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微小事”!杨浦这个街道探索“党建+”社区治理新路径(杨浦区社会治理重点工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四平路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为导向,着力办好群众身边“微小事”,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探索推行“党建 微小事 专项经费 项目谋划”社区治理新路径,通过做实“微小事”,以小见大“暖民心”。

“党建 微小事”

服务群众更接地气

老工人新村存在老式公房多、历史欠账多等问题。对此,街道在社区治理中强化党建引领,在23个居民区党总支下设123个党支部,在69个业委会全覆盖成立党小组,把党组织“神经末梢”延伸到楼组,不断夯实“三驾马车”合力共治。每年通过社区干部、片区长、网格长、楼组长深入开展群众“微小事”调研征集,让“群众点单”“组织接单”,切实把民情摸清楚,为群众办实事。

做实“微小事”!杨浦这个街道探索“党建+”社区治理新路径(杨浦区社会治理重点工作)

在鞍山八村、鞍四(2)等小区,拉绳子晾晒衣服、私自拉线充电等情况时有发生。通过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居民区党总支把“微小事”确定为安装晾衣架和充电桩,通过“两委”讨论、立项、申报,街道特事特办,很快就新添了共享晒衣架和充电桩,大大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

做实“微小事”!杨浦这个街道探索“党建+”社区治理新路径(杨浦区社会治理重点工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23个居民区先后立项申报项目70余项,其中便民利民类24项、群众活动类19项、关爱帮扶类26项、公益风尚类1项,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党建 专项经费”

实实在在服务于群众

“过去没有专项经费,办起事来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有钱办事了,也有权办事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说。这得益于2014年上海市委1号课题落地后,为每个居民区党总支设立了每年10万元服务群众专项资金, 23个居民区每年安排年度预算230万元,60%以上作为解决群众“微小事”的专项资金。

做实“微小事”!杨浦这个街道探索“党建+”社区治理新路径(杨浦区社会治理重点工作)做实“微小事”!杨浦这个街道探索“党建+”社区治理新路径(杨浦区社会治理重点工作)

如何将专项经费用到群众心坎上?街道制定了《居民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自治经费使用办法》,突出高效、便民、便利、便捷特点,经费用于如楼梯扶手、乱晾晒、乱拉电线、水管道老化等居民关切的应急微小项目。

同时,居民区也通过专项经费引导居民开展自治。如鞍一(3)九州公寓、公交新村通华大楼、鞍山五村等,以居民自筹方式,建立了楼组自治金“蓄水池”。街道还鼓励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构建起社区统筹、党群联动、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打通基层党建工作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建 项目谋划”

把专项经费花在刀刃上

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街道在用好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上下功夫,强调要以小见大做实“微小事”,坚持做到“五个结合”,即与居民需求相结合,将项目落到实处;与整治脏乱差相结合,让居民切实看到经费使用成效;与居民自治相结合,居民要全过程监督、参与专项经费使用的立项和实施过程;与居民区工作亮点提升相结合,抓好硬件的同时突出软件项目特色;与“两新”党建工作相结合,发挥区域“两新”组织作用,参与项目谋划,深化项目内涵,打造特色亮点。

做实“微小事”!杨浦这个街道探索“党建+”社区治理新路径(杨浦区社会治理重点工作)

据悉,今年以来,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惠及鞍四(2)保安亭“共享小屋”、公交新村“红”屋平台微治、同济绿园楼道闲置空间微改造等一批“微小事”项目,投入资金约114万元。同时,建立了项目完成后群众“点评”机制,并将专项经费使用成效纳入居民区党组织年终“考核”的闭环管理,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好口碑。

做实“微小事”!杨浦这个街道探索“党建+”社区治理新路径(杨浦区社会治理重点工作)

文字/图片:杨思萍

编辑:奚宇轩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