsoft Media 服 务器 (MMS) 协议)标准协议,能根据不同网络性能、不同用户级别提供不同品质与流量的点播服务。MMS所提供的动态检测网络性能与动态编码技术,能为各种性能的网络提供稳定的点播服务,特别适合远程复杂的网络应用。

● 用户访问点播界面使用标准B/S服务模式,所有WEB相关服务使用HTTP、FTP等标准协议,点播服务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程序、客户IE不需要做任何额外设置。

● 所有服务都采用了标准化的技术与规范,因此点播服务能更好地支持各种规范的网络安全系统,如可以透防火墙、网关等,这是C/S架构软件很难实现的。

2、MMS服务被集成到WINDOWS操作系统中,性能更好。

● 与操作系统集成,媒体流并发性能发挥到极至,单服务器最大提供多达2000点并发服务。操作系统的这种文件访问的并发性是任何其它应用程序很难超越的。

● MMS服务被集成到WINDOWS操作系统中,即装即用,无须复杂配置。对于高端应用,VOD点播系统提供WEB式远程管理功能。

● MMS服务功能强大,兼容性好,提供非常专业的流媒体服务。

3,功能全面,提供多种高级应用

● 提供广播站、多播站等服务。

● 提供专业的视频直播服务,视频直播支持模块化、分布式应用,支持各种装入到操作系统的设备,彻底突破了以往视频系统对设备的指定性限制。

● 支持媒体格式众多,支持MMS、HTTP标准协议的访问服务。

● 提供精准的流量控制服务。

● 其它见第四部分的功能特色说明。

3.4.3、群集服务与数据存储、管理

1、核心群集技术

● 提供点播服务器的群集功能,可以有效、可靠、方便的支持超大并发流访问服务。

● 群集功能设计巧妙,模块化好,构建快捷,维护管理上方便易用,工程性非常好。支持远程WEB方式的管理与配置。

● 群集服务负载平衡可管理性好,效率高,能有效保证主站(访问站点首页)的响应 性能。负载平衡策略包括:服务器综合性能负载平衡、IP地址分段负载平衡、均衡负载。通过这些负载平衡策略的部署,可以实现各个服务器的有效利用和高效运转,以最佳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稳定、高效的点播服务。

● 应用模型:中心机房模型(集中式群集)、星形分布模型(远程节点式群集)。中心机房模型针对于商业运营服务商或者规模较大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服务器集中在一个局域网中的情况;星形模型的典型应用:中心服务器放在区域资源中心机房,各个学校安装子服务器,通过星形模型连接到中心主服务器,通过群集技术实现各个学校数据的共享。

2、数据存储与管理

● 支持本地存储与网络NAS存储。

● 支持数据资源的远程上传与下载,采用FTP、XML等标准规范。

● 提供WEB方式远程资源管理,同时提供可选的批量资源管理工具。

3.4.4、学校直播功能需求

苏亚星VOD点播(直播)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在校园内建立各种直播需求,比如校长会议直播系统,校园电视台直播系统,教学实况直播系统,便携移动直播系统等。下面根据具体的应用进行分别阐述:

1) 校长会议直播方案

在校长室或者校长会议室配置直播站系统,安装摄像装置和麦克风,校长可以方便地对学校师生召开会议或者进行演讲,还可以将直播内容实时录制成音视频文件,供没有收看到直播的师生进行点播,主动学习。

这种直播方案中,只需要在校长室的计算机上,安装直播站管理程序,配备摄像头和麦克风,就可以实现实时的视频、音频的现场直播。当然,需要保证校长室计算机和VOD服务器之间的网络通畅。

2) 校园电视台直播方案

学校可以利用苏亚星VOD点播(直播)系统配置网络数字电视台。主持人可以在学校电视台对权限师生进行现场节目直播,也可以将实况录制成节目,发布到网络上供师生进行点播。同时,还可以将有价值的有线电视节目,通过VOD直播系统,转播到网络上,供师生收看。

在这种直播方案中,学校电视台的配置和校长室一致,可以参照校长室计算机进行配置。如果需要转播电视节目,需要配置电视卡或者电视盒,用于电视的接收。

3) 教学实况直播方案

利用苏亚星VOD点播(直播)系统,还可以实现教学实况直播功能,用于学校公开课、网络教学、课堂节目录制等。通过在教室配置的直播站系统,将老师授课现场以及教室操作的电脑桌面,现场直播到网络上,供教室以外的师生学习和观摩。同时,也可以将课堂内容录制成音视频节目,发布到网络上,供学生点播使用。

在这种直播方案中,教室内部计算机需要安装配置苏亚星VOD点播(直播)系统的直播站管理程序,配置摄像装置和麦克风,用于将老师的视频、音频信息直播到网络上。如果用户通过电脑进行教学,可以将计算机桌面的内容直播到网络上,而不需要通过摄像装置进行采集,只需配置麦克风即可。

4) 便携移动直播方案

直播系统可以应用在校园网的很多地方,但是在任何地方都配置直播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为了方便进行直播,我们提供便携移动直播方式。例如,通过便携移动直播方案,可以轻松实现学校文体活动的直播、报告会直播等等。

由于苏亚星VOD点播(直播)系统可以支持USB摄像设备(也可以支持视频采集卡设备),所以非常适合便携移动直播,只需要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USB摄像头,一个麦克风,就可以轻松构架临时直播室。直播者可以事先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配置苏亚星VOD点播(直播)系统直播站管理程序,在现场接通网络就可以进行现场直播了。

3.4.5、产品主要功能特色

● 美观的用户访问页面:最新版本VOD系统在界面上做了重新规划与改进,页面美观大方,容易操作,特别适合学校用户和商业运营,很容易吸引用户登录点播和下载;后台管理页面,框架清晰,易于管理。

● 灵活的首页定制功能:新版本VOD系统提供首页风格的自我定制功能,管理员可以自行修改首页风格与栏目名称,可以更换首页LOGON图片以及自定义推荐资源,还可以自定义首页或者其他页面的广告。通过这些方面的定制,管理员可以方便地设计出符合实际运营需要的VOD服务访问首页。

● 后台管理方面的全面性,简单化:功能模块涵盖到用户使用的方方面面,能满足系统运营的各方面需要。同样在操作上也很简洁,功能定义清晰明了,让管理员很方便的知道该怎么去做,易装易用,而不需要繁多的学习培训。

● 支持常见的各种媒体格式:新版VOD可以支持常见的各种流媒体的点播,包括:ASF, WMV, MP3, WMA, RM, RMVB, 以及非流媒体的MPEG, AVI, SWF, PPT等等。对于很不常见的媒体格式,只要点播机器本身可以播放,也可以实现点播。

● 彻底的B/S服务架构,点播用户访问VOD节目时不需要安装任何的客户端程序,也不需要进行复杂设置,使得软件更加通用化,点播界面实现了与IE浏览器的无缝连接,用户可以在不下载任何控件与播放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很随意的点播VOD系统里面的资源。管理员可以远程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要能够访问到VOD系统服务器就可以进行管理。

● 完善的商业运营体系:新的VOD在计费上更加清晰和灵活,增加了积分的功能,用户可以方便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充值方式,还可以进行包月点播。对于资源,可以设置成按照时间收费、按照流量收费和按照次数收费,可以灵活满足各种商业运行的需求。商业运营的开发定位,使得产品无论是在功能还是性能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客户的应用需求。具有完善的前台运营以及后台管理功能。

● 支持匿名登录模式:对于各种用户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注册用户登录模式。为了满足部分学校实行完全免费开放的要求,新的VOD提供匿名登录,用户无须进行注册和登录,就可以进行随意的点播。

● 注册用户的会员专区:新的VOD为注册用户提供了单独地会员管理专区,注册用户可以在会员专区中方便地维护自己地基本信息,可以进行充值以及包月申请,可以查看消费记录以及当前余额,可以查看自己收藏的资源,可以进行资源上传,还可以通过给管理员发送短消息与管理员进行沟通。

● 强大的权限管理与安全控制:系统管理员在后台可以进行多种样式的权限管理。可以对管理员用户或者用户组设置功能维护权限、给管理员分配资源维护权限,可以对注册用户或者注册用户组设置资源点播权限和下载权限,可以给注册用户分配资源上传权限。

