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牧区党建“网格化”管理 打通“最后一截路”服务“最远一家人”
近日,家住距离哈巴河县城30余公里的加依勒玛乡拜格托别村牧民布尔列斯·叶尔兰从该乡派出所干部梁舰宇手中拿到了2个多月前挂失办理的身份证。他喜笑颜开地告诉笔者说:“我们这里一到冬天路特别难走,到县上办事,每次光等车就要几个小时,还经常因为东西带不全,来回折腾。现在有了‘网格员’我们再也不用来回跑了,省钱、省事、还省心。”
布尔列斯·叶尔兰口中所说的网格员,其实就是阿勒泰地区推行牧区党建“网格化”管理以来,该乡从乡农技、草原、畜牧、林业、土管、城建等站所干部及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无职党员中选聘的30余名牧业社区专兼职干部。他们专门为牧民提供审批服务、证件办理、补贴发放、牲畜疾病防治、远程教育、就业创业培训等16项服务,延伸基层党组织服务触角,实现了党建工作“无缝”覆盖。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北部,有牧业村169个,牧民12.24万人,其中牧民党员9133人,42%的牧民仍处在半定居和游牧状况。近年来,针对牧区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党员教育、服务管理缺位等问题,阿勒泰地区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牧区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行牧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以牧业社区党总支为中心,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有效提升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水平。
按照“集中连片、居住相邻、便于服务”的原则,打破牧区行政区划,在冬牧场和夏牧场牧业办公室、牧民定居中心村、牧业转场要道、边境村因地而异成立4类19个牧业社区党总支,相邻相近的村纳入社区统一服务管理。每个党支部内就近、就便成立2—4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内设定若干名党员中心户辐射带动周围10户牧民群众,形成牧业社区党总支—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党组织管理网格。每个网格确定1名乡镇分管畜牧业工作的班子成员任总支书记,各村支部书记兼任总支委员,乡镇站所长及“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党员干部兼任党小组组长,推选片区党员致富带头人为党员中心户,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党建网格管理体系,扎实做好网格内基层组织建设及牧民党员群众服务管理工作,推进党组织服务功能延伸和工作重心下移。
“现在我们又多了一个名字,就是网格员。” 布尔津县杜来提乡额尔齐斯村胡阿尼什·马哈布力高兴地说。
牧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机制运行后,不仅为牧民提供综合性、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有效解决了为民服务全程代办的“盲区”,而且实现了由“办事难、难办事”到“能办事、办成事”的全新蜕变。
“网格员很能干,他们既是服务员,也是宣传员。” 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党委副书记刘晓宏说。“网格员在做好办服务的同时,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还有最新的惠民政策,要靠他们给牧民讲清楚。”
“他们还是牧区的守护员。这几天,吉木乃县下大雪,为保证孩子们正常上下学,乌拉斯特镇齐阔尔加村的吾兰别克·马汗等8名网格员冒雪清理村口到学校的道路。为避免孩子们受到闹海风的侵袭,他们还主动排班,分批护送孩子们按时上学放学。”齐阔尔加村的村民提起网格员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据悉,地区建立了组织部门、乡镇党委、牧业社区党总支、牧业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层层联动的牧区党建工作机制。地委组织部每年制定牧区党建工作要点。县市定期更新完善牧区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实施细则和验收标准。乡镇党委结合实际制定推进计划,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沉入网格内开展服务管理工作。以牧业社区党总支为单位,开展“我看牧区新变化”大宣讲、“民族团结一家亲”“阿肯弹唱”等每月一题“特色党日”活动。将每月5日定为牧区党员活动日,由各牧业村党支部组织开展以“微党课” “微座谈”“微活动”“微电影” “微公益”为主题的“五微”活动,增强党内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同时做好发展党员、“两会两票”村级事务决策等事宜。各党小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定期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中心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做好日常代办服务的基础上,定期向所联系牧民宣传惠民政策、开展义务帮扶、传授经验致富等,了解和反映牧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引导牧民感党恩,跟党走。
特约记者 张新梅、通讯员 李海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