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十三五”:巧家教育实现新跨越
通讯员 郭家斌 施汝春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事关家庭幸福和谐、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十三五”以来,巧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按照国家、省、市的部署安排,围绕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基的目标,教育坚持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崇高使命,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重视程度达到新高度
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强化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十三五”期间,巧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进一步理顺了中小学党建管理体制,明确了中小学党组织职责任务,强化了学校党组织功能,实现了中小学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网络党校加大学校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5年来全县参训人员超1万人次,有效推动中小学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工作活力显著增强,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提高办学治校水平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和有力组织保障。同时,相继印发了《巧家县教师综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巧家县学校综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巧家县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方案》《巧家县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教育机制建设,教育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教育发展内生动力得以释放,全县各学校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
教育普及水平跃上新台阶
在义务教育方面,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聚焦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重大政治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到2021年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4%,初中毛入学率达107.81%,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2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39%。为巩固控辍保学成果,进一步健全了义务教育有保障的长效机制,包括联控联保责任机制、定期专项行动机制、应助尽助救助机制、依法控辍治理机制、办学条件保障机制,推动历史性地彻底解决辍学问题。在学前教育方面,强化了公益普惠属性,连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方向,推动各地大力发展公办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扶持力度,2021年底,全县17个乡(镇、街道)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实现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95%,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在普通高中方面,确保了充足学位,2017年以来加大普通高中投入,到2021年底,全县有4所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级中学,每年能提供5000个学位,2019年底,高中毛入学率达81.98%。在特殊教育方面,残疾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县委、县政府连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县财政大幅提高特殊教育投入,着力扩大特殊教育资源,落实“一人一案”教育安置政策,采用学校集中教学、送教上门教学模式,残疾儿童入学率得到保障。到2021年底,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29%。
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呈现新面貌
县委、县政府坚持走“集中办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教育发展差距”这一发展策略,紧紧抓住“改薄”项目建设、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班改幼”“能力提升”“普通高中补短板”等项目建设机遇,五年来,共争取教育投资项目601个,资金11.23亿元,新建改建学校215所、新增校舍面积25.32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6.1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3.29万平方米,投入功能室设施设备资金7871.77万元。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共投入资金2530.2万元,改造旱厕221个,改造升级洗手设施659座,新建成洗手设施274座,安装感应式水龙头2863个。通过一系列的投入,巧家县加快缩小了城乡、区域教育差距,扎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力度大
县委、县政府重投入,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五年来,投入资金2700余万元落实乡村教师补贴“500 X”政策和乡(镇)岗位补贴;投入资金13710.9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房1294套47614.56平方米,有效解决山区、半山区教师住宿问题;县财政出资1724.156万元,用于表彰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校(园)长共计4280人次,表彰教育工作先进集体34个;县级财政安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和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保障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五年来,各类贫困学生补助资金1106.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