● 资源上传简单高效:用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资源的上传和维护。①对于少量的日常维护,用户可以通过后台的资源内容管理功能进行管理,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非常方便;②对于大量的资源的集中维护和管理,可以使用本地资源管理工具,可以通过指定目录或者导入目录的方式,一次导入整个的资源目录,高效可靠;③对于较多资源的维护或者日常的维护,还可以通过远程资源维护工具来实现,用户安装一个管理工具以后,可以连接到服务器上,进行批量导入和维护,用在网络带宽受到限制的时候特别合适。

● 灵活高效的资源管理功能:可以方便的添加和修改资源目录,可以修改资源介绍以及资源宣传图片;可以灵活地将资源目录调动;可以方便地将资源调动到指定地其他目录下。

● 独特的流量控制功能:新版VOD提供独特的流量控制功能,可以方便地解决由于用户过多和网络带宽受限引起的点播质量下降问题。通过设置流量控制,就保证了在线用户的点播质量,这个流量控制对于电信级因特网的运营有很大的帮助。

● 新增的广告编辑功能:管理员可以方便地为首页或者各个目录下资源地点播页面设置广告,还可以设置首页浮动广告,充分满足用户进行商业运营和宣传地需求;

● 强大的日志管理功能:可以详细记录系统用户的操作过程,有利于责任落实;详细记录注册用户的点播记录,方便管理员查询和核对。

● 服务器群集,支持超大并发流:新版VOD继续支持服务器的群集,通过群集服务器实现单个服务器无法承担的超大并发流,可以更加稳定和高质量的支持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和点播。

● 多样的负载平衡策略:对于群集服务器的用户,如何有效利用各个服务器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新版VOD提供了三种负载平衡策略:IP地址分段、服务器综合性能、负载均衡,分别满足不同情况的用户。

● 广播站功能:新版VOD提供稳定地广播站功能,管理员可以很方便地创建广播站以及对广播站中地资源进行编辑,可以将多个单独地媒体文件组合成一个资源进行连续的不间断广播。广播站可以实现对会议、教学讲座、以及电视节目的实时广播。

● 支持视频直播功能:新版VOD系统提供视频直播服务,在线用户可以使用IE直接访问VOD系统的视频直播服务,可以选择直播节目,在线视频直播清晰流畅,无须下载安装任何额外的程序,无须做额外的配置。

● 视频直播服务器可以实时地将从视频采集设备(摄像头、视频采集卡等)采集到的信息转化为直播节目,并作为视频直播服务提供给用户在线访问。视频直播节目同时可以进行实时录制存储,存储的节目自动进入VOD点播系统数据库供用户随时访问。

3.5、系统界面

VOD系统校园版主页面

3.6、系统使用图例

4、网络阅卷系统

4.1、网上评卷在校园里的应用

学校应用网上评卷系统的好处:

 与高考、中考阅卷方式接轨

2005年高考评卷,全国共19个省份及直辖市使用了网上评卷系统,北京于2006年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中考很快也要实施网上阅卷。

学校使用网上评卷系统有助于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答卷方式,以避免因不规范的答卷习惯而影响升学考试成绩。

 有助于提高学校信息化程度,提高学校知名度,从而提高学校的生源质量

学校可以轻易地永久保留学生试卷的图像与得分信息,建立一个庞大的学生考试信息库。

学生历年、历次的考试数据可以上网发布,家长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站获得自己孩子的发展轨迹,我们的系统还可以为家长提供孩子未来的学习预测、模拟录取、模拟投档等。

该产品投入后,家长跟学校才真正互动起来,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也相应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也大大提高;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各学校自身的网络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

 科学准确的统计分析

系统投入之后可以解决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难以收集的成绩数据、试题分析数据、排名、决策及预测数据;可对考生的成绩进行科学准确的统计分析。统计对象包括考生个人、班级、年级及全校的考试成绩,也包括对单科分数、总分、平均分、标准分、排名、标准差、难度、信度、区分度等指标。

 减轻了教师阅卷压力

只要有连接网络的计算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评卷工作,教师甚至在家中,只要打开系统,就可以进行试卷评阅,减轻了教师的评卷压力。

 发现评分标准的差异

“多评”机制也有助于非常方便地发现教学老师在评阅同一道题目时的给分差距,从而有助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这个系统可以帮助学校主管领导第一时间、全方位掌握教学考试动态,通过对相关考试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老师进行有效考核,提高教学质量。

 一次性投入,永远受益。

系统投入为一次性的,日常运行不增加任何成本,答题卡用纸不做任何改变;软件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数据得到有效保存和积累,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投资。

4.2、全能校园网上评卷系统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考试的改革,网上评卷作为一种新的考评方式已在全国的大型考试中实施。长期以来,传统的手工评卷方式一直存在着密封过程复杂,分数统计滞后,阅卷人员的工作量大等诸多问题。为加快我国中小学学校的教育考试管理信息化进程,我们总结了各省网上评卷实施于大型考试的经验,结合如今学校对考试信息平台建设的要求,推出了《全能校园网上评卷系统》。该系统针对当前高校、中小学教学与考评的特点和需求,对系统的实施、管理进行了简化和优化,除加强了成绩统计分析及预测功能之外,更力求于为校园建设考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新的校园考试文化。

 简易的答题卡模板制作

用户使用本模块,扫描一份答卷或者加载保存在存储设备上的图像,定义该答卷的识别方式、位置、分布特征(行列数、识别方向)等信息,同时可以定义主观题选做标记、主观题区域、考生信息区域等。

支持目前市面上主流题卡的扫描,适用各类教育考试。市面上主流题卡类型包括:

1)没有同步头的试卷

2)有两边同步头即左、右任意一边,和上边有同步头

3)只有左边或者右边有同步头

支持A3单双面、A4单双面、B5单双面以及各尺寸加长,用户还可以自定义任何扫描仪支持的尺寸。

 基于互联网模式的考试阅卷,无须投入更多的硬件成本

全能校园网上评卷采用的是b/s架构,无须安装任何的插件,只需登录ie浏览器,教师在家中即可进行评卷。

 科学有效的评卷质量和评卷速度监控

系统可以采用“多评”机制,并且进行实时的误差控制。评卷教师使用IE登陆评卷界面,对照题卡图片进行评分,评卷组长可对评卷的进度和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并可对已评答卷进行抽查,有问题的可重新给分。在评卷过程中发现模糊不清、答错位置等答卷应提交为问题卷,问题卷的处理和分析对培养学生熟悉网上评卷的考试模式,避免非学术失分有很大帮助。

 科学的成绩统计分析与评价系统

统计参数包括:

原始分、标准分、平均分、排名、选择率、正确率、最高分、最低分、闪光点、薄弱点、标准差、区分度、贡献值、难度、信度、Z分数、分数百分等级、分数分布、名次分布等统计指标的自由组合。

强大的查询功能及供用户自定义查询

1)可以对个人、班级、年级、学校及科目、题目和小题进行统计分析。

2)支持班级自由组合、科目自由组合及统计项目与指标等统计参数的自由设定。

3)可自动生成个人、班级、年级的简明报表、详细报表、对比报表、汇总报表、名次分布报告、各班考生得分分布表、考生成绩排名报表。

4)支持对个人、班级、年级、学校历次考试成绩的跟踪管理,包括对科目、总分、排名、成绩分布、名次分布及各项测量结果的跟踪管理。

 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的试卷讲评功能

试卷点评程序是全能校园网上评卷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评卷完成后用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点评,可以丰富直观的显示评卷老师在评阅中给出点评信息,并能统计考试信息。重庆中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试卷点评系统是一套优秀的试卷点评工具,本工具不仅可以统计各项考试信息,还能将评卷老师在评卷过程中的电子批注还原于被点评试卷之上,真正做到用信息化的手段处理并管理传统试卷数据。

