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案例:企业因环保关停如何提起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企业因环保原因关停,如何赔偿企业)
2021年楹庭律师接到了很多集体土地上企业因环保拆迁关停的案件,每个案件虽然情况都不同,但是好多都是因为环境保护或者水源地保护等因素,企业遇到被责令关停的情况。
案例一:河北石家庄有一个大型物流园,因为环保的需要进行了取缔关停,但是,该类企业在设立之初,办理过环评的批复,以及环评的验收。在提起补偿程序之后,法院一度认为该补偿的法律依据不存在,仅有政策依据。法院无法对这个案子进行审理和判决。
案例二:山西某煤矿企业诉当地有关部门的案件,涉案的煤矿被县有关部门责令关停。当时,省主管部门发出了多份文件要求对小煤矿进行整改,所以对涉案的煤矿,也就是原告煤矿进行关闭。但是,没有提及任何补偿事宜,只是提出如果有补偿政策的,会对其进行补偿。
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任何补偿,在2009年、2014年、2015年原告多次向被告提起补偿的申请,被告均以各种理由予以推脱不予补偿。所以原告就提起了诉讼,到了高院获得了胜诉。
案例三:某工业园占地面积约80亩,其中15亩是自建厂房,其余出租给其他企业。园区内企业以生产床垫为主,2018年因环保问题被关停,当年招商引资入住时,土地购买价格为10万1亩,说好办土地证和房产证但一直未给办理,关停后也迟迟未给补偿,其他企业已经搬走,自己企业的注册地址仍然在那里。
楹庭律师团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认为,环保的批复件和环保的验收文件,在行政理论上是属于行政许可,那么,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八条的相关规定,如果因为公共利益的需要,使已经批准的行政许可撤销和收回的,应当对行政相对人予以补偿。
再结合咱们国家《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及高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的一些通知,都有关于类似的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改变原来相关部门做出承诺的,应当对行政相对人予以补偿。
因此法律依据非常充分,明确相对人应当获得相应补偿。每个案子有特殊的案情,都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每个案子应当在案发的时候,可以请专业的律师团队制定专业的办案方案,寻找明确的法律依据,寻找扎实充分的证据,来达到保障权益的目的。
首先分析下地方行政主体拆迁清退企业的理由有哪些?通过我们受理过的案例,我们进行了大致的分类,主要是有这些原因:环境保护、拆除违法建设、土地保护、引进新项目、实施城乡规划、房地产开发、租赁合同到期或违法、产能过剩、疏解大城市问题等等。
那么,对于环保拆迁、关停企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什么呢?主要是一些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主要依据还是《环境保护法》,在该法规第六十条、六十一条、六十二条作出了相关的说明。
相关部门在作出相关的决定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一些行政原则,比如信赖保护原则。因为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部门违反了信赖保护原则应当对企业的损失进行补偿。有环评文件,因政策变化导致该类企业在本地上不能生产,这类的不能因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而进行关停,如果必须关停应当给予补偿。
这里要注意的是环保关停中的养殖企业、化工企业、生产制造企业都不属于环保关停的范畴,应该叫做征收。因为公共利益的需要,主管部门不得不做出一些行政行为,如征收企业责令停产停业等,这些都应当给予补偿。
不属于环保关停,主管部门要以环保名义进行拆除,应当如何进行补偿?需要对利润损失、员工工资、原材料半成品、违约金、无形资产包括商标、专利、实用新型等进行合理补偿。
针对关停煤矿要不要进行补偿?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八条的规定,如果因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作废或变更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许可、采矿许可证等行政许可的,应当对被许可人进行补偿。对于这一点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所以对煤矿应当进行补偿。
遇到环保关停,企业主要审查文书是否符合相关的环保方面的一些法律规定,有的没有证也不出示任何的法律依据,要企业关停或者让企业停业整顿整治,没有任何的法律依据,那么这类问题如果行政机关下发的一些通知告知侵害到企业的,也可以依据《行政诉讼法》向法院进行起诉。所以遇到这类问题的企业主,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当然可以去向法院进行诉讼。
当然环境的保护关停,包括《环境保护法》应当说也有相关的规定,如果真的是环境整治相关的一些整治的原因,也是有一定补偿的。
《环境保护法》第31条国家也建立了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而国家也加大了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地方主管部门应当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补偿资金,确保用于生态保护补偿,包括一些如果之前下发过相关的行政许可,如果行政许可被撤销,都应当给予相关的一些补偿,都有类似的规定。
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地向专业的律师团队进行咨询,律师会根据法律规定、地方政策、相关部门的文件通知以及相关的案件判例等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向我们咨询,政商纠纷当然要找北京楹庭律师。我们会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以及地方政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相关案例的规定,结合案件的一些事实证据给出详细的法律意见,制定初步的维权方案。运用法律知识与主管部门协商谈判,争取获得公平、满意地解决。
本文法律知识并不代表其法律建议,如遇同类问题应当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