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科研领域“××之父”被滥用:赞誉科学家需更慎重
科技日报
摘自科技日报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之父”的称号,来凸显科学领军人物在某个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的开拓性贡献。然而,一些科学家被称为“××之父”以后,既在学术界内部引发争议,也导致公众对其功绩和影响产生片面认识。一些科学家本人也明确拒绝“××之父”的称号。近日,有媒体便报道了科研领域“××之父”被滥用的情况。
“××之父”的提法来自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等说法。后来,随着学科分类日益细化,“××之父”的称号越来越多。比如在区块链概念大红大紫的当下,最受关注的大概就是“比特币之父”中本聪了。
带有显著西方文化印记的“××之父”的说法传到东方以后,中国科学界经历了对这一舶来品的接受过程。由于中国科学长期落后于西方,缺乏世界级的开拓性成果,在“××之父”的前面不得不加上“中国”的定语。改革开放以后,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受到尊重,社会上形成了普遍的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家的氛围。国内“××之父”的称号,在这段时间遍地开花。做出重要科研成果的科学家,受到了社会应有的尊重。
然而,高度分工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多数科研成果不再由一个人独创,而是科研团队成员的共同成果。即便要褒扬某个科研领域领军人物的功绩,也不太适宜用“××之父”的称呼,因为现代科研成果大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大科研成果是不同团队甚至几代科学家循序渐进推进的结果。因此,遍地开花的“××之父”显得不够审慎。
应当承认,在当下赋予某位杰出科学人物“××之父”的称号,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社会重商风气浓厚的时代,基础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要习惯于坐冷板凳,也有难以言说的寂寞。对那些默默推进科学事业整体进步的杰出人才,对他们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恰当的回报,也要赋予他们相当的精神荣誉。对其中的顶尖人物,“××之父”无疑是形象且易为人理解的表述。
但是,“××之父”的称号不应该成为浮躁学术风气的投射。有的人扎实的成果没做出来多少,就急急忙忙捞钱变现,在社会上沽名钓誉,自封或默认什么“××之父”的称号。最恶劣的案例之一,莫如当年骗取高达上亿元科研基金的“汉芯之父”陈进。当“××之父”沦为谋求利益的工具,其应有的神圣性和严肃性遭到极大损伤,也让欣赏杰出科学家的人们感到失望。更不要说“××之父”不可避免地受到商业的侵袭,沦为商业营销的工具,甚至某些保健品的商人也大言不惭地自封为“××之父”。
不管怎样,赞誉科学家“××之父”需要更加慎重,需要来自科学共同体的普遍认同,更要基于对科学家功绩的客观描述。而对尊重科学家的社会大众而言,也要对“××之父”的称号形成判断力,不盲目崇拜个人,不被片面的舆论宣传误导,让科学精神而不是哪个具体的人在心底深处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