4.3、功能点

 整卷点评

可实现全班级每道题的区域原始图象汇总。任课教师在投影上即可对全班级每道题进行点评。对每道主观题的解答情况有总体的掌握。

 各题的平均得分情况

通过报表的形式,可以直接查阅各题的平均得分情况,特别的,客观题可以直接得出各题、各选项的选择比率与正确率。

 主观题的闪光点薄弱点

通过图表的形式,可以看出本班级的每道主观题与总体的比较,方便教师针对性的对本班级薄弱部分进行讲评以及加强化训练

 客观题正答率

可以看出学生每道题的正确率与错误率,以及每道题选A,B,C,D的人数,方便教师对全面掌握学生的答题情况并进行针对性讲解,提高讲评效率。

 报表

我们可以给学校提供 以下几种报表(括号内为可导出的文件格式)

班级基本情况(ExcelPDFTXTDBF)

各题平均得分(ExcelPDFTXTDBF)

主观题闪光点/薄弱点(ExcelPDFTXTDBF)

客观题正确率(ExcelPDFTXTDBF)

–系统流程图–

4.4、产品优势

 制卷过程简单,印刷成本低廉

题卡价格对比表:

厂家 A3答题卡成本 A4答题卡成本

公司A 0.6元 0.3元

公司B 0.7元 0.4元

本方案 <0.2元 <0.1元

使用word便可以快速制作答题卡,制卡过程简单,整个版面不需要同步头及其他定位器,答题卡对于印刷及纸张的要求也不高,用普通55g复印纸即可用来印刷单面题卡、70g复印纸即可印刷双面题卡,在印刷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偏移等情况也不会影响系统的客观题识别。

与传统高考答题卡相比,它的优势体现在:

 高考答题卡是双色印刷(黑色和红色),需要进行两次印刷,先印红色,再印黑色,两次印刷必须严格对齐,误差必须≤0.1㎜,重庆中丰科技有限责任的答题卡为单次单色印刷,印刷一次成型,不会存在印刷偏移等问题。

 无需同步头(定位块),对制卷要求降低,因为制卷过程中客观题的方位必须与同步头严格对齐,否则会造成识别出错。

 如果考场发现答题卡缺少,重庆中丰科技有限责任答题卡只需复印就可提供,高考答题卡需专门预留。

 新答题卡模式下节省的印刷成本

以2007年某市中考为例,2007年报考人数共100,000人,每个考生6张A3答题卡,使用本系统后,光答题卡的印刷成本就可以节约如下:

公司名称 考生数量 张数 每张答题卡费用 总需答题卡费用

A 100,000 6 0.6 360,000.00

重庆中丰科技公司 100,000 6 0.20 120,000.00

节约 240,000.00

得出结论:一次考试,光答题卡的印刷就可以节约成本:240,000元。

 评卷电脑不需要安装客户端及插件

在客户机上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及ActiveX插件,只需要打开任意浏览器就可以进行评卷和监控。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评卷准备工作的压力,因为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机房计算机配备了硬盘还原卡或者因为安全设置等因素而不能安装新插件等情况,并且若需要安装客户端,在使用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卸载工作,这些都大大加大了准备工作的复杂度,一旦软件系统需要做出调整,需要在每个客户端上都进行操作,纯B/S结构就避免了这种情况发生,技术人员只需要调整服务器软件设置就行。

 完全满足新课改主观题选做的要求

全能校园网上阅卷系统可以支持二选一,五选三等N选M(M<N)题型,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即可准确无误地对学生所答试题题号进行识别分类。

 评卷质量监控内容丰富

评卷教师的评卷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了考生的最终成绩,而评卷组长对于所有教师的评卷过程的监控力度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评卷质量好坏,所以重庆中丰科技有限责任系统在评卷质量监控方面做了全面设计。

在系统中,在正式评卷前有试评状态、培训状态A、培训状态B、正评模拟状态,这几个过程可以让教师掌握评卷标准,只有合格的教师才可以进入正式的评卷。在评卷过程中,组长可监控的指标包括平均速度、平均分、标准差、匹配度、主客相关、全体一致性等,系统还通过多评机制、发送自评卷、发送受控卷等操作来控制教师的质量。

 成绩分析报表

全能校园网上阅卷系统在评卷结束后,不仅可以立刻统计出试卷的总分,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成绩分析报表,包括各校之间、各县市之间的成绩对比,根据各个地市教育局所关心的统计不同,系统也可以自定义各种报表,通过数据分析来指导以后的教学及命题。

–班级成绩对比—

–试卷质量分析—

–个人成绩单—

 质量检查端

为了杜绝因为人工的失误造成漏统分等情况而导致最终成绩不正确,重庆中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进行技术攻关,新增加了质量检查端,对于考试出成绩的题目数、题卡正反面得分对比、试卷小分检查、异常分数怀疑、同一学生各科分数对比、主客观分数对比、题卡正反面分数对比等情况都进行系统校验,对于校验有异常的数据可以由人工去单个处理,完全杜绝了在扫描与评卷过程中因为失误操作造成的分数错误。质检过程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干预,完成后打印报表。具体质检内容如下:

 题目完整性

 各题满分校验,理论上讲:每道题都有得满分的考生,或接近满分的90%

 考生客观题高分,主观题低分校验

 考生客观题低分,主管题高分校验

 考生答题卡正面高分反面低分校验,可能重张引起

 考生答题卡正面低分反面高分校验,可能重张引起

 考生单科高分,多科低分校验,可能作弊造成

 考生单科低分,多科高分校验,可能扫描重张引起

 缺考考生0分确认

 未缺考考生0分确认

 缺考考生有分确认,可能是教师误操作给分,或客观题区域被污染,机器误判分

 点评系统

全能校园网上试卷点评系统是一套优秀的试卷点评工具,本工具不仅可以统计各项考试信息,还能将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的电子批注还原于被点评试卷之上,真正做到用信息化的手段处理并管理传统试卷数据。

–点评界面–

5、家校通

“家校通”是为实现学校、家庭和老师之间有着快捷、实时沟通而研发的先进教育网络互动平台,是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考勤信息化技术于一体的现代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这一平台,家、校双方能够及时方便地传递信息,有效解决家校之间沟通难的矛盾与问题,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随时随地的关爱服务,给学校、班主任老师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率的沟通渠道,交流起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充分实现了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教育格局。

据了解,“家教通”服务主要由运营商提供,从节约建设成本的角度出发,建议“家校通”由建设方与运营商进行沟通。由运营商免费承建,后续我们可以在校园网网站主页面上添加链接,可以跳转到运营商的家校通服务器上读取数据页面。

第十二章、多媒体会议系统

1、系统概述

1.1、工程建设目标

此次工程项目的会议系统包括行政会议室、班主任会议室、大会议室以及教学楼阶梯教室共4个会议室。设计原则以能举办普通会议、数字会议、教学会议、培训会议、多媒体会议等会议为目标。并可通过本系统进行远程视频会议。本系统的设计就是提供满足以上功能实现的活动环境。

1.2、系统设计技术标准及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50045-95

《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115-87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法》GB/T4959-1995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93

《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WH0301-93

1.3、系统设计原则

先进性原则

采用的系统结构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和系统使用当中的科学性。整个系统能体现当今会议技术的发展水平。

实用性原则

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操作方便、维护简单、管理简便。

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

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规范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经济性原则

在保证系统先进、可靠和高性能价格比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经济性的目标。

1.4、系统设备选型原则

用国内、外知名的器材,以及有雄厚实力和绝对优秀技术支持能力的厂家、代理商,以保证设计指标的实现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基本上选用同类产品中技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以保证器材和系统的先进性、成熟性。

选用高度智能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建立系统开放式的架构,以标准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既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用,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

2、系统功能及技术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个大型会议室除了要满足传统简单的会议要求外,还应具有高雅格调和优美音质、清晰图像演示,并且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扩展配备同声传译系统和投票表决功能以及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整个会议室它由大屏幕显示、多媒体音视频信号源、音响、切换和中央集中控制几大部分组成。选取具备先进功能的DVD和录像机以及实物和图文传送器通过大屏幕投影机还原其图像,为了更高效、实时地指挥需要配备一套中央集中控制设备,控制室内所有影音设备、信号切换、灯光、屏幕升降、音量调节等等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简化复杂的操作,能适合所有人士使用而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根据这一领域的需求以及我们的实际工程经验,我们将整个会议系统分成以下几个子系统。

