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系列教育活动(东北民航管理局领导)

安全是民航业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也是民航永恒的话题。为此,民航局党组提出“始终坚持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三个底线,其中飞行安全底线是前提、是基础。

底线究竟是什么?在飞机驾驶舱的各类仪表中,它是速度和EGT的红线;在起飞前,它是跑道的等待线;在飞行活动中,它是最低下降高度、决断高度;在信息报送时,它是报送的时间限制;在真情服务中,它是心系旅客的责任意识……为深入学习“安全底线”,近期东北地区管理局开展了“知底线明底线守底线”系列教育活动,学、思、写、做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安全文化教育,强化了各级领导抓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全员的“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弘扬了当代民航精神,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

赴东北地区调研期间,冯正霖与东北民航“知底线、明底线、守底线”优秀征文获奖者座谈时表示,“三个底线”是民航回应现阶段社会大众诉求、谋划行业未来发展的基本遵循,一定要继续抓好“三个底线”教育,牢牢坚守“三个底线”。

知底线,知是一种态度

知为行之始,不仅要知道底线是什么,更要明白其内在含义。2016年5月,东北地区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开展东北民航“知底线、明底线、守底线”征文活动的通知》。截至7月初,东北辖区各单位积极踊跃地反馈征文材料,共收到征文211篇,作者多来自民航生产一线部门和岗位,从机场、航空公司到监管方,涉及民航系统各个岗位,大家畅所欲言,以各自的工作经验为基础,阐释自己对明底线、抓细节、保安全的理解。

底线是民航健康发展的警戒线、高压线,如果某一链条、某一环节的员工突破了航空安全工作的底线,没有安全管控意识,就会破坏民航运输业这一有机整体的完整性,航空安全工作的执行便无从谈起。东北地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崔晓峰表示,“加强底线意识教育,就是要把‘底线’变成实实在在的事,实实在在的符号,实实在在的线”。

知底线是对规则的敬畏。必须要用“严酷”规章来当“盾牌”,把规则当成一件神圣的事情,才能在流程上防范事故的发生。2016年3月2日,某航空公司机组因未带放行单,滑出后又滑回。事件的发生,突出暴露出当事机组和乘务组的工作作风问题:作风不严谨,SOP执行不严格,机组间的交叉检查确认不及时。这些表面问题的背后,显现的却是管理问题,管理不严,随意性大,有章不循,只是把制度挂在了墙上,没有把规矩记在心里。

知底线是对安全的重视。数据显示,在全球航空重大飞行事故中,飞机本身的原因只占事故原因的3%,而人为原因的比例高达64%。其中,“人”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思想麻痹、作风纪律散漫是飞行安全中的大忌。大连机场站坪保障部周湘琪认为,从事民航业多年的员工更应该加强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往往越是工作多年的员工越以为自己不会出现安全事故,麻痹大意,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做事,这是飞行安全中的隐患。在南航大连维修厂定检车间,王顺定期地通过微信平台接收到车间发送的近期不安全事件经过和处理方式。“这种便捷的图文形式,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对安全的意识”。飞行的安全顺畅需要每一个民航人绷紧每一根安全弦,不能有任何侥幸和冒险之举。

知底线是对生命的尊重。在南航沈阳维修基地航线部,王大伟一路从基础维修员成长为一名车间主任,作为保障飞行安全不可或缺的排头兵,也是旅客航班出行安全和保障航班正常的最后一道“门闩”,他见证过无数个日出和日落。“有时候为了保障航班的出行安全,我就牺牲自己睡觉的时间。因为每一次的维修,至少关乎数百人的生命。”

明底线,明的是细节

明底作为知底的升华和精确化,就是要明白底线在具体操作流程中的细节。在深入分析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进一步完善了《关于坚守飞行安全底线确保东北民航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将底线明确为八个方面22条:坚持生命至上,确保安全第一,把住思想底线;坚守职业道德,牢记岗位责任,把住道德底线;掌握飞机性能,熟悉系统原理,把住知识底线;严格飞行标准,落实规章要求,把住技能底线;保持安全警觉,杜绝盲目蛮干,把住作风底线;完善基础设施,保证资金投入,把住保障底线;人员资质达标,教育培训到位,把住素质底线;运行正常有序,应急救援及时,把住处突底线。从而将坚持飞行安全底线的一般要求细化为开展安全工作的具体标准,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抓安全工作也有了更具体有力的抓手。

