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精神沃土 矢志创新争先——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扫描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题:厚植精神沃土 矢志创新争先——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扫描

新华社记者

2022年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主题为“创新争先、自立自强”。自5月中旬起,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践行科技报国、创新为民。

厚植精神沃土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牵头起草发表的一封给全美中国留学生公开信里的话语,穿越时空,仍然激昂有力。

日前,“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走进日照市科技馆,百余件文图表格、科学家书信手稿和文献档案实物带观众穿越时间长河,走近180余位科学家投身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的历史瞬间。

“很震撼,很受鼓舞!”仔细端详着展墙上的照片,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环境化学研究室工程师孙远远感慨万分。他说,国家对海洋领域的重视让他和同事们有了更多用武之地,“今后我们更要紧跟国家战略需要,为把蓝色海洋变成高质量发展高地作出更多贡献。”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期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厚植科学家精神沃土。

“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在20多个城市同步巡展;中国科协“星辰大海 逐梦启航”科学家精神线上专题展,展示了近百位姓名成为小行星星名的中国科学家事迹……一系列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为公众提供了一场场精神盛宴。

30日,中国科协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钱学森故居、李四光纪念馆等140个单位入选。“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也于同日成立,并启动“进高校、进院所、进企业”宣讲活动。

未来,相关部门将努力推动构建广覆盖、高质量的科学家精神宣讲体系,力求实现科学家精神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社会化。

矢志创新争先

随着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进入研究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献华的名字一次次进入公众视野。日前,李献华入选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2021年,他带领团队用0.15克月壤,7天完成分析,16天论文完稿,100天在《自然》杂志上发表3篇文章,证明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认知延长了约8亿年。

“全世界都在期待嫦娥五号月球样品能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月球新故事’,我们在和历史赛跑。”李献华说,1969年,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任务首次取回月球样品,科学家从拿到样品到发表文章,只用了4个月左右。中国科学家能够很快、很好地取得研究结果,充分展示了我国月球样品研究的学术实力。

自5月中下旬以来,各地科协等部门集中举办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发布和宣传活动,入选者攻坚克难、永攀高峰的创新故事无疑是科技工作者最美的身影。

“我理解的创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针对一个难题寻找新的解决途径或新的方案,并一以贯之去实现它。”在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上,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创新是很艰难的,但我们一定要有坚强的信心,加速追赶。

“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更加充分认识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寄语科技工作者。

践行科技为民

“这种温室精量施肥机可以为不同果蔬‘量身定制’施肥量和频率,实现精准控制……”在重庆成王果业有限公司专家大院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的工程师李脉正在对重庆铜梁区各镇街的合作社负责人、产业业主和技术骨干进行现场培训。

这是重庆市铜梁区科技工作者日与科技活动周联动活动的一项具体实践。活动期间,铜梁区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选派的38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将对全区28个镇街进行全覆盖走访服务,传授农业技术、指导企业开展农业科技项目申报等。

“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今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学校社区,弘扬科技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的初心使命。

中国科技馆推出“科创百年 群星闪耀——向科技工作者致敬”主题线上天文课,带领观众“穿梭”太空,探访深空中的中国印记;广西科协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进企业活动,助力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福建科协举办“科普希望行”活动,20名院士专家走进90余所中小学校,帮助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张玉卓说,未来,中国科协将继续坚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引领,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中不断作出扎实贡献。(记者温竞华、张泉、宋晨)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