数字会议系统

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

会议扩声系统

中央集中控制系统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

多媒体音视频系统

3、大报告厅设计说明

3.1、会议室概况

面积约为17.5*20=350平方米,主要设计功能为作学术报告、会议、多功能教室等。

3.2、系统设计说明

音响系统说明:AVTRONSYS手牵手会议话筒12只,作为主席台领导会议、作报告发言,2套JTS无线手持话筒用于听众区发言。报告厅一共有分布8只音箱,其中主扩声音箱为dB TechnologiesCROMO 12 有源音箱2只,声音均匀覆盖报告厅前场听众,辅助扩声音箱为dB TechnologiesCROMO 8 有源音箱4只,声音均匀覆盖报告厅中、后场听众。有2只作为舞台返听音箱,主要给主席台上领导提供均匀声音。

视频显示系统说明:报告厅主席台后墙安装一块LED屏,用于显示报告主题。系统主显示屏为180寸大屏幕,采用NECPA622X 高亮度投影机及电动升降架,平时不用投影时暗藏在天花中,要用就降下来。报告厅舞台两侧墙上分别安装一台65寸液晶电视,作为辅助显示,让坐在两边的可以更好观看图像显示。

报告厅左右两边各安装一台索尼 EVI-D90P会议摄像机,用于摄取整个报告厅听众区图像,报告厅中间安装一台,用于正对主席台,用于摄取主席台上领导图像。

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控主机、电源控制器及IPAD中控触摸屏,整个系统都通过一键式控制方式控制。

会议灯光:包括16台三基色会议等,可通过IPAD控制。

会议录像:硬盘录像机及监视器,存贮报告、会议音视频资料。

3.3、系统亮点说明

 整个系统都是通过IPAD一键式控制,包括系统开关、投影机电视开关、信号切换、摄像机控制、会议灯光开关等,操作简单,维护简单,还配有电脑控制,双重控制更加安全可靠。

 整个系统音量控制也是通过IPAD操作,简单易懂,省去调音台负责操作。

 摄像跟踪,谁发言摄像机自动对准谁,并把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 系统留有充足预留接口,便于后期功能扩展。

 系统可实现2个报告厅音视频信号互联互通。

4、班主任会议室设计说明

4.1、会议室概况

面积约为15.5*10=155平方米,主要设计功能为作学术报告、会议、多功能教室等。

4.2、系统设备说明:

音响系统说明:AVTRONSYS手牵手会议话筒8只,作为主席台领导会议、作报告发言,1套JTS无线手持话筒用于听众区发言。报告厅一共有分布4只音箱,其中主扩声音箱为dB TechnologiesCROMO 12 有源音箱2只,声音均匀覆盖报告厅前场听众,辅助扩声音箱为dB TechnologiesCROMO 8 有源音箱2只,声音均匀覆盖报告厅中、后场听众。

视频显示系统说明:报告厅主席台后墙安装一块LED屏,用于显示报告主题。系统主显示屏为120寸大屏幕,采用NECPX501X 高亮度投影机及电动升降架,平时不用投影时暗藏在天花中,要用就降下来。

简易中控系统:包括中控主机、电源控制器。

会议灯光:包括6台三基色会议等。

4.3、系统亮点说明

 系统音量控制可和大报告厅共用一套中控。

 系统留有充足预留接口,便于后期功能扩展。

 系统可实现2个报告厅音视频信号互联互通。

5、行政会议室设计说明

5.1、会议室概况

面积约为12.5*8=100平方米,主要设计功能为学校行政会议。

5.2、系统设备说明:

音响系统说明:AVTRONSYS手牵手嵌入式会议话筒17只,作为圆桌与会者发言,1套JTS无线手持话筒作为后排、侧排与会者发言。会议室一共有分布4只音箱,其中主扩声音箱为dB TechnologiesCROMO 8 有源音箱2只,声音均匀覆盖会议室前排听众,辅助扩声音箱为dB TechnologiesCROMO 8 有源音箱2只,声音均匀覆盖会议室中、后排听众。

视频显示系统说明:系统主显示屏为120寸大屏幕,采用NECP501X 高亮度投影机及电动升降架,平时不用投影时暗藏在天花中,要用就降下来。

会议室左右两侧中间各安装一台索尼 EVI-D90P会议摄像机,用于摄取整个会议室左右两边的图像。

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控主机、电源控制器及IPAD中控触摸屏,整个系统都通过一键式控制方式控制。

3、系统亮点说明

 整个系统都是通过IPAD一键式控制,包括系统开关、投影机电视开关、信号切换、摄像机控制、会议灯光开关等,操作简单,维护简单,还配有电脑控制,双重控制更加安全可靠。

 整个系统音量控制也是通过IPAD操作,简单易懂,省去调音台负责操作。

 摄像跟踪,谁发言摄像机自动对准谁,并把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 系统留有充足预留接口,便于后期功能扩展。

6、阶梯教室设计说明

6.1、会议室概况

阶梯教室长为16.2米,宽为12米,面积约为194平方米。主要用于召开学生会议或学生家长会议。

6.2、系统设备说明:

音响系统说明:AVTRONSYS手牵手会议话筒4只,作为主席台会议、作报告发言,2套JTS无线手持话筒用于听众区发言。阶梯教室一共有分布4只音箱,其中主扩声音箱为dB TechnologiesCROMO 12 有源音箱2只,声音均匀覆盖阶梯教室前场听众,辅助扩声音箱为dB TechnologiesCROMO 8 有源音箱2只,声音均匀覆盖报告厅中、后场听众。。

视频显示系统说明:阶梯教室系统主显示屏为180寸大屏幕投影幕,采用NECPA622X 高亮度投影机及电动升降架,平时不用投影时暗藏在天花中,要用就降下来。

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中控主机、电源控制器,整个系统都通过一键式控制方式控制。

第十四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施工技术措施

1.1、施工管理内容

工程施工管理:包括施工进度管理、施工界面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包括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安装工艺管理以及技术文件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包括施工图的规范化和制图的质量标准、管线施工的质量检查和监督、配线规格的审查和质量要求、系统运行时的参数统计和质量分析、系统验收的步骤和方法、系统验收的质量标准、系统操作与运行管理的规范和要求、系统的保养与维护的规范和要求以及年检记录和系统运行总结等。

项目的成功因素包括许多方面,任何项目的运作都可分为两个主要层面:

 技术层面:通过全面而详尽的需求调研来设计先进而又周全的方案

 管理层面:完善的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包括项目的质量监控、进度监控等各个环节。

根据国内外著名咨询公司的统计结果和XX运作大型项目的经验,第一个环节对项目的运作成功只起到30%的作用,而起到70%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个环节,即项目实施的管理、控制、协调与运行。设计了完善的技术方案,选择了先进的产品而最终项目进展并不顺利的案例比比皆是。

1.2、施工准备

1.2.1工程的施工准备

(1) 熟悉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

必须对设计说明、施工图纸和工程概算等主要部分进行对照、认真核对,对技术方案和设计意图要充分了解,必要时通过现场技术交底,全面了解全部工程施工的基本内容。

(2) 编制工程进度和施工组织计划

根据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的要求,综合现场的实际条件、设备器材的供应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配备情况,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力求做到人员组织合理、施工安排有序、工程管理严密。同时,注意与土建施工和其他系统的配合,减少相互之间的矛盾,避免彼此脱节,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编制原则:坚持统一计划的原则,认真做好综合平衡,切合实际,留有余地;坚持施工工序,注意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编制依据:工程合同范本的要求,施工图概预算和施工组织计划,企业内部的人力、资金等保证条件。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计划安排主要采用分工序施工作业法,根据施工情况分阶段进行。

(3) 施工的临时设施准备

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施工区布置临时设施,如管槽加工制作场、仓库、现场办公用房、工人换衣和休息房等。

管槽加工制作场:在管槽施工阶段,由于要现场对管槽进行一定的加工,因而需要确定加工制作场的面积。

仓库:确定仓库面积,用于现场急用的管槽、线缆及部分设备的临时储藏。

现场办公用房:确定现场办公用房,且需在里面配备照明、电话、电脑等办公设备。

工人换衣、休息房:确定需要用房大小面积等。

现场临时设施:现场施工用电主要是管槽加工时焊接用,其电源由业主负责解决,在临时用电线路上装我方电表搭接;安装施工用水量很少,如需要时请允许在主要在业主施工用水管取用。

