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范文)

1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1.1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成分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中日常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有专门为内部审计制定的需要达到的目的和完成的任务。其实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单位对自己的经营管理作出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一种控制,属于内部控制中环境控制要素的范畴。为了促使单位能将环境有效地控制好,协助高层管理员监督运行程序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政策,为内部控制的改进和提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因此,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范文)

1.2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控制作用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一系列程序、制度和政策组成的完整体系,这个系统能够看出管理者的管理体系和目标。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手段,可以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为了彻底地执行内部控制的程序、政策等,就必须要进行评价和监督。评价财务报告和会计资料是否完整、可靠、不失真;是否达到了企业对营运的效果或目的;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过程中是否确实发挥了对企业有效的控制作用;关键的控制点是否齐全等。内部审计是独立于会计和财务管理之外的,从传统对财务的审计延伸到了经营管理的方面。

1.3内部审计的角色逐渐发生转变内部审计逐渐从一个单纯监督者的角色转变为控制者。原来,内部审计相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如此才能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客观的监督作用,对企业的财务作出最公正的评价。内部审计起初主要是应用与内部牵制,为了确保财政的安全,因为内部审计与财务情况具有先天性一致的目的,所以决定了他们必然是相互监督,缺一不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内部控制侧重点的重心在发生着转移,导致会计审计也在发生着转变。“管理 效益”这四个字是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对内部审计所作出的一个定义“。确认和建议”则成为内部审计师的主要作用,而不再是从前的“监督和复核”,从而为最高层的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的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范文)

2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保障机制的完善

2.1强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盈利。因此,企业的目标就是确定企业的股东价值和效率。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目标存在着一致性。只要在不违背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不仅可以加强管理效率,提高企业运营中的收入,提高企业的信息质量报告,维护财产安全,还能够堵塞漏洞,排查错误,有利于管理层对业绩和盈利进行适当的监控,降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让内部控制得到充分地发挥。

2.2加强对企业风险的管理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最新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社会环境的变化,周围的大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盈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企业所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的风险也逐渐加大,所以企业要加强风险的管理。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通过风险进行监督、审核和评价,确定风险的区域,才能在风险到来时,将风险对企业的伤害度降低到最小和运用更加从容的态度去应对风险所带来的伤害。其实,在内部控制的初始就要进行风险评估,其实在各个部门中也存在着利益冲突,所以很难全面地去看待风险,对风险进行全面地防范,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内部控制其实也是建立在信息反馈和风险管理基础上的一种系统,采取各种防范措施,达到转嫁风险、预防和消除风险的目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成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得以实施的有利保障,所以企业的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和协调内部审计的保障。

2.3完善公司管理结构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创造企业良好环境的有效手段。公司的责任、盈利和权利与企业的生产和产权要素要得到合理的分工和匹配,就必须要求在企业内部进行权利的激励和牵制,还需要拥有完善的控制程序和监督机制,同时也为了防止经营者和所有权拥有者发生严重的利益纠纷,导致信息目标的流向、流量和流速,还有企业的人流、资金流和物流发生错位或背离,因此内部控制制度逐渐成为了三合一的管理框架“制度安排 关系框架 控制机制”。

2.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虽然在制定时也经历过初稿、汇总、修改、实施等一系列制式化过程,但审计人员在其中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在我国,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由总部负责对内部控制进行整体的设计,然后才由各个部门自己起草与本部门相关的内部控制,最后再从总部汇总到相应的管理部门。内部审计可以帮助协调企业内部所存在的关于信息协调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管理者的效率和拥有更加理想的执行结果。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实施进行发现、解决问题,并进行评价和监督的一个过程,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不断地更新,从而使制度更加完善。

3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相互协调的具体措施

3.1内部审计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经历两个基本阶段就是计划和实施。企业对每件事情都做一个计划并进行审核的过程,就是为了尽量避免决策出现失误。内部审计是属于事后监控,也是属于会计控制程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市场经济的发展,仅仅事后的监督已经不能满足管理者对企业管理的要求,因为其监督的内容和范围相对狭小。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就要求内部审计监督向事前和事中进行转移,内审人员需要每天对会计工作进行审核与监督,在情况发生后立刻履行监督职责,及时进行补救和休整。内部审计目前仅依靠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单方面的力量开始向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向进行发展,这是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和监督,但尚未让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

3.2内部审计要从勘查错误,防止弊端向管理服务型进行转变国家的日渐强大,意味着国家对企业的监控也越来越严格,约束的条件也不断扩大。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财务账上的错误弊端也逐渐减少,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内部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种种原因都表明,内部审计从传统的防止错误开始向服务型转变,审计的重点也从简单的内部监督和检查开始向内部评价和分析转变。内审人员不仅需要准确、及时向组织管理的相关政府部门报告有关防止错误和弊端的资产保护信息外,还需要对控制和管理方面的不足与缺陷,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确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帮助管理人员合理使用资源,更加有效地进行管理活动和各项控制活动的开展,促使企业经营效率的不断提高。

3.3要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科学的定位与合理的设置为了能够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企业在对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以及对其定位上,应该坚持权威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企业应建立高效合理的内部审计组织,对内审机构应重新合理定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组织地位的提高不仅有利于内审人员做出一番具有成效的业绩,而且增强了企业的独立性,为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论文范文)

4结语

强有力的监督力量是为了避免企业在程序和制度不明确的情况下,违反了政策而受到惩罚。因此,必须建立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使之能够有效运行。只有使内部审计制度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才能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并勇于应对各种风险。

作者:宋雨格单位: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