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分落户最新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三期)招标

3月29日,一份名为《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三期)公开招标公告》悄然出现在中国政府采购网地方招标公告里。

北京积分落户最新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三期)招标

招标公告截图

项目基本情况

招标公告主要内容如下:

项目编号:RXM2021_020102_000073-JH001-XM001

项目名称: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三期)

预算金额:648.5 万元(人民币)

采购需求:

  • 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三期)第一包:应用开发
  • 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三期)第二包:安全测评和软件测试
  • 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三期) 第三包:监理

合同履行期限

第一包:合同签订后4个月完成项目初验,并进入试运行,系统试运行后3个月内完成项目终验;

第二包:中标后与采购人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生效后四个月内完成本项目;

第三包:中标后与采购人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生效后四个月内完成本项目。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小编获取了招标文件,简单梳理后,整理出如下信息以供参考。

背景介绍

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积分落户系统”)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文简称“市人力社保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本市积分落户工作总体安排,负责实施工作的组织管理,牵头开展联动核察。

积分落户系统通过2017年、2019年的两次升级改造,建成了以互联网申报系统、业务经办系统组成的跨互联网、政务外网部署的信息系统。其中,

  • 互联网申报系统面向社会公众和单位,提供积分落户网上申报功能;

  • 业务经办系统提供区县和各委办局审核、受理等功能,为市人力社保局提供包括政策参数设置、阶段时间计划设置、积分的初排与终排、积分复查受理、终止个人积分、设置落户分数线、黑名单维护、调京手续确认、落户单据打印、发送落户数据、查询统计等功能;

通过“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与各委办局进行数据交换,各委办局通过其前置机接收和反馈比对数据,市人力社保局前置机统一发送比对数据和接收比对结果;

通过在市人力社保局网站上建立链接,向所有公众开放,提供个人积分模拟计算、落户公示人员查询功能;

同时,在市人力社保局网站上开发建设了积分落户服务专栏,加载了积分模拟计算工具、在线申报系统入口,同时集中展示积分落户相关服务内容,包括政策公告、办事指南、服务窗口查询和常见问题解答等,让服务更集中。

业务目标

落实《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京政办发【2020】9号)和《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保持《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试行)》等试行政策经验,在总结前两年积分落户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为长期在京合法稳定就业居住的普通劳动者开辟一条公开、公平、透明的落户渠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具体指标和流程设计,加强社会监督和部门核察,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总体体现“变”与“不变”的综合政策效果。

贯彻政策的“变”

从开展联动核察、严格诚信监督等方面加强管理要求,从有利于申报者的角度对指标进行优化调整;在工作流程方面,明确在线审核、在线复查、在线查看积分排名、限期申诉、资格不予递补等操作标准,不断深化数据共享、申报审核“全网通办”,加强部门函询与核察,更加突出公开透明、严谨严格,确保全程在阳光下运行。

保持政策的“不变”

积分总体政策导向不变,本着连续稳定、精简优化、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继续有序推进长期在京合法稳定居住就业、符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指标体系框架不变,稳定社会预期,继续保持“4 2 7”的积分落户指标体系框架稳定,4项资格条件和2个基础指标不作调整,7个导向指标中有6个从操作层面予以完善;

赋分原则不变。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值占主要比例,各指标间赋分原则不作调整。

在落实政策的“变”与“不变”中,从系统架构、系统流程、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设计,不断提升系统运行绩效,促进积分落户系统对内部改革的带动,保障积分落户政策对北京四个中心发展的支撑。

本期升级改造目标

本次升级改造以一期、二期系统为基础。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度的申报、审核、公示工作已经完成,但取得落户资格的人员因落户期限(跨度)为三年,落户工作仍在继续,而系统采取整体部署的方式,每年的落户需要在当年的系统中完成,因此产生了2018年、2019年、2020年系统仍并行存在的现象,如果此种开发方式继续,未来将有更多年度系统并存,必然造成服务不直接、不便利因此需要通过业务子系统拆分,将原按每年度系统整体部署方式调整为按微服务架构部署,以解决整体部署的紧耦合问题,并依据政策调整情况及业务发展要求对原部分功能进行调整,采用电子签章、区块链等技术以满足积分落户业务的优化,对部分共性服务、调用频繁服务进行微服务拆分,并利用微服务技术为“指尖行动”提供数据支持,以更灵活的方式支持系统对外服务扩展