(4)对工程所需设备、器材、仪表和工具进行检验

规格、品种、数量:对工程中所用的设备、缆线等主要器材的规格、型号、制式和数量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不符合规定的设备和缆线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外观检查:必须检查缆线的外护层有无破损,配线设备和其他接插件都必须符合我国现行标准规定的要求。例如设备外表必须完整无损,内部零部件必须齐全;所有安装配件均配套齐全、牢固可靠。

特性测试:缆线必须经抽样测试检查合格后才允许使用,对缆线的技术性能和各项参数应作测试和记录,具体有电缆或光缆的衰减、近端串音衰减、绝缘电阻以及光学传输特性等指标。要求接插件的各种机械和电气性能优良,光学传输特性符合标准。

仪器仪表:各种电气性能测试仪表的精度要求合格,必须事先进行全面测试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早检修或更换。对于施工中使用的光纤熔接机、电缆芯线接续机等设备都必须能保证正常工作、技术性能完善。

施工器具:各种施工器具应清点和检验,如有欠缺和质量不佳必须补齐和修复。攀登工具和牵引工具都不得有损坏和失灵现象,以防施工中发生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故。尤其是电动工具都为带电作业,必须详细检查连接软线并进行通电测试,确无问题时才能在施工中使用。

(5)检查安全和防火要求

 要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器材的妥善存放,重点检查:

 是否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是否能保证施工工作区的安全;

 危险物的堆放是否有防范措施;

 消防器材是否齐全有效,预留孔洞是否有防火措施;

 是否穿着合适的衣服、使用安全的工具。

1.2.2施工前的检查

(1)总体环境要求

检查总体工程环境是否满足安装施工条件和要求:

 检查建筑施工情况,特别是与综合布线工程相关部分的完成和质量情况,检查墙面、地面、门、窗、接地装置是否满足要求。

 检查机房面积、预留孔洞、管槽、电缆坚井(包括交接间)是否齐全。

 检查电力电源是否安全可靠,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管线是否安装妥当。

 检查天花板、活动地板是否铺设,铺设质量和承重测试是否可靠。

(2)设备间检查

 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全部竣工后,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

 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 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应满足施工需要。

 设备间的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空气调节设备应安装完毕,性能良好。

 在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要严密坚固,符合安装工艺要求,地板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

(3) 交接间检查

 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及交接间做好安排,并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 留好交接间垂直通道电缆孔洞,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桥架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1.3安装施工的基本要求

1.3.1总体要求

在新建、扩建或改建的智能化建筑中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时,必须按照我国发布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和验收。在施工时,应结合现有建筑物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要,参照我国现行规范的规定执行。如在施工中遇到规范没有规定的内容时,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办理。

在整个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工程质量,按照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加强自检、互检和随工检查。建设单位常驻工地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加强技术监督和工程质量检查,力求消灭因施工质量低劣而造成的隐患。所有随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项目和内容均应按工程验收规定办理。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安装施工时,要力求做到不影响房屋建筑结构强度,不有损于内部装修美观的要求,不发生降低其他系统使用功能和有碍于用户通信畅通的事故,务必使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整体质量达到优良。

1.3.2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设备的安装主要是指各种配线接续设备和通信引出端。由于国内外生产的配线接续设备品种和规格不同,其安装方法也有区别。在安装施工时,应根据选用设备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安装施工方法。

1) 机架、设备的排列位置和设备朝向都应按设计安装,并符合实际测定后的机房平面布置图的要求。

2) 机架、设备安装完工后,其水平度和垂直度都应符合厂家规定,若无规定时,其前后左右的垂直度偏差均不应大于3 mm。要求机架和设备安装牢固可靠,如有抗震要求时,必须按抗震标准要求加固。各种螺丝必须拧紧,无松动、缺少和损坏现象,且机架没有晃动现象。

3) 为便于施工和维护,机架和设备前应预留1.5 m的过道,其背面距墙面应大于0.8 m。相邻机架和设备应互相靠近,机面排列平齐。

4) 建筑物(群)配线架如采用双面的落地安装方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 缆线从配线架下面引上时,配线架的底座与缆线的上线孔必须相对应,以利缆线平直顺畅地引入架中。

 各个直列上下两端的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 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 mm。

 跳线环等设备部件装置牢固,其位置横竖、上下、前后均应平直一致。

 接线端子应按标准规定和缆线用途划分连接区域,以便连接,且应设置标志,以示区别和醒目。

5) 如采用单面配线架(箱),则在墙壁安装时要求墙壁必须坚固牢靠,能承受机架质量。机架(柜)底距地面距离宜为300~800 mm,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接线端子应按标准规定和缆线用途划分连接区域,并应设置标志,以示区别。

此外,在干线交接间中的楼层配线架一般采用单面配线架(箱),其安装方式都为墙壁安装,要求也与前述相同。

6) 在新建的智能化建筑内使用的小型配线设备和分线设备宜采用暗敷方式,其箱体埋装在墙内。为此,房屋建筑施工时,在墙壁上需按要求预留洞孔,先将箱体埋装墙内,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时再装设接续部件和面板,这样有利于分别施工。在已建的建筑物中如无条件暗敷时,也可采用明敷方式,以减少凿墙打洞和影响房屋建筑强度。

7) 机架设备、金属钢管和槽道的接地装置应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规定,要求有良好的电气连接,所有与地线连接处应使用接地垫圈,垫圈尖角应对向铁件,以防止刺破缆线涂层。垫圈必须一次装好,不得将已装过的垫圈取下重复使用,以保证接地回路畅通无阻。

8) 接续模块等接续或插接部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都必须与机架和设备配套使用,并根据用户需要配置,做到连接部件安装正确、牢固稳定、美观整齐、对号入座、完整无缺;缆线连接区域要划界分明,标志完整、清晰,以利于维护和日常管理。

9) 缆线与接续模块等接插部件连接时,应按工艺要求的标准长度剥除缆线护套,并按线对顺序正确连接。如采用屏蔽结构的缆线时,必须注意将屏蔽层连接妥当,不应中断,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接地。

10) 通信引出端(即信息插座)的品种多种多样,其安装方式和规格型号也有所不同,应根据设计配备确定。安装方法应根据工艺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条件选择。如在地面安装时,盒盖应与地面齐平,要求严密防水和防尘;在墙壁安装时,要求位置正确,便于使用。

1.3.3槽道(桥架)安装的基本要求

槽道(桥架)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中的辅助设施,它是为敷设缆线服务的,一般用于缆线路由集中且缆线条数较多的区段。必须按技术标准和规定施工。

(1) 槽道(桥架)的规格尺寸、组装方式和安装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和施工图的要求。封闭型槽道顶面距天花板下缘不应小于0.8 m,距地面高度保持2.2m,若槽道下不是通行地段,其净高度可不小于1.8m。安装位置的上下左右保持端正平直,偏差度尽量小,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与地面必须垂直,其垂直度的偏差不得超过3mm。

(2) 在设备间和干线交接间中,垂直安装的槽道穿越楼板的洞孔及水平安装的槽道穿越墙壁的洞孔时,要求其位置配合相互适应,尺寸大小合适。在设备间内如有多条平行或垂直安装的槽道时,应注意房间内的整体布置,做到美观有序,便于缆线连接和敷设,并要求槽道间留有一定间距,以便于施工和维护。槽道的水平度偏差每米不超过2mm。

(3) 槽道与设备和机架的安装位置应互相平行或直角相交,两段直线段的槽道相接处应采用连接件连接,要求装置牢固、端正,其水平度偏差每米不超过2mm。槽道采用吊架方式安装时,吊架与槽道要垂直,各吊装件应在同一直线上安装,间隔均匀、牢固可靠、无歪斜和晃动现象。沿墙装设的槽道要求墙上支持铁件的位置保持水平、间隔均匀、牢固可靠,不应有起伏不平或扭曲歪斜现象,水平度偏差每米不超过2mm。

(4) 为了保证金属槽道的电气连接性能良好,除要求连接必须牢固外,节与节之间也应接触良好,必要时应增设电气连接线(采用编织铜线),并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如利用槽道构成接地回路时,需测量其接头电阻,按标准规定不得大于0.33×10-3Ω。