明底线,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虽然每天的工作看似都是很小的细节,简单的重复,但对细节的认真态度才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抓手。作为承载近两百人的航空器驾驶员,南航北方分公司飞行员胡鹤深知自己身上担负的是公司的信任和旅客的希望,还有他们身后数百个家庭的牵挂。若是第二天飞早班,他会给自己安排足够的睡眠休息时间,保证飞行中良好的精神状态;台风过境时,他总会提前研究天气预报,机场环境,复习大风、大雨气候条件下飞机操作特点;没飞过的机场,他会网上寻找资料或咨询同事的经验;有些航线虽然每周都飞,航线数据烂熟于心,但他都当成第一次,做足充分的飞行准备。“因为无法确定天气、设备、人员会有什么新的变化。”胡鹤告诉记者。从事飞行多年,每一次的飞行,胡鹤都像第一次飞行一样认真对待,保持着良好的飞行习惯。在他看来,良好的飞行习惯就是底线意识最直接的体现。

明底线,要高度注重工作细节。常磊是南航北方分公司运行指挥部的签派员,逐一检查起飞、降落、飞机的设备情况;对寒露天气、额外油量等细节进行逐个检查和重新评估放行条件,持续跟踪航班运行情况……这些很小的细节是他每天都要重复的工作,但他永远小心翼翼,永远按照规章制度、流程和手册办事。除了熟知《安全生产法》《民用航空法》等民航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外,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技能,明晰国内外规章的偏差,常磊经常翻阅签派规章英文原版,对国内外民航的运行环境的区别有更清晰的认识,将书本和操作融合在一起。

明底线、才能“鸣”底线,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让飞行安全“鸣”入人心,真正明白在飞行中正副驾驶相互交叉检查、口令互诵,并非不信任,而是为了告诉你,这个点就是关键点;更明白每一架次航班的安全落地,需要每个民航人绷紧安全弦。

守底线,守的是一份坚持

守底线,是在深知底线后的坚守,是对飞行安全的高度负责的体现。冯正霖高度肯定了东北地区管理局在工作中的创新,他表示,民航工作是一项传统性极强的综合性工作,要把对底线思维的认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不仅要知底线、明底线,更要知行合一守底线,守住一份坚持、守住一份责任,真正将底线意识落实到民航每一个具体的岗位中。

守底线,需要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监管,也需要一线的员工将底线意识内化于心,让守底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文化。

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近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的意见》,就是要让底线意识在辖区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意见明确,以“底线思维”理念为指导,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推进监管“一体化”管理模式,增强执法力度,深化执法监督。东北地区管理局局长陈锡兵告诉记者:“严惩触碰飞行安全红线、挑战规章标准权威的违章行为当事人及所在企业,‘敢于碰硬’,做到‘宁做恶人,不做罪人’”。

在东北地区管理局公安局工作多年的张晓然深刻明白这一道理,谈及自己写完《坚守不可逾越的底线》这篇论文感受时,他说:“从监管的角度看,检查不如暗访,暗访不如测试,十次常规检查,不如一次安保测试。坚持底线,就是要常存敬畏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保持守底的自觉性。”

大连航空公司航安部维修员朱华明把师傅交予的维修技能原则一字不落地写在自己的征文中–“千万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那可能是错的,要相信工卡,就算你做了一万遍也要像第一次做工作一样熟读工卡,就算你背下来了,也要按工卡步骤操作”。这么多年,他一直认真仔细地保持着良好的工作习惯,从不麻痹。他希望,等有一天退休的时候,他能骄傲地说,在民航的工作中他手头从来没有出过事儿,也没有让同事们出过事儿。

安全文化从来不是一个“软”工作,而是很“硬”的工作。这几年,东北民航各单位在管理局强有力的领导下,狠抓安全文化建设,让民航安全文化在东北这片厚土蓝天上深深扎根。在这次“知底线明底线守底线”系列教育活动中,东北地区管理局坚持思而学,学而写,写而做,知为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下一步,东北局将把理论、政策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规矩和条款,重点监管、严格监管、系统监管,切实将安全底线落到实处。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在白山黑水间,东北民航人和全国民航人一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飞行安全底线的真谛,架起一条条天路,守卫着民航安全的生命线,共同筑托起民航强国之梦。(《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丰蘩)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