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矛调基础聚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巨野县独山镇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镇、村两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基层基础,全力构建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群众从有事“到上头要说法”过渡到有困难找“娘家”,从“千里修书只为墙”转变到“凡事大家让一让”。独山镇连续三年,没有发生一起到省进京信访案(事)件,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是坚持以党建引领创建,发挥示范效应。对42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选定王桥村、前田村、蒋寺村等6个基础较好的行政村为试点,整合物力、人力等资源,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率先建成“一站式”村级矛调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老党员、 老干部、 老劳模、 老教师、老复员退伍军人和法律顾问、综治网格员共同参与,形成政治思想教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法治教育于一体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从萌芽状态解决问题。
二是打造“连廊式”阵地,凝聚调解合力。投资400万元建设规范化镇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打造成群众化解问题的“高铁站”,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连心桥”,今年5月份投入使用。中心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2600㎡。一层占地700余平方米,整合信访、退役军人、民政、残联、人社、医保、行政审批、卫健、司法等行政资源,搭建为民服务窗口,实现接待群众来访、提供法律服务、调解矛盾纠纷“一站式”流程,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效果。二层高标准打造综治会议室、监控研判室、禁毒办公室、心理辅导室等多个功能室,完善功能配套设施。同时,镇五大管区办公室全部设在二楼,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推进解决问题、排查矛盾一体化。镇党委为信访办配备了4名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工作人员,在镇信访办设立了法庭庭长服务站,构建了信访调解“专家团”,把诉访分流在一线,既保障了群众及时依法维权,又避免了信访“独木桥”模式。
三是强化领导公开接访,倾听民声民意。严格落实副科级干部轮流坐班接访制度,每天安排两名副科级干部带班,在矛调中心一楼接待大厅接待来访群众,每周五设定为书记、镇长公开接访日,零距离倾听民声,高效化解矛盾。对信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化解的当场化解,不能当场解决的,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疏导和法治宣传工作,积极协调到相关责任单位,争取群众理解,尽快帮助其解决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领导公开接访信访事件10余起,化解率达到100%。
四是优化调处服务流程,提高化解效率。按照“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理念,研究制定了来访受理、分析研判、分流交办、集中调处、督促办理等10项工作制度,形成了镇矛调中心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相融互动的“九龙治水”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确保各类矛盾纠纷“进来有口子、出去有说法”。落实闭环管理,建立矛盾纠纷流转化解全流程协同机制,将中心从“中转站”变成“终点站”;强化统分结合,明确一般问题村中心调处、重大复杂问题镇中心调处的基本原则,确保群众在“最多跑一地”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就近跑一地”。全镇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