(5) 槽道穿越楼板或墙壁的洞孔处应加装木框保护。缆线敷设完毕后,除盖板盖严外,还应用防火涂料密封洞孔口的所有空隙,以利于防火。槽道的油漆颜色应尽量与环境色彩协调一致,并采用防火涂料。

1.3.4 线缆布放要求

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如下:

(1) 线缆布放前应核对其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

(2) 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

(3) 在布放前,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以及信息点的标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 信号电缆、电源线、双绞线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线缆应分离布放。

(5) 布放线缆应有冗余。在二级交接间、设备间,双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6) 布放线缆时,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大于1.5m。

(7) 线缆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果采用机械牵引,应根据线缆布放环境、牵引的长度、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1.4、系统的调测及验收

(1)调试阶段

 全部安装工程完成后,应按照要求,进行系统的开通调试。

 调试好的系统必须达到要求的使用功能。

 如调试中出现问题,必须排除故障反复试验,务必使系统完善。

 安装人员可随装随测,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

(2)验收阶段

 当系统调试完成后且达到甲方的使用要求,应会同工程师及甲方进行系统验收。

 系统验收所需进行的检验测试项目及每项试验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应提前送交工地工程指挥部审批,工程部同意后方可进行。

 系统验收过程中某些部分出现问题,要在纠正错误后再重做试验,重新试验时,至少有三次以上同一试验没有出现问题,工程师满意后才算通过。

 检验测试时,必须要有详细的技术记录。测试结束后,将整理好的测试资料进行汇编后入档。

 经测试后的系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试运行期间,系统由我公司人员及甲方工作人员共同管理。

 系统试运行之前,我公司会提供培训课程,确保甲方的工作人员熟悉设计资料和图纸文件,掌握系统装置、设备各方面的情况。

 试运行期间,我公司提供指导以协助甲方工作人员完成工作记录,若有问题出现,应及时处理及记录在案。

 试运行结束后,我公司会将完整的竣工图纸连同整个系统一并交付给甲方使用。

2.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1、有明确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

2.1.1、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而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以质量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

我公司设有严格的施工质量管理保障体系,见下图:

A、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

首先,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目标计划应使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予以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再次,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最后,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建筑产品进行全面检查,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产生原因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B、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保证

1)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转正常,支持有关部门人员开展围绕质保体系的各项活动。

2)配备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中的中坚力量。

3)提供必要的资金,添置必要的设备,以确保体系运转的物质基础。

4)制定强有利的措施、制度,以保证质保体系的运转。

5)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6)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使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围绕"人、机、物、环、法"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这一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的落实。

1)"人"的因素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故对于"人"的因素,其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在进场前,我们将对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劳务人员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效的上岗证书才能上岗。在管理层积极推广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强现代信息化的推广;在劳务层,对一些重要岗位,必须进行再培训,以达到最高的要求。

在施工中,我们既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工作,又要加强人员的评定工作,人员的管理及评定工作应针对项目的全体管理层及劳务层,实施层层管理、层层评定的方式进行。进行这两项工作其目的在于使进驻现场的任何人员在任何时候均能保持最佳状态,以确保本工程能顺利完成。

2)"机"的因素

进入现代的施工管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地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机械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亦越来越大,故必须确保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在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对进场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使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就已达到最佳状态,而在施工中,要使施工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机械在任何施工阶段均能处于最佳状态。

3)"物"的因素

材料是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单位,亦是保证外观质量的最基本单位,故材料采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内在及外观质量。"物"的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为确保"物"的质量,我们必须从施工用材、周转用材等进行综合地落实。

4)"环"与"法"的因素

"环"是指施工工序流程,而"法"则是指施工的方法,在本工程施工建设中必须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

2.2.2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具体落实。其主要是对施工各阶段及施工中的各控制要素进行质量上的控制,从而达到施工质量目标的要求。

A、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这三阶段来对本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

a.事前控制阶段

事前控制是在正式施工活动开始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前控制是先导。事前控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制定现场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计量及质量检测技术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并编制相应的检验计划。

进行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并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流程、工艺及方法。对本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均要审核其技术审定书及运用范围。

b.事中控制阶段

事中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主要有:

完善工序质量控制,把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都纳入管理范围。及检查和审核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表抓住影响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

严格工序间交换检查,作好各项隐蔽验收工作,加强交检制度的落实,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前道工序决不交给下道工序施工,直至质量符合要求为止。

c.事后控制阶段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的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是弥补。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部分进行检查验收。整理所有的技术资料,并编目、建档。在保修阶段,对本工程进行维修。

B、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a.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

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等控制计划时,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熟悉施工工艺,了解施工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计划,合理配备各施工段上的操作人员,合理调拨原材料及各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轮流作息时间,树立安全、质量第一的观念,在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工期抓上去。

b.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后,内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造进。

施工工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实至班组每一个人,而且应应让他们了解每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中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采用三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

第一级为项目经理根据经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工程的施工流程、进度安排、质量要求以及主要施工工艺等向项目全体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工长、质检人员进行交底;第二级施工工长向班、组长进行分项专业工种的技术交底;第三级为班、组长向班组操作人员交底。

在本工程中,将对以下的技术保证进行重点控制:

①施工前各种放线图、测量记录;

②原材料的材质证明、合格证、复试报告;

③各工序质量标准。

3)施工操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故对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在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操作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的质量要求。

首先,对每个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场的劳动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对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坚决退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术素质。

其次,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自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

再次,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并要求操作者整改。

最后,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查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工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

C、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材料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保证材料质量,要求材料部门严格按有关文件、规定及相关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操作管理。对采购的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均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及送检制度,做到"四验"、"三把关"。即"验规格、验品种、验数量、验质量"、"材料验收人员把关,技术、质量、实验人员把关,操作人员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更不允许不合格材料用于施工,以保证用于本工程上的各种材料均是合格、优质的材料。

在材料进常时,一定要求供货商随货提供产品的出厂合格证或质保书。

D、施工中计量管理的保证措施

计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项目要想提高管理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物耗、能耗就必须加强计量管理工作。

1)按ISO9001标准要求建立计量确认体系,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规范各个部门有关人员职责。

2)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计量工作的法令、法规及上级有关计量规定,认真执行本企业计量管理制度及计量程序文件。

3)建立项目计量台帐,做好计量季报表的上报工作并保存好原始资料。

4)根据项目实际施工情况编制计量网络图,并根据网络图及施工生产的实际需要提出需配计量器具配备计划。

5)监督、检查施工过程及质量检验过程中,按技术监督部门规定的制度进行定期检定,不使用超周期及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6)每月按时采集水、电消耗量检测数,认真填写原始记录。每次抄表数须以实际抄表数为准,不得估算。

7)认真做好各种物料进出场的原始记录及计量检测项目。

2.2.3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施工质量加以控制的关键,而本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评价,同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设置及运转均要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的,只有在职责明确、控制严格的前提下,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本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在本工程中,我们将以以下的组织机构来全面进行质量的管理及控制。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质量管理职责,职责明确,则可责任到位,便于管理。

1)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最高领导者,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衡进度计划。督促项目所有管理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与落实。

2)质检人员的质量职责

质检人员作为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主要人员,应具有足够的施工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质量检查过程中有一定的预见性,提供准确而齐备的检查资料,对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以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对已成型的质量问题有独立的处理能力。

3)施工工长的质量职责

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和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并督促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并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2、有明确的处罚措施

我公司响应相关文件要求,对现场施工人员(包括施工队伍等)制定如下规章:

2.2.1对现场施工安全的监督控制

1、 在交换机房工作应严格遵守机房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有施工人员都认真学习机房管理规定。

2、 生产服从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 工作时服从当地机房管理人员指挥和监督,文明施工。

4、 对于建设单位或维护人员所提出的问题尽量去解决,如有困难或不合理之处应及时上报项目经理/分项目负责人。

5、 工作期间佩戴有效证件,穿工作服及工作鞋(施工人员禁止穿拖鞋施工),如有违反此规定者,按照情节严重程度以据公司规章进行相应的罚款,甚至解除劳务合同。

6、 施工人员不得迟到、早退,不许将情绪带到工作中,有事可以请假(一小时、两小时内向班长请假,两小时以上必须向项目经理请假)如有违反此规定者,扣三天工资,三天没上班并不请假者解除劳务合同。

