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任务更为艰巨。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和防灾减灾救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明确要求。如何围绕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如何推动全要素、全过程协同联动,提升应急管理整体合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针对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构筑清晰严密的责任体系
应急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提升应急管理整体合力,必须抓住责任制这个要害,进一步解决责任落实难的问题——这是许多代表委员的共识。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地方党政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逐步建立,“三管三必须”逐步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各地相继公布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实行森林草原防灭火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防灾减灾救灾责任更加清晰……大安全大应急理念渐入人心。
排查矿山企业安全隐患
“制度要落实,责任链条上的每个关键人都必须尽责担当。”在调研部分矿山企业安全工作的过程中,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地质院院长、民盟湖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寄华发现,责任落实还存在形式主义问题——一些企业的操作规程与岗位实际不一致,一些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是中介公司提供的“通用模板”改编的,一些企业的应急演练不是根据重大风险来设置的,大而化之。
何寄华建议,必须抓紧抓实责任体系建设,政府层面要抓住区域性、系统性安全风险,突出严把安全许可和安全设施审查关等重要问题。企业层面要扎实推进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矿山企业,要着重注意对外包队伍的施工管理,坚决杜绝违法分包转包、外包队伍违规挂靠等问题。
消防监督人员在液氨储存库抽查员工岗位安全知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安庆石化公司党委书记刘晓华表示,石化企业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生产工艺,大型专业设备多,设备设计、制造、施工等环节的安全责任不容忽视。“提高石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除要盯住生产经营储存等环节外,还要全面增强设备设计、制造、施工等环节人员的责任意识,落实其责任。”刘晓华建议,应急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优势,会同相关环节的行业主管部门,围绕石化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各环节进行调研,细化并推动各方责任落实。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涌现。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关注到新业态可能带来的消防安全风险。
“大部分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场所开在商住两用房屋。在装修时,不少场所选择可燃材料进行布景,加之场所相对密闭、有的疏散指示标识被布景覆盖,存在消防隐患且不利于疏散逃生。”高洁建议,尽快确定新业态的行业归属和主管部门,明确责任,加强监管。
完善协同高效的响应体系
“快撤离!”2022年6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因连日暴雨引发塌方泥石流。得益于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当地已组织74户251人提前安全转移,无人员伤亡。
“叫应”机制
“近年来,桂林市及时调整各级指挥机构,进一步理顺指挥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与统筹协调功能。”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捷介绍,根据地区实际,桂林市坚持将防洪度汛与突发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督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区捷也注意到,由于桂林地形复杂多样、风险点分布较分散,在汛期抢险救援期间,各类救援力量均出现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她建议,进一步解决社会救援力量装备和经费不足的问题,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救援,同时增强群众的避险意识和避险能力,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面对重大灾害暴露出的应急预警与响应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河南省委主委、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司富春认为,应加快修订各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做好专项预案编制工作。强化各部门联动协作,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和响应流程,明确指挥层级和现场指挥权问题,确保发生突发事件能及时妥善处置,明确规范应急联动机制内各部门的职责范围、服务项目、工作保障、协调方法、配合原则、监督机制等,提升协同联动效率。
“还要注重应急响应能力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灾害应对效能;另一方面加强智能化应急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救援效率和安全性。”司富春认为,在预警方面也要下足功夫,解决预警信息及时共享的问题,同时完善发布渠道,打通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做到预警信息对影响区域全覆盖、对影响对象全覆盖。
在“两山”理论的诞生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民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强化安全工作。
“每到台风季、梅雨季,我们会更关注地质灾害影响区域和水库山塘下游群众。”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介绍,村干部作为包户责任人,会对村里的“老、弱、病、小、残”等群体逐个落实包保。“一旦转移方案启动,各责任人会根据职责,将疏散危险区、警戒区群众带到避险安置场所。”汪玉成说。
农村“大喇叭”
“为了及时掌握全村各处角落最新情况,村里大力推动数字化建设。”汪玉成介绍,180多个摄像头遍布余村,可以在控制室动态监控全村重点区域的状况;依托乡村数字管理平台建设打造的众多智慧化应用,具备应急广播、远程喊话、风险自动分析识别等功能。
“智慧化应用对自然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掌握全村情况、做出响应有很大帮助。”汪玉成希望,通过聚集技术人才,为平台的应用扩展等提供帮助。
“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坚持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健全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响应程序,推进中央—省—市—县科学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顺畅运行。”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欧洲科学院院士金双根认为,在应急响应的过程中,应统筹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强化各部门在事故预防、灾害防治、监测预警、抢险救援、物资保障、恢复重建等方面的业务协同配合,提升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协同水平和灾害事故应对处置现场指挥协调能力。
建强因地制宜的共治体系
近年来,应急管理工作坚持大抓基层导向不变、因地制宜思路不变,将顶层推动和各地探索相结合,把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不断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治理格局。全国挂牌成立1.4万个乡镇街道消防站所、明确6.3万名工作人员,命名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42个,全国灾害信息员队伍稳定在100万人以上……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村、社区、厂矿、学校、牧区等基层一直是灾害防御工作最薄弱的环节,也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介绍,多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需求导向,强化科技引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将基层灾害信息员、安全监督员、应急志愿者等队伍建设逐步纳入基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在灾情统计报送、灾害预警传播、普及灾害防御知识、组织基层群众防灾避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让这支队伍持续、稳定地运行下去,不断满足新时代综合防灾减灾和安全发展的新需求、新挑战。”张兴赢建议,定期组织开展灾害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灾害应急处置、灾情统计报送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切实培养一批基层防灾减灾救灾的“明白人”。
防灾减灾宣传进农村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治理格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基层安全治理工作中。”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长宁路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李运飞建议,以党建促共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消防安全综合治理的领导优势,共同研究解决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难点、痛点。
“高校师生科学文化素质高,又普遍热心消防公益事业。可以着力培养一批有头脑、有经验、有干劲的高校消防志愿者,促进校园甚至全民消防安全工作提升。”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介绍,她在调研中发现,消防救援机构指导建设的高校消防安全自治组织在校园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消防科普宣传方面都发挥了突出作用。
“我今年将提交建议,通过建立消防宣传教育学分奖励机制、设立专项表彰项目等,鼓励学生投入消防志愿者工作中。”陆銮眉说。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晔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2023年3月9日一、二版 原标题《加强协同联动 提升整体合力——代表委员围绕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言献策》责任编辑:樊晓丽 周佳晨
●编辑:董臣
您的点“赞”和“在看”
是对应急人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