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成果厉害了!暨南大学最新科研动态(暨南大学l)
立夏已至
广东即将开启“酷暑”模式
过去的一个多月
暨南园里的科学家们坚持不懈
在各项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一起看看吧!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兰雨团队
在血管发育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兰雨团队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刘兵团队以及北京大学汤富酬团队合作,在血管发育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关研究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2022年4月《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这是继该合作团队2020年在该杂志发表封面论文后又一重要科学发现。
Cell Research 2022年4月期封面
相关研究构筑了胚内早期血管内皮细胞分子特征及动静脉特化的全新模型。此外,研究为血管生物学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库资源(包括从108个鼠胚和8个人胚中取样的10,000多个内皮细胞的单细胞全转录组数据)和小鼠模型(包括全新构建的2种泛动脉内皮的报告基因小鼠模型和2种静脉内皮的谱系示踪小鼠模型)。
心血管领域专家、斯坦福大学教授Joseph C. Wu在同期杂志专文评述中肯定了该研究对于解析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首个动脉生成事件的重要性和意义。他指出,“在血管生成得到广泛研究的同时,动脉生成也越来越受到再生医学领域的关注,因为动脉比毛细血管更能有效地恢复受损的循环”;“解析血管内皮细胞如何获得动脉特性是理解动脉生成的关键”;“研究有助于未来聚焦在揭示动脉特化的触发机制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专文评述中关于本研究的亮点总结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唐群委团队
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唐群委教授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并在材料领域顶级刊物Advanced Materials(IF:30.849)杂志发表了题为“Universal Dynamic Liquid Interface for Healing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研究论文。暨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博士后郭琪瑶为文章的第一作者,暨南大学段加龙副研究员和唐群委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数据截图
近十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迅猛发展,其光电转化效率已由最初的3.8%提升至25.7%,然而,钙钛矿薄膜在高温、高湿、光照等环境下容易产生大量的缺陷态,加速器件性能的衰减,限制了器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产业化进程。虽然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通过分子钝化可以有效提高薄膜以及器件的稳定性,但通常为静态钝化,即钝化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而无法修复器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新缺陷。
为此,唐群委团队提出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动态钝化界面,利用低熔点有机小分子在高温下的固液相变,实现了钝化分子向体相钙钛矿薄膜的纵向渗透,钝化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以最大限度地提取电荷并抑制离子迁移,在空气、热和持续光照条件下,器件的稳定性显著增强。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和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金的支持。
王雪梅教授团队承担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验收
近日,我校收到科技部正式通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影响区域排放与沉降响应的关键大气过程”(项目编号2017YFC210100)顺利通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
经过认真讨论和质询,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按时全面完成项目任务书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项目目标,达到项目考核指标的要求,对“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专项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项目组在我国大气污染物干湿沉降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成果集成度高,实践应用效果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因此,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综合绩效评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综合绩效评价会现场
