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爱民暖人心——2021年我市民政工作综述(2020年民政工作综述)
嘉峪关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明霞毛富
民政连着民心,民心聚集民力。
2021年以来,市民政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及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及市两会精神落实和全局中心工作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扎实履行“三聚三基”职责,持续推动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事务等各项民政重点任务高质量落实,为我市“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贡献了积极作用。
聚焦底线民生,基本兜底保障坚实有力
把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方面持续发力,特殊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积极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修订了《嘉峪关市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出台了《嘉峪关市贯彻执行社会救助制度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紧盯低保边缘家庭、特殊困难家庭等重点对象精准识别认定,把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了救助保障范围,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全面推行了“资金 物资 服务”救助模式,为特困供养对象提供“四个一”服务,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采购发放生活必需品,扎实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专项行动,同时采取部门联动、数据共享等方式,搭建起了“线上线下”困难群众动态管理监测预警机制,精准识别救助对象,有效防止了致贫返贫问题发生。2021年,全市城乡低保标准由672元/月/人提高至726元/月/人,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10488元/年/人提高至11328元/年/人,照料护理标准分别达1680元/年/人、3360元/年/人、4800元/年/人,全年保障困难群众2.03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189.05万元。
未成年人保护全面加强。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未成年人保护第一次全体会议,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制度,落实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开展了宣传月、“精细排查、精确认定、精准保障”专项行动等工作,将符合政策保障条件的困境儿童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市配备乡镇督导员6名,儿童主任48名,为4名留守儿童签订了监护协议,并定期走访,全力落实监护责任。
全年累计发放孤儿生活费27.3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19.74万元。
残疾人福利政策精准落实。将符合条件的3065名残疾人全部纳入到生活补贴、重度困难补贴范围,完成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工作,全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95.87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为380名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了生活照护、心理辅导、精神慰藉、社会融入、残疾人互助等服务。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规范开展。完成了救助管理站搬迁工作,高质量开展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寻找、救助、接送等服务,组织开展了“酷暑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全年共计发放御寒物资和食品316套(件),寻找、救助、接送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76人次,在救助寻亲网和今日头条信息平台发布寻亲公告2条(成功寻亲1人),实现了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和救助寻亲网信息全覆盖,救助率达100%。
聚焦群众关切,民生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紧盯民政服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关心的各项工作,通过健全队伍、加强管理、提升水平,各项民生实事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养老服务质效不断提升。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巩固改革试点成果,形成“机制保障、康养引领、居家基础、社区依托、机构补充、城乡统筹、市场运营、信息支撑”的养老模式。全面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建设2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民实事任务。成功举办了养老护理员培训和职业技能大赛,共培训养老护理员358人,护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60个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实现城乡全覆盖,信息系统登记服务对象7704人,较上年增加5.54%,提供午餐服务、生活照料、生活护理、家庭保洁、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62.02万人次,较上年增加11.01万人次,核拨财政补贴1230.93万元,筹集个人孝善基金169.37万元。完成129名老人能力评估鉴定和414位老人智能腕表发放。10家养老服务机构设置床位844张,入住老人380名,入住率46.8%。发放养老机构运营补贴资金89.57万元、一次性建设补贴资金133.6万元。
婚姻登记服务持续改进。注重打造优质服务窗口,创建了婚姻登记颁证大厅,并开展了首次颁证仪式,严格落实婚姻登记“预约办”有关政策,实行了100%实时在线网上登记,扎实推进“互联网 婚姻服务”行动,婚姻登记信息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婚姻登记“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打牢了基础。
社会福利普惠度显著增强。持续完善福利彩票销售管理体系、优化销售布局、提升规范标准,紧紧围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福彩发行宗旨,严格遵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会承诺,开展了雄关广场户外卖场活动,12天销售2219.8万元,有效提升了彩票销量。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9358万元。
聚焦共建共享,发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立足社会建设兜底性、基础性定位,积极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强化慈善、社工和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根基进一步夯实。
城乡社区治理不断优化。圆满完成了全市第十次村民委员会和第七次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小组建设的典型做法得到了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积极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活动,有序推进了钢城街道全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创建并完成中期评估。持续探索完善“党建 好商量”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嘉峪关村全省村级议事协商实验试点工作。
社会组织管理着力强化。严格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积极做好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和日常监管,扎实开展了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四抓两整治”、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各项工作。
社工、志愿服务和慈善活力有效激发。建成并投入使用3个省级示范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进一步健全社会工作制度政策,扎实推进“三社联动”工作,社会工作影响力不断扩大。注册志愿服务团体442个,注册志愿者7.3万余人。通过发布倡议书,号召爱心企业、人士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结合“慈善情暖万家”“慈善捐赠月”等活动,共募集慈善资金207.43万元,为孤、老、病、残、幼等困难弱势群体提供慈善救助2315人次。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按照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和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全面完成《甘肃省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73项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类事项的认领和编制工作,各项指标均按照省市规定标准达到了最优,全程网办率为89.3%。电子证照信息录入、行政备案事项自查、供需对接数据上报等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孤儿救助资格认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已实现跨省通办,临时救助已实现省内通办。
疫情防控高效有序开展。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制订防疫应急处置预案,优化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职责,从严落实了10家养老机构“1检3停3禁”的防疫措施,及时开展了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扎实做好了儿童福利机构防疫和困境儿童救助,殡仪馆、婚姻登记中心、福彩站点、救助站等民政各领域真正做到了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严格筛查、严密管控,各项防控措施全面落实到位、人员物资管理配备到位。疫情期间,共为受疫情影响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96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9.75万元,累计接受慈善物资折价110.4万元,募集防疫资金12.9万元,均用于抗疫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