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研发者是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适用人群)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这种技术被人们所熟知,10个人的样本合采在一起,不仅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更提升了核酸检测能力和效率。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项已在全国16省89个地市应用了数亿次的核酸检测技术,其研发者正是我们沈阳市高层次人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检验科主任刘勇教授。如今,像刘勇教授这样的万余名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正在为沈阳实现振兴新突破,活跃在不同行业战线上勇当先锋。

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是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的重要基石。2021年,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重要论述,聚焦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坚持奏响人才强市新声,持续在建机制、聚人才、激活力上下功夫,全方位提升招才引智质效,大力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研发者是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适用人群)

在“引”上谋突破 聚凤来 蓄能量

围绕20条重点产业链,全面推行“互联网 引才”模式,突出重点人才项目建设,打造人才沃土和创新高地。

▶升级完善政策体系

去年7月28日,沈阳“人才新政3.0版”正式对外发布即引发广泛关注。新政围绕打造人才成长型城市,最大化契合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创业、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精准支持,围绕“引育留用”各个环节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人才生态。

▶高频开展招才引智

常态化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主动“敲门聚才”。去年10月至12月间持续举办了34场网络招聘会,20条重点产业链的155家重点企业参会,总浏览量达到100多万次;直播带岗10次,11230人在线互动。在面向北京、上海、广州等11个人才集聚地区开展急需紧缺人才邀约后,活动线上曝光量达1008.42万次,点击量为33.42万次,收集急需紧缺人才简历3221份。

▶着力引进紧缺人才

紧紧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发布《2021年度沈阳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从2273家市场主体的5457个岗位中,科学截取135个岗位纳入目录范围,涵盖汽车制造、5G基础设施等18个领域,详细列出沈阳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鼓励劳动者“按图索骥”。对企业按照目录引进的人才,将择优分三年给予6万元至30万元的奖励。

在“育”上下功夫 创模式 重实践

坚持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建立健全人才培育机制,分类型、分领域、分批次地实施人才培育工程。

▶大力培育博士后人才

制定出台《沈阳市博士后培养工程实施细则》,鼓励和支持沈阳市域内企事业单位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引导更多的优秀博士后向沈阳集聚,对建站单位、进站博士后、出站留企博士后给予奖励补贴。

▶着力培育高层次青年人才

选拔25人享受沈阳市政府特殊津贴,为710人次国务院特贴专家发放津贴126.9万元,沈阳芯源微电子公司研发团队当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实施“中青年科技英才”培养工程,对46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端人才及24家(次)培育人才单位给予共计8160万元奖励。

▶多措并举培育高技能人才

组织2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在线继续教育学习;使用专账资金6.6亿元,对企业职工、重点就业群体等58万余人次开展培训;组织开展“舒心传技、莘绅向阳”主题职业技能大赛,引导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发放“以工代训”补贴3.3亿元,惠及企业近3万家。全市新增10名“盛京大工匠”,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3个。

在“留”上出真招 优服务 解难题

坚持深化改革增活力,精细服务优环境,竭尽全力给予人才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努力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

▶推进人才认定方式改革

不唯“帽子”、论文、职称、学历、奖励,综合考察人才的专业水平、能力潜力、工作经历、业绩贡献、薪酬待遇等因素。各类实用人才、专门人才、新型业态人才、柔性引进人才,以及有意来沈的外埠人才纳入认定范围,其他省会或副省级及以上城市认定的各层次人才纳入直接认定范围。授权10家产业链“链主”单位自主认定符合产业需要的人才,突出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进而实现人才资源高效配置。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为帮助全市事业单位更好地吸纳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自主权,畅通引进高层次人才渠道。2021年,通过“绿色通道”全市事业单位共自主引进高层次人才99人。为有效缓解事业单位结构性短缺人才,采取公开招聘、人员交流等措施,及时补充紧缺急需人才3783人。在公立医院试点薪酬制度改革,在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与行政执法中心、沈阳医学院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和沈阳肛肠医院建立激励性收入分配制度,发挥吸引人才激励人才作用。

▶创新职称评审模式

全省首创,开展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涵盖城市规划等22个专业,今年共有1145人通过评审;启动产业链企业技能工人职称评审工作,350余名生产一线技能工人参评,63人获得相应专业和层级的专业技术职称。全国劳模、中国航发沈阳黎明公司数控车工洪家光成为辽宁省技能工人中拥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第一人”。13家单位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建立健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聘用“绿色通道”。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降低门槛,简化程序,优化流程。2021年,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30笔,共计11.67亿元,超过前三年放款总量。为17家企业拨付2020年度创业孵化基地运营补贴经费578万元;为47家创业带头人企业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55万元。扶持创业带头人2990人,完成省年度工作目标(1990人)的150%。深入实施购房、租房、创业场地等各项补贴政策,惠及高校毕业生3万余人,人才驿站接待4100余人次。

刚刚过去的一年,沈阳市新增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名、辽宁优秀企业家7名、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9名,新认定高层次人才3071人,资助博士521名,各类人才在为沈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在沈阳实现了立体式成长、多元化发展。

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建设人才成长型城市和创新高地,是时代的召唤、事业的需要。市人社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有效的工作、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舞台,将广大人才团结凝聚到迈向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来,在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作出新贡献!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韩冰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张红军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