“影响区域排放与沉降响应的关键大气过程”项目下设6个课题,课题承担单位包括天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暨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优势高校及科研院所。
项目通过研究影响大气污染演变生态效应的关键大气过程及微观物理-化学机制,构建了沉降过程的量化模型,识别影响排放-沉降响应关系的关键因子,提升污染排放影响生态效应的模拟能力,有力支撑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专项大气沉降机制目标的实现。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不仅提升我校在大气领域方面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也对我国大气污染物干湿沉降研究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陈国兵、罗钧洪团队
研究成果荣登Nature Aging封面
由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陈国兵教授、罗钧洪教授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丰教授领衔、多单位科研团队合作于Nature Aging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了论文《Multidimensional single-cell analysis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reveals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immune system landscape in aging and frailty》,绘制了从新生到衰弱阶段的人类免疫细胞单细胞转录组和TCR组图谱。
该研究以人类外周免疫细胞为研究对象,从单细胞水平对从新生到衰弱阶段免疫细胞的改变进行了全转录组和TCR图谱绘制,同时揭示了非编码基因NEAT1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免疫衰老的潜在重要驱动力。
nature aging 2022年4月期封面
陈国兵教授领衔的研究首次绘制了从新生到百岁老人年龄跨度之间,包括健康老人和老年衰弱综合征患者的免疫细胞单细胞转录组和TCR组图谱,提供了丰富的免疫细胞类型和基因分子特异性的衰老及衰弱“肖像”;初步揭示了非编码基因NEAT1表达水平的提高与免疫细胞老化密切相关,为研究衰老及衰弱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角度。
该研究被选为NatureAging杂志2022年4月份的封面文章,并配发了英国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伦敦大学学院)Roel P. H. De Maeyer 和Arne N. Akbar教授的评论。评论认为该研究为老年医学领域,特别是衰弱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数据基础,通过定义老年衰弱的免疫学特征为该领域的研究开启了新的大门。
该研究同时得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和浙江大学鲁林荣教授的点评。刘光慧研究员认为“该研究揭示了免疫功能从初始到成熟再到衰老的变化及分子机制,为老年衰弱症的诊疗和未来老年健康相关的免疫干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和数据支撑”。鲁林荣教授认为 “该研究为我们研究免疫衰老提供了一个范例,并为我们更全面了解免疫衰老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包燕军等
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发表论文
近日,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包燕军教授等在超构表面光场调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给出了实现任意振幅、相位和偏振态相互转换的光器件所需的最低自由度。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 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论文数据截图
振幅、相位和偏振是光的三个重要属性,实现这三个参量的任意转换在光学器件中具有重要意义。显然,一个具有8个自由度的琼斯矩阵器件满足要求,但自由度必然冗余,且目前还无法实现如此之多的自由度设计。
为此,包燕军教授等通过计算证明了实现上述任意光属性转换需要最低4个自由度,并给出了一个具有4个自由度,类似于双极性偏振片的琼斯矩阵表达式。通过超构表面设计构造如上的琼斯矩阵器件,他们在实验上验证了入射和出射光场之间任意振幅、相位和偏振态的相互转换。该工作揭示了一个简单的琼斯矩阵器件背后所隐藏的功能强大的光场操控能力,有望为复杂微纳光场调控提供新思路。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高博宇课题组
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可视化领域
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新成果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广东智慧教育研究院的虚拟现实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Effects of Transfer Functions and Body Parts on Body-centric Locomotion in Virtual Reality”被计算机图形学和可视化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IEEE TVCG)录用并在线发表,高博宇副教授为第一作者,2020级硕士研究生麦紫君同学为第二作者。该研究与澳洲乐卓博大学Huawei Tu助理教授和Herny Duh教授合作完成。
虚拟场景漫游实验截图
基于肢体控制的虚拟漫游是虚拟现实中基础且重要的交互任务,具备无物理空间限制、支持多任务交互等优势,但目前仍缺乏其技术在常见虚拟漫游任务的评估。根据前期调研,课题组选择并实现了两种常见的用于方向控制的身体部位,三种常见的用于速度控制的身体部位和三种典型的传递函数,评估它们对VR中虚拟漫游的影响。
