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专家现场会评的时候,能够看到所有上会的名单么?
A1:回答:函评和会评都是按二级代码分组进行,你只和同二级代码的竞争,比如化学口的化学合成b01下面的b0105催化合成在会评会指定一个大牛做主审,还有若干会评专家。现在一般只能看到本组的名单,除非互相交流。
Q3:为什么函评意见差别很大?其他专家都给了我A,只有一个专家给了我C,这样的情况我还能在最终阶段获批吗?
A3:回答:如果函评意见里有C,虽然也能最终在会评阶段通过获批,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比较危险的。即使上会了,也是处于后50%的情况,最好的情况也只是中间50%,比较悬! 如果其他专家都给了A,只有一位专家给了C,那这种情况要么是学派不同有了站队,要么是不合专家口味,很难说!而且本子的综合评价得分申请人也看不到,以上ABC只是申请人根据官方邮件里的函评意见的措辞自己给出的得分,跟实际情况是有差距的,所以建议大家还是稍安勿躁,耐心等待官方公布结果吧!
Q4:为什么青年基金只有3个函评专家,我的返回意见却有5个?
A4:回答:现在八大学部函评人数并不一致,一般是3个,但是地学、生物、医学某些口,有时候会有5位函评评审专家。
A5:回答:这个可不一定——明显很差的凑数的本子,我或许半小时就审完了;通读一遍觉得非常不错的本子我一般会再认真研读多遍以评判其学术水平,可能会花上半天到一天;而那些第一次通读后觉得本子质量较好但似乎又没有好到让我觉得眼前一亮、同时又没有明显错误的本子,我会一本一本引经据典认真细读,最终希望能够公正地作出评判,这些本子平均每本大约耗时1天至2天。
Q6:针对不同类别的申请项目,评审专家的评价标准会有所区别吗?
A6:回答:当然会有所区别。例如,青年基金项目是“青椒”们科研起步阶段的主要助力,只要提出的科学问题较靠谱、研究其有一定意义且讲故事思路较清晰,我一向乐于给予资助;而优青、重点等申请项目的申请人大多具有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础,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科研经验,给予其资助的目的是鼓励其挑战某研究领域内的“硬骨头”问题,自然应当从严要求申请项目的创新性。
Q7:申报项目上会与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申请同行评议意见中是否有体现?
A7:回答:会在反馈意见的后面补充一句,基金委会评意见,通过专家投票,票数未过半。
Q8:收到了基金委的评审意见书,有5位专家的建议,而《修改意见》是空白的,请问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填写《资助项目计划书》,是选择“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按照申请书执行”,还是说必须按照《通讯评审意见》修改计划书正文呢?
A8:回答:不存在修改意见,是因为获得了资助,只会显示外审的同行意见。如果存在修改意见,一般分为两种情况:1.该项目可以执行,但是经费路线需要稍微调整一下。2.该项目获批可能性很低,基本不能过会。获得资助的朋友,没有修改意见只有外审意见的话就不用考虑太多了,只需要按照申请书执行就可以,不过要记住经费预算和说明书要去学校财务和科研院审核一下,然后再在系统提交就可以了。
Q9:博后基金是青基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博后申请书也是青基申请书删减而成。博后二等基金中了,是不是说明青基有很大的机会?马上揭榜了,忐忑不安。
A9:回答: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事,评审的专家、评审标准、你的竞争对手都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A10:回答:每年大家都在找ISIS系统的漏洞,大家比较信得过的是官方发布结果以后,在ISIS系统个人信息里的国际合作栏里是否可以看到申请国际合作项目。这主要是系统和邮件之间有时差,以往情况单位科研处会提前一天拿到单位的获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