7、 施工中应遵循“轻拿轻放”使用合格及专用工具的原则,严禁出现对设备的“暴力行为”及野蛮施工。

8、 施工人员每天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向管理处值班人员通告具体操作事项、施工时间、施工人员姓名和施工负责人及联系电话并认真填写进入施工现场登记表。

9、 在施工过程中时刻谨记谨慎、小心,有强烈责任心,服从现场施工队长的指挥(施工人员有权拒绝领导的违章指挥)。未经允许,不进入非施工现场,禁止触摸工作范围以外设备,如有违反本规定者一次按公司规定进行罚款,如有屡犯解除劳务合同。

10、 施工队长做好施工队伍的管理,每天工作开始前组织施工人员,分派工作,强调纪律和安全规定,并做好相关文件,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上级领导,做好施工日记(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参加施工人员及其工作量),每个月对所属员工进行考核。

11、 进入施工现场后,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如停电、漏水、高温、遭受破坏等)或相关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的,立即通知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

12、 如需进入机房内施工的,应严格遵守机房的规章制度。严禁在机房楼内吸烟、饮食、使用电热炊具,不使用、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不乱拉电线、乱接照明用电,食物不带入机房内。非工作需要,不在允许范围外走动,摆弄其他设施。闲谈莫论他(她)人非,不论是公司还是同事之间的事。未经同意,不得对机房内的空调进行随意开关和调整控制温度。

13、 工程施工人员必须保证施工现场各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完工后,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封堵好各种孔洞和缺口,做现场恢复工作;每天工作结束离开前,整理好工作现场,把工具和设备材料在规定的地点摆放整齐;将工作范围清理干净,将所有应清理的垃圾带离现场;必须关闭施工现场照明开关,离开前必须与管理处确认施工现场无告警后方可离开,如借用了当地的钥匙,应及时归还。

14、 项目经理对下属员工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多方面了解员工工作情况,如发现出工不出力者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解除劳务合同。

15、 任何个人无权盗、卖工程余料和电缆,所有工程余料和电缆必须返还材料管理员并做好详细登记。如发现违反本规定者,根据情节轻重进行不程度的罚款,发现盗、卖电缆和工程用料者开除并追究法律责任。

16、 各现场至少设定一位兼职安全员,协助公司安全员检查所在现场的每项工程,工程产值超过300万或超过300工日按月份检查,反之在施工中做一次检查。

17、 涉及施工安全的文档现场要齐全,如施工组织设计(项经理提供)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提供),参加施工人员要熟悉里面的安全措施,要求现场的安全技术交底里有施工人员本人签名。

18、 依据局里的质量责任追究制度考核出现质量问题的责任人,补充要求现场的ISO文档如白本内页、施工日记齐全,工程结束5天内文档汇总到质检员处。

19、 材料的使用上除施工工作量、材料员处有记录外,ISO内页材料要记录,依据以上记录质检员抽检现场的材料使用情况。

20、 现场设备材料摆放要整齐,放置地要求粘贴公司下发的材料区卡片,对不可回收的包装物不许随意的丢弃,应返回中心统一处理并做好记录,不发生损害环境的现象。

21、 现场施工人员严格律己,时刻维护公司的形象,不得出现在机房内或附近吸烟喝酒打闹,领导到现场检查时做到文明礼貌,根据现场施工需要穿工作服带工作证。

22、 工程开始时,现场设置的白板要粘贴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交底、用火用电证、进入机房申请和机房的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围出准施工场地,现场卡片要及时准确的粘贴。

2.2.2施工现场各系统安全的监督控制

1、 严禁随意移动、拆除在用设备或将在用设备关电,如果需要进行以上操作,必须征得上级部门的同意,并且做好充足的保护措施;

2、 现场施工过程中,在放线、打线、编扎焊线等操作时,必须做好对原有在用电缆、设备的保护工作;

3、 禁止将扩容设备与现网连接,禁止将电路板插入在用机框,禁止将扩容总线连入在用总线;

4、 在电源施工时,必须对工具做好绝缘保护,施工人员的手要保持干燥,穿绝缘胶鞋;

5、 所有操作都要严格按照厂家规范进行,严禁简化、跳过操作步骤;

6、 在扩容施工时如意外导致在用设备中断工作,应停止所有施工,立刻与网管中心及上级领导联系,设法尽快恢复,同时通知建设单位和工程负责人,并在机房登记本上将过程简单记录,事后写一份经过报告给建设单位和工程负责人;

7、 对于在用机房,每天工作完成后,与网管中心确认设备无告警,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方可离开现场;

8、 现场技术问题听从厂家督导或技术人员的指挥。

3.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3.1、施工工期

因本项目常未明确到具体的工作量,也就是说工期尚未能确定。暂列为缺项,作为下一步更详细详尽的工作任务。

3.2、施工进度计划

因本项目常未明确到具体的工作量,也就是说工期尚未能确定。暂列为缺项,作为下一步更详细详尽的工作任务。

3.3、施工机具和仪器设备、劳动力保障措施

3.3.1、施工机具和仪器设备保障措施

 施工现场设有专人对机具和仪器设备进行管理,负责机具的发放和领用。

 定期对施工机具和仪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保养,有问题的及时修理、更换或做报废处理。

 针对本工程,公司更新部分专用电动机具和仪器设备,用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 重要机具和仪器设备专人专用,防止丢失和损坏。

 在施工中发现工具和仪器设备有问题,应及时汇报,并将工具或仪器设备上缴。管理人员需及时安排修理,并补发更换。

 施工人员必须爱护使用机具和仪器设备,收工后将机具和仪器设备清理干净后交管理员,如发现人为损坏或破坏行为,将给予一定处罚。

3.3.2、劳动力保障措施

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保证及时到位。

 根据本工程施工范围配齐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 根据工程量合理安排各工种人员数量。

 公司抽调专业技术工人充实施工队伍。

 公司不定期派人来工地指导、检查和协助处理工作。

3.4、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施工中有很多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经分析本工程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供应能否及时到场(施工材料如不能及时到场,将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交工验收)

2) 预防措施:根据施工图纸和建设方要求,深入了解施工内容和施工工艺,出具详细的备料单,公司供应部和工程部经认真复核后,根据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来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和供应计划,保证施工材料和设备及时到场。

3) 施工过程是否有难点(施工难点直接影响工序的施工时间,导致下一道不能施工)

4) 预防措施:设计人员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审图,找出施工难点,针对难点制定相关的施工工艺和措施,压缩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5) 同协作单位的施工配合是否密切、融洽(施工协作配合不好,将直接造成时间的浪费,影响工期)

6) 预防措施:随时同协作单位及总包、监理、建设方互通信息,了解相关单位的施工安排,调整己方和他方施工工序的施工时间,制定合理施工周计划和月计划,保证工程按计划施工。

7) 建设方或协作方所供相关设备能否及时到场(相关设备如不能按时到场,影响后续施工或引起某道工序施工反复,既影响工期,又易造成完成面损坏,不利于成品保护工作)

8) 预防措施:相关单位、建设方提供相关设备到场计划,并根据施工方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供货时间,保证施工方按期施工,施工方才能保证工程按期交工验收。

4.安全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4.1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保障施工人员的人生安全问题,还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影响企业的声誉,同时涉及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各项目部管理人员切实把安全工作抓紧落实。

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施工安全负全面责任。负责组织建立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重大安全措施的决策。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明确职责,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负责,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促进生产的发展。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项目部要严把各生产环节,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让其把安全生产规程落实到每个生产者手中,提高生产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真正做到让每个生产者在以后的生产工作中都能安全、正确的使用生产工具,远离安全生产事故。

在各项目部中设立安全员,时刻提醒工人安全生产。对其不正确不安全的生产规程进行提醒并加以改正,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规程的要给予相应的惩处,限期整改,不改正不允许上岗作业。

对于各机械操作手,都要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机械使用规范施工,使每个机械操作手都能熟练掌握安全生产规程,严禁酒后作业和疲劳作业,如发现将严肃处理。

