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镇上卓村:农家书屋“小阵地”,释放精神文明“大能量”

上卓村位于县城北5公里处,北邻柳林镇草岔沟村,南邻卓尼县城,西邻柳林镇东石沟村,东邻临潭县流顺乡孙家庄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一组、二组、三组、出路组、哇路组),现有村民376户1602人(其中一组101户420人,二组113户437人、三组114户510人、出路组23户128人、哇路组25户107人)。全村耕地面积3099.4亩,有草场面积6840亩,林地面积1233亩,全村现有专业合作社6个,家庭牧场7个,主导产业以劳务输转、种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主要种植中藏药材、马铃薯、青稞、小麦、洋芋、大豆、油菜等;养殖业:主要有牛、羊、本地生猪及土鸡养殖育肥等)。近年来,为切实解决全村村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和全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上卓村加快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文化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上卓村基层文化建设,结合“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统筹建设了20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藏书2000多册。通过坚持把办好农家书屋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让农家书屋建设的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更有品质、更具活力,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提供保障。

农家书屋“创新”宣传模式,全村劲吹“文明风”

柳林镇上卓村:农家书屋“小阵地”,释放精神文明“大能量”

“农家书屋”项目是一件党和政府切实为民办实事的好项目,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好方法。再好的政策,如果不为群众所知,那么也只是放在办公桌上的几页纸;再新的举措,如果不加以推广,那么也只是跌入井底的一只蛙;再好的模范,如果不加以宣扬,那么也只是隐秘角落的一支花。只有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都了解、都用上,才能真正叫好项目、好实惠。对此,上卓村在“农家书屋”宣传工作上狠下功夫,采取了创新、多样的宣传方法:在“农家书屋”的宣传工作上,村两委及驻村干部打破以往在村委会公开栏上发出通知的宣传方式,大胆创新,通过在全村五个村民小组群发“文字 语音”的通知和人流密集地方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

“农家书屋”推动“扫黄打非”深入基层,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柳林镇上卓村:农家书屋“小阵地”,释放精神文明“大能量”

上卓村将“扫黄打非”与农家书屋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打造村级示范点,通过精心挑选一名村干部和支部党员代表担任“扫黄打非”监督员,及时发现、举报全村违法违规行为,指导村民自觉抵制“黄”、“毒”出版物侵害,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有效依托并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扫黄打非”宣传工作,使农家书屋成为“扫黄打非”监督岗,用积极向上的文化帮助全村村民和学生远离“黄”“非”文化垃圾和非法出版物,切实把基层“扫黄打非”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发挥农家书屋的监督作用,织密“扫黄打非”基层监督网络,为维护基层意识形态安全、引领文明“新风尚”发挥重要作用,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农家书屋 党建”,打造乡风文明“新地标”

柳林镇上卓村:农家书屋“小阵地”,释放精神文明“大能量”柳林镇上卓村:农家书屋“小阵地”,释放精神文明“大能量”

今年以来,上卓村坚持党建引领,将乡村文化振兴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农家书屋 党建”,积极推动农家书屋转型升级,不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上卓村农家书屋为书屋配备阅览桌椅及各类书籍,进一步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安排支部党员负责图书归类、上架、登记以及图书借阅登记等,确保书屋规范运行。同时,上卓村将农家书屋作为理论政策学习的“站点”,积极利用农家书屋资源优势,设置红色阅读角,配备《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手册》等读物,通过“三会一课”等方式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带动全村广大群众主动学习,不断推动农家书屋成为基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新阵地”、爱党爱国情怀的“打卡地”和乡风文明“新地标”,让党的好声音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农家书屋“携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砌起”村民“精神家园

柳林镇上卓村:农家书屋“小阵地”,释放精神文明“大能量”柳林镇上卓村:农家书屋“小阵地”,释放精神文明“大能量”

近年来,上卓村将农家书屋打造成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前沿阵地和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效载体,把巩固农村文化阵地、推动理论学习教育向基层延伸作为抓手,以农家书屋为依托,以乡村振兴为目标,持续加强软硬件建设,积极发挥农家书屋职能,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通过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农家书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合共建,让农家书屋真正“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切实发挥其职能作用,助推全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使其成为农民群众学习法律、文化、农业等知识的“智慧屋”、少年儿童学习阅读的“益智园”,全村村民的“精神家园”,让文明实践活动真正深入到基层,惠及到群众。(通讯员:后玉蓉)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