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洪: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建设的新成就
政党是由主义、队伍和斗争三大要素构成的,其中,队伍建设就是组织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党的组织看成实现“主义”的“最重要的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组织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一、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最大优势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创造性地运用民主集中制来提高执行力,注重激发各类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
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全面领导需要科学的组织,而科学的组织必须以“执行有力”为检验标准。一个时期来,党内执行常有“中梗阻”,主要源于党的组织体系存在“短板”。如何提高党的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年7月3日〉》,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1页)。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旨在使党的领导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贯通。在纵向上,党中央明确了中央机关、地方党委、基层党组织的三级领导架构;在横向上,党中央规范了党的宣传部门、组织部门、统战部门、纪律检查等工作机制。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新成就,有两大举措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至关重要。一是加强党组领导。2019年4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明确了党组的地位、作用和职责,确保了党对各个地方、各个组织、各个行业和各项事业的领导;二是补齐了基层党组织的“短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但“两新经济”及新产业新业态党建亟待加强。2018年10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指导基层社会普遍创建了“区域统领”“行业引领”的党建模式,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和巩固。
以“两个维护”提升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效率。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也是把9500多万党员组织起来的根本保证。民主集中制的要义是“四个服从”,关键是全党服从中央。一个时期来,党内之所以存在比较严重的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和议而不决的倾向,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对中央权威没有敬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全党的核心地位后,党内执行就畅通了。从组织上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处于党的组织体系的顶端,必须有定于一尊的权威;从政治上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两个大局,必须有一锤定音的威权。“两个维护”既是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更是“全党服从中央”的最重要保证。
激发政治功能:新时代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亮点。党的组织体系因民主集中制而获得领导力量,但要实现党的纲领还须激发政治功能。一个时期来,一些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对自身功能不清晰,以致把“有活动”“留痕迹”作为党建工作的归属。党的十八大之后,党的组织建设开始激发政治功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要“突出政治功能”。在党的组织体系中,中央机关和地方党委的政治领导是坚强的,难点是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模式或活动方式虽呈多元化,但固有的政治功能得到了最大释放。高校基层党组织牢牢把握了意识形态领导权,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而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群众推动了乡村振兴。把党组织建成推动发展的政治力量,彰显了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的应有价值。
二、对党组织进行革命性锻造,确保党的细胞健康而有活力
党的力量在于组织,而组织的强大取决于党员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党进行革命性锻造,使党的各级组织更加坚强。
发展和壮大党的组织。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其规模和质量决定着党的组织建设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数量稳步上升,质量不断提高。一是整体结构趋于合理。截至2021年6月,党员总数已达9514.8万名,其中,35岁及以下党员占总数的24.9%。党员的学历层次也明显提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有4951.3万名,超过党员总数的一半。工人和农民占党员总数33.9%,依然是党员队伍的主力军。党员构成不仅说明党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意味着党组织充满活力。二是组织管理更加严密。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过程中,党内出现许多“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和“流动党员”。为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党的十八大之后全党开展了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和清理工作,基层支部不仅把每个党员都纳入党的组织中,而且对超期限失联党员进行处理。严格的党组织管理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感和责任感。三是新发展党员的质量更高。“政治吸纳”是党的组织建设的经常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和入党流程更加规范。2014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教育培训、组织谈话和入党流程作了详细规定,从“入口关”确保了党员质量。
提高党员队伍的纯净度。党对党员没有身份、学历和财富要求,但有严格的政治和道德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自身的净化是空前的。一是严惩腐败分子。党中央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推进反腐败斗争,清除了党内大大小小的政治毒瘤。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到2021年6月底,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388.4万件、417.3万人,有90多万人被开除出党。二是处理违纪党员。2018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个方面规范党员言行。党依规对“吃拿卡要”“妄议中央”“信奉迷信”“道德堕落”等违纪党员进行严肃处理。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3.7万件,党纪政务处分55.8万人,有力维护了党组织的纯洁。三是清理不合格党员。2016年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各级党组织依据党员标准对长期不过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的党员进行清理,清除了一批不合格党员。
花大力气为党组织铸魂凝神。政党是基于成员有共同信仰、共同追求、共同情感和共同立场而凝聚起来的。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不仅要把队伍组织好,更要给队伍注入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全党进行革命性锻造,使党的组织有了新时代的“精气神”。第一,加大理论灌输力度。全党加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以科学真理化解了党内许多“是与非”的困惑。尤其是,广大党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把握了“强起来”的方向、战略和方法,对未来充满信心,党组织也由此空前团结而强大。第二,赓续红色血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党学习党史,广大党员普遍受到红色文化熏陶。基层党组织还通过悬挂党旗、佩戴党徽、布置红色栏板和开展有仪式感的党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第三,把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集中教育或活动。同时,党中央着力推动党内日常教育的规范化,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学习强国”在线学习等方式对党员进行思想淬炼。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关键内容。为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组织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解决“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21页)的三个问题。
党员干部标准聚焦“忠诚干净担当”。进入新时代,党有了新的政治纲领、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格局和新的发展战略,对党员干部的素质提出更高标准。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对党员干部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要求;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对党员干部提出“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要求;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对党员干部提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干部的要求虽有侧重,但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已跃然纸上。在2018年7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好干部标准有显著的时代特点,适应了新的伟大斗争需要。一是党员干部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不是口头承诺,而是一生的身心付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要求,党员干部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二是党员干部要真担当和真斗争。实现伟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有担当和斗争的精神和责任。三是党员干部要保持清正廉洁。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又是人民的公仆。新时代党员干部最鲜明品格是“廉而有为”。
构建“选好干部”“用好人才”的制度机制。一个时期以来,干部选拔不仅有“唯GDP”“唯选票”“唯年龄”“唯文凭”的弊端,而且存在“跑官买官”的不正之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干部人事制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构建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机制。第一,用科学的制度选拔优秀干部。2014年1月,党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干部选拔从研判—动议—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等环节作了流程规定,为优秀干部人才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提供了制度平台。第二,用系统工程造就一支庞大的干部队伍。党的十八大后,党依据干部队伍建设的百年经验,开启“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的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干部队伍建设的五大体系相互联系、环环相扣,既能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又能保证人才“脱颖而出”,还能推动干部“干出实绩”。第三,把各类人才凝聚在党的周围。十八大以来,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创举,是“不仅管干部,还要管人才”。经过全党十年的努力,国内外很多爱国人才担任了党和政府的重要领导工作,不少专业人才也为党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截至2017年底的5年里,国家共引进423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遴选支持了2521名国内高层次人才。
建成“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干部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发生历史性变革,重要原因是干部队伍有“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时代特质。一是全面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水平。新时代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党员干部普遍有“中央在想什么,现在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标”的政治站位,政治辨别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有大幅提高,确保了中央决策在地方“落地生根”。二是提高了党员干部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对党员干部是一场严峻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沉着应对西方的围堵,化解了科技、金融、产业、疫情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实践证明,党员干部的能力是过硬的。三是党员干部有了新气象新作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使命,党员干部必然要承担繁重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率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方面,党员干部在崇高理想激励下充满干劲;另一方面,全面从严治党也压实了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可以说,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动了新时代党的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责任编辑:范丽君
欢迎订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