系统处理能力以及响应速度

为保证两类用户易用稳定、快速响应的用户体验,我们对并发和响应速度进行测算如下:

互联网用户分为申报个人和用人单位。根据社保红名单有资格参与本年度申报个人约100万人。据往年经验,18年参与申报人数12万,19年参与申报人数10万人,因政策调整,预估会有30万人参与申报,用人单位约10万家,因此本次互联网端用户以个人为代表进行并发测算。根据“二八原则”,我们预估积分落户系统需要在1天内最多处理24万人(即30000080%)的申报,1小时内完成9万人(按照每天8小时报名时间,且80%的人群集中3个时段报名测算,即240000/8380%)的申报。积分落户系统与数据库之间预计进行身份验证、登录、查询、提交、修改、更新、删除等操作,平均每人按4个数据库操作预估,并发数为100笔/秒(即900004/3600)。

据此,本系统互联网端并发用户数峰值预估要求承受100笔/秒

从用户流畅体验来测算,单条业务的执行及数据处理的响应速度要小于3秒;复杂和组合查询响应速度<10秒

其他相关信息

1、用户量

目前积分落户管理信息系统涉及个人用户约12.4万,单位用户约5万多

预估积分落户管理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约有10万家单位及89万个人

当申请人申请参与本年度积分落户时,系统将对申请人的申请资格进行审核:

  • 申请人在黑名单或刑事犯罪名单中
  • 申请人不在社保红名单中
  • 申请人在社保红名单中,但无居住证

以上几种情况不允许申请人参与本年度积分落户,并展示不符合条件的固定提示,明确不能参加本次积分落户的理由。

2、社保红名单

社保红名单及缴费明细89万人(符合申报资格),另外不符合资格人员缴费明细300多万人

在接收到增补红名单后,系统会根据批次号显示该红名单的数量、居住证交换状态、行政拘留次数交换状态。市局操作人员需要点击“数据发送”,系统将数据分别发送至市公安局的是否持有居住证和行政拘留次数进行数据比对,并可以看见交换状态、返回的持居住证人数数量、持工作居住证人数数量、行政拘留人数数量。

在接收到公安返回的持有居住证数据后,系统将所有未持有居住证的人员,通过姓名、身份证号全匹配的方式与工作居住证分库进行比对,并将持有工作居住证的红名单人员做视同持有居住证处理,并用工作居住证中的信息更新居住证信息。最后将全部数据进行入库处理,并更新居住证交换状态为已返回。

在接收到公安返回的行政拘留次数数据后,系统将接收到的公安返回数据进行入库处理。

系统逐条显示各批次的增补情况,并且在公安居住证数据及公安行政拘留次数数据都返回入库后,系统允许点击启用按键,使该批次人员允许进行积分落户。

用户可以查询历年红名单里的申请人信息,系统默认显示年份、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单位名称、是否持有北京市居住证、在京联系缴纳社保年限、行政拘留次数、是否退休、单位所属区。

3、白名单

奖项白名单包括:荣誉表彰白名单、文化领域白名单、职业能力大赛白名单、北京市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白名单、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白名单、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白名单。

本期白名单新增奖项:

  • “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决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相关部门指导。

  • “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决赛”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相关部门指导、北京市创业指导中心主办。

申报单位白名单:

每年积分落户开始之后,用人单位使用法人一政通数字证书(UKey)登录积分落户管理信息系统,首次进入积分落户系统时,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完全匹配,申报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在白名单的,不能进行后续业务办理,系统给出提示“登录积分落户在线申报系统的用人单位需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且实际办公地在北京市内”,并询问引导用户是否上传附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单位信息确认增加用人单位应在京进行税务登记的数据比对内容。

4、黑名单

本功能实现了将提供虚假材料违纪违规的单位、个人加入黑名单中,黑名单有效期内的单位、个人不能申请积分落户。单位黑名单(该单位名下全部个人自第二年起5年内不能申请)个人黑名单(自当年起5年内不能申请)。单位选择办理员工时,先判断员工是否在个人黑名单。

说明:加入黑名单和撤销黑名单都是双岗受理,需要初审账号和复审账号都受理通过才为最终结果。

5、积分模拟计算工具

本次在此功能中优化积分模拟计算工具开发(移动版)子功能,并对模拟计算工具开发(电脑版)子功能做修改和完善。

申请人可通过积分落户模拟计算工具模拟测试本年度积分落户得分情况。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