实验结果可用于指导设计VR环境中具有不同传递函数与多肢体交互方式的虚拟漫游,为选择不同身体部位进行方向控制和速度控制,以及使用不同传递函数和任务类型提供了理论依据。用户能够根据不同虚拟漫游需求(如效率、准确性、舒适度等),选择具有相应传递函数的肢体交互方式进行虚拟移动。实验结果能够应用于不同的虚拟现实应用(如虚拟现实智慧教育与元宇宙社交等)。
IEEE TVCG期刊重点发表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领域的最前沿研究成果,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A类顶刊与中科院SCI一区TOP期刊,最新影响因子4.579。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支持。
中医学院陈刚教授课题组
在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发表中药复方基础研究高水平论文
暨南大学中医学院脑病个性化防治跨学科研究所陈刚教授课题组在《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杂志上发表题为“Synergistic effects of two natural compounds of iridoids on rapid antidepressant action by up-regulating hippocampal PACAP signaling”的高水平论文。
论文封面截图
抑郁症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陈刚课题组针对目前抑郁症的主流药物治疗存在起效缓慢的缺点,通过系统研究发掘出经典理气解郁中药复方越鞠丸具有快速抗抑郁的独特优势。该论文发现了中药复方越鞠丸快速抗抑郁的神经生物学新靶标,并揭示该复方特定成分通过协同,而不是个体性作用,激活该靶标的机制。
BJP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主流药理学杂志(JCR Q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8.74,有70多年的历史,罕发表中医药复方类基础研究论文。我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研究生张海楼为该论文的独立第一作者,该研究课题负责人为脑病个性化防治跨学科研究所所长陈刚教授,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吴颢昕教授。
纳米光子学研究院严佳豪等
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发表论文
近日,纳米光子学研究院严佳豪副教授、刘心悦助理教授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Wenshan Cai、斯坦福大学 Mohammad Taghinejad 等合作,在范德瓦尔斯(vdW)异质结可控辐射能量转移和方向性激子发射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IF: 13.138)。
异质结构中的能量转移与层间垂直间距密切相关,该层间能量转移的可调谐性是vdW异质结在光子或光电子器件中应用的关键。然而,目前基于vdW异质结的层间能量转移研究主要集中在层间距较小(<20 nm)的福斯特能量转移和电荷转移上,而以辐射能量转移为主的层间距较大(>20 nm)的耦合还不清楚。
基于此,严佳豪副教授等利用基于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的二硫化钨(WS2)/六方氮化硼(hBN)/WS2异质结实现了对光场的调控。他们设计了单层WS2/hBN与单层或多层WS2相结合的垂直vdW异质结,单层WS2中的激子可以作为具有特定远场辐射模式的面内偶极子源,同时,高折射率的多层WS2和中折射率的hBN形成具有亚波长光局域特性的谐振腔。这种vdW异质结中的辐射能量转移具有厚度依赖性,通过改变hBN间隔层和多层WS2的厚度能够对激子发射的强度和方向性进行调控,为构建vdW纳米光子和光电子器件提供了一种方案。
辐射转移示意图
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
李晓江团队在Protein Cell
发表疾病大动物模型研究综述
3月25日,来自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的李晓江教授团队在Protein Cell(IF 14.870)杂志上发表题为New pathogenic insights from large animal models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的综述,总结及回顾了利用与人类更为接近的猪、猴等大动物建立重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优势及局限性。
作者对比了小鼠、猪、猴及人类在大脑结构、发育、神经细胞数量等多方面的种属差异,总结了近年来利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所建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动物(猪和猴)模型及基于这些模型研究的重要成果,以HD、PD、ALS大动物模型为例,展示大动物模型可更好地模拟病人大脑中的神经变性的重要病理特征。
论文封面截图
作者指出小动物模型为致病机理研究及临床前治疗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一些重要致病基因的表达及功能具有种属特异性,因此对于在小动物模型中无法模拟病人重要病理特征的致病基因,可考虑利用大动物模型进行研究。然而大动物模型的利用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大动物繁殖周期长,价格昂贵,基因修饰技术仍不像小动物模型建立那样完善,尤其基因编辑技术可能造成的脱靶效应及嵌合效应也会影响批量建立基因特性一致的大动物疾病模型。
因此,作者还讨论了如何针对这些局限性来优化模型的建立,例如,可在成年大动物脑中直接进行基因修饰观察病理变化及进行分子机理研究,寻找关键的病理及治疗靶点等。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殷鹏研究员、李世华教授、李晓江教授及杨伟莉研究员为本综述的共同作者。
来源:暨南大学公众号
头条号编辑:卜照庆 林千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