在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的施工位置设置醒目的标识标牌,警示施工人员及机械注意安全。

4.1.1、安全管理目标与任务

(1)安全管理目标:“四无一杜”和“一创建”。“四无”即无工伤死亡事故,负伤率3‰以下,无工地交通死亡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洪灾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2)实施安全管理目标: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是实施安全管理目标的中心环节,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管理从严,做好事故的超前防范工作,为实现安全管理目标打下更好的基础。

4.1.2、安全管理制度与办法

(1)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方面的技术规范、文件,认真执行制定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专项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2)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维护工地正常的生产秩序,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反习惯性违章力度。

(3)脚手架严格按架子工程搭设安全管理有关规程、规定搭设,随时检查其牢固性、稳定性,堆物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脚手架拆除时严禁抛掷。

(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标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总负责人的姓名、开、竣工日期。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标牌的保护工作。技术工人应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不具备相应技术水平的人员不得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

(5)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一律要求戴安全帽,管理人员、工人应戴不同颜色安全帽,交叉工程及高空作业等施工人员应按规定配备相应安全防护装备。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严禁赤膊、穿拖鞋。要求施工人员文明驾驶、文明作业。

4.2、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4.2.1、安全防护

(1)劳动防护

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维护劳 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现场工作人员根据作业种类和特点发放相应的劳保用品,包 括安全帽、手套、手灯、防尘面罩、安全带等;还应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工作人员 劳动津贴和营养补助。

(2)照明安全与防火

为确保工程顺利安全施工,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应当符合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按施工组织设计架设各种线路,禁止随意拉线接电。安装、维修和拆除用电设备,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作业前,必须穿戴齐全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齐全完好。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非电气操作人员禁止接触电气设备。各种电器设备及危险源点处必须有明显的警示图案或警示牌。宿舍照明必须用安全电压。在涵洞里、潮湿环境下施工,照明及手持工具用电电压低于36V。雨天施工必须严格遵守《雨季用电规范》。

(3)信号工程、接地及避雷装置

施工期间在各个路口、转弯等处悬挂红灯示警;对可能漏电伤人或易受雷击的电器设备及建筑物如混凝土拌和站等均设置 接地或避雷装置,项目经理部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检查这些装置是否完好。

(4)安全会议、防护教育及规程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根据国家颁布的各种安全规程,结合公司的实践编印出通俗易懂且适合于本工程使用的《安全防护规程袖珍手册》,并分发给业主、工程师和施工队的有关人员。安全防护手册印发后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并进行安全作业的考试,考试合格的职工才准进入现场工作。施工现场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和举行安全会议,并指定有关管理人员、工长和安全员参加,发现安全隐患,制定措施及时整改。各作业班组在班前班后均要对本班组的安全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并及时处理安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危险作业,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建立专门监督岗,在危险作业区附近设置醒目的标志,以引起工作人员和过往人群的注意。

(5)安全保证措施

接受当地政府、业主和工程师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各级 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目标管理,并严格执行安全和施工环境管理控制程序。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有组织的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抓好制度落实、责任落实,严格奖惩制度。各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施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安全生产责任是全员行为,因此安全生产责任制要一环不漏,各职能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作到横向到位,人人有责任。每周组织各种专业安全检查,适时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检查工作以自检为主,上级监督检查为辅的原则。重点检查劳动条件、生活设施、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及生产人员的行为,发现危险因素,果断消除。安全生产管理要作到工程技术与安全技术相统一,施工作业按相应标准实 施,安全控制有力度,存在隐患及时消除。

4.2.2、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要保证安全生产,施工中必须严格贯彻国家、省市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 关安全法令、法规和劳动保护条例。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结合本工程特点,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影响因素,确保安全生产,杜绝事故发生,须加强以下几项管理:

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 项目总工(技术负责人)为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管理机构。

 项目部设安全管理委员会,各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与检查,把好安全关,消除事故隐患。

 工程开工前(包括每个单项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分发至各班组,进行学习、落实。

 严格执行班前活动 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班前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总结评比安全 的“三班制”活动。

 每一工序开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详实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由安全管理委员会监督落实实施情况。

 在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关键部位设置安全标志。施工设备定期维修和保养,各种车辆严格按交通规则行驶,保证安全。各支线、干线道路设置安全标志,加强道路照明,设置安全栅栏,严禁疲劳驾驶、酒后驾驶。

4.3、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4.3.1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是衡量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参与本工程的施工,我们 将文明施工作为一重要工作内容来抓。

(1)安全防护措施

 建立项目经理为文明施工第一责任人的组织体系,各部门分工明确。

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入场教育, 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先行人员进场后,即组织对沿线地下光缆和线路等三线进行详细调查,并针对各种情况与甲方 取得联系,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以确保线路安全。

 场地布置合理,设备材料停放有序,施工现场严禁穿高跟鞋、拖鞋、带钉 易滑鞋。

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 施工人员严禁从高处投掷杆件、物体、材料、扣件及其他物品。

 特殊地段需提前做好安全措施,方可施工。

(2)临时用电措施

 现场供电电源容量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 现场供电线路敷设必须按照施工平面图路线要求走向敷设(个别位置可根 据特定地形进行变动)。

 临时用电电缆及配电箱沿基槽边缘直埋、敷设式吊挂,所有电闸箱统一编 号,外涂安全标志,箱内无杂物,箱门上锁,箱内贴好电路图,由专人负责。

 所有配电箱、开关均设漏电保护器。

 现场内电源线不得乱接、乱拉、乱扯。

 各部位临时用电安装必须符合施工临时用电的有关规定,非此专业人员严 禁随意拆改接线。操作时必须戴好绝缘防护用品。

(3)机械安全措施

电钻等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漏电检察,操作人员需穿戴安全服及配 套安全设施。

4.3.2、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 现场施工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为了能有效地降低施工噪声,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 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使施工噪声符合国家环保局颁发的《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要求。安防施工噪音程度与装修类似,装修阶段的噪声限 值为:昼间70dB(A),夜间55dB(A)。

 在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中尽可能选用噪音小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

 将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布置在远离施工红线的位置,减少噪音对施工红 线外的影响。

 对噪音较大的机械,在中午(12时至14时)及夜间(20时至次日7时) 休息时间内停机,以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

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避免 人为的大声喧哗。

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 非施工人员不经项目经理批准,不得在现场留宿。

 现场严禁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等一切不正当行为。

(2)施工期间粉尘的污染防治措施

 对电锯等机械在施工后留下的尘土等进行及时清理。

 汽车进入施工场地应减速行驶,避免扬尘。

 对可能扬尘的施工场地定时洒水,并为在场的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专用 劳保用品。对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散料应予遮盖或适当洒水,运输时亦应予遮 盖。

(3) 施工期间振动污染的防治措施

 在可供选择的施工方案中尽量选用振动小的施工艺及施工机械。

 将振动较大的机械设备布置在运离施工红线的位置,减少对施工红线外 振动的影响。

 对振动较大的施工机械,在中午(12 时~14 时)及夜间(20 时~次日 7 时) 休息时间内停机,以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

(4)施工期间水污染(废水)的防治措施

 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防止机械使用的油类渗漏进入地下水中或 市政下水道。

 施工人员集中居住点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时清理于指定地点。

(5)施工期间固体废物的防治措施

 注意环境卫生,施工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应倾倒至指定堆放点,不得在用地范围外随意堆放或倾倒,最后交环保部门集中处理。

 对施工期间的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定点堆放,分类处理。

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管材、木材,塑料等固体废料应予回收利用。

(6)其他环保措施

 建立环境保护管理小组,由项目经理主管,成员由专业骨干组成,做好 日常环境管理。

 建立健全环境工作管理条例。

 对地下管线应妥善保护,不明管线应事先探明,不允许野蛮施工作业。 施工中如发现文物应及时停工,采取有效封闭保护措施,并及时报请甲方处理, 任何人不得隐瞒或私自占有。

 施工期间应防止水土流失,做好废料石的处理,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 置、综合治理、化害为利。

获取原文件:

1.点赞文章

2.点击关注,关注本头条号,方便以后领取

3.进入头条号主页面,右上角有私信功能,私信